北洋時期的軍閥為何都緊緊抓著師長的職務不放?

小小棣


北洋陸軍的“師”是由清末新軍的“鎮”改稱而來,到辛亥革命爆發前,大清朝有多少新式陸軍呢?不過14個鎮以及18個混成協(混成旅),平均每個行省都攤不上一個師級建制。民國建立袁世凱1912年正式上臺後,為了體現新舊軍制的不同,才特別將鎮、協、標三級軍隊編制改稱為“師、旅、團”。

(張作霖劇照)

那麼北洋軍在鼎盛時期有又多少部隊呢?大約有120萬人馬,編有陸軍師33個、混成旅97個和其它雜七雜八的混成團等部隊,其中有半數為北洋嫡系。你會發現兩個重要問題,其一是並沒有師級以上的建制,陸軍師已經是最大編成;其二是陸軍正規師的數量也不很多,遠不像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軍動不動就180個、200多個甚至到最後345個師的狀態。

按照清朝所謂十八行省的行政區劃,每個省民初其實還是攤不到兩個陸軍師的番號,既然暫時沒有師以上的軍、路軍等建制,那麼在有兵就有地盤的年代,師級部隊就是最大的編制,師長職務當然性命攸關。袁世凱是依靠“北洋六鎮”起家的,非常清楚軍權的重要性,麾下幾個後來的北洋軍閥段祺瑞、馮國璋、曹錕也都是“統制”(師長)出身,也自然瞭解師長職務是為要害崗位。

(袁世凱)

同時有一點尤應注意,北洋早期雖然存在軍閥混戰,但全國卻只有一個政權:即袁世凱任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因此至少在表面上看來,那屬於“和平時期”。而袁世凱是個毫無爭議的政治與軍事強人,至少在他倒行逆施決定稱帝之前,國內沒有一個省的勢力敢公開跟袁大頭叫板,否則一準被團滅。既然是非戰爭狀態下,為了防止各省督軍擁兵自重,袁世凱規定師級番號為最大軍隊編制,那也就無人敢公然違抗。

根據北洋政府1912年公佈的《陸軍平時編制條例》,師一級為基本戰略單位,陸軍師下轄兩個步兵旅,另附騎兵、炮兵各一團,工程兵、輜重兵各一營。其中步兵旅每旅下轄兩個團,每團轄3個步兵營和1個機槍連,每營轄4個步兵連。可以發現,民國早期的軍制是模仿日本軍隊的,平時只有“師團”建制,戰爭時期才有軍、方面軍甚至總軍(總方面軍)的編成。

(曹錕)

比如奉系軍閥張作霖最重要的一個職務,就是袁世凱1912年任命其為陸軍第27師中將師長,東三省另外一支師級部隊,則是張作霖盟兄馮德麟統率的陸軍第28師,在袁世凱死前只有這兩個師,並且互相沒有節制關係,張作霖怎麼可能輕易放下師長一職?那是軍事實權所在。偷偷摸摸擴軍的事情雖然有,比如私建幾個混成旅,但是公開建立新師完全沒有可能,北洋政府的“陸軍部”根本不給你番號。

《少帥》裡其實有個不太引人注意的橋段,張作霖正跟日本顧問談話間,副官來報段祺瑞政府“婉拒”了奉軍新增混成旅的申請,那已經是袁世凱死後的20年代,北洋政府對各地軍閥擴充部隊仍然保持著足夠的警惕。張作霖真正奠定“東北王”的地位已是1917年,因馮德麟參與張勳復辟失敗,遂奪其第28師兵權,統一奉省軍政。

(馮德麟)

看見了吧?張大帥僅僅擁有兩個師的陸軍部隊番號,就足可成為雄踞關外的霸主,足見北洋早期師長職務的重要性。奉軍開始有“軍”級建制已經是1922年,是年第一次直奉大戰爆發,張作霖將所部編成“鎮威軍”共六個軍的番號,入關爭奪北洋政府控制權,既然刀兵相見了,那麼北洋政府的規矩和限制也就無所謂了。這一年其實也是個分水嶺,各地區軍閥紛紛大肆擴軍,實乃中央政權衰弱所致。

直係軍閥的重要一派曹錕和吳佩孚,起家部隊就是北洋陸軍第3師,吳佩孚直到第一次直奉大戰前還兼著第3師師長職務。而西北軍的馮玉祥,發家部隊則為北洋陸軍第16混成旅,到巔峰時期該旅已有兵力10000餘人,但仍然頂著“混成旅”的番號,其一是皖系軍閥掌握的“陸軍部”嚴格控制著其他派系的師級番號,其二是小軍閥們懂得隱藏實力,樹大招風啊。

(段祺瑞)

補充一下,北洋軍確實曾經組建過“軍級”部隊,但只發生在鎮壓武昌起義的大規模作戰時期,比如段祺瑞就曾任第一軍“統領”,南北議和之後最大編制又恢復成師。

北洋軍1913年新建第7、8兩個師(規模13個師)、1914年僅建了一個第10師(達到14個師)、1915年又裁撤了第23師(規模減至13個師)、1916年新建第11、第12、第13師(規模增至16個師),足見在袁世凱掛掉(1916年6月16日)之前,對師級編制看管之嚴,也說明師長職務的搶手不足為奇。

(吳佩孚)


度度狼gg


北洋時期的軍閥為何都緊緊抓著師長的職務不放?

因為師長這個職務,對一個軍閥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很多軍閥,寧可不當都督或督軍,也要當師長,因為,丟了師長這個職位,基本上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這件事,從北洋第三師的師長延續中可以看的很清楚。

北洋第三鎮,肇始於清朝的北洋新軍第三鎮,是北洋六鎮之一。第一任統制為段祺瑞,後來成了皖系軍閥首領,他的勢力就是在擔任北洋第一鎮統制期間建立起來的。

北洋第三鎮的第二任統制是曹錕。1907年,曹錕帶著第三鎮出兵東北,支持徐世昌在東北搞官制改革,讓東北成了北洋軍隊的大後方。東北剿匪過程中,吳佩孚擔任管帶(營長),功勞很大,被曹錕賞識,提拔為統帶(團長)。

民國建立後,北洋第三鎮改為第三師,曹錕繼續擔任師長,吳佩孚是炮兵第三團團長。袁世凱實行帝制時,吳佩孚就做到了旅長的位置上。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以皖系軍閥掌握北洋政府,謀求武力統一。段祺瑞最聰明的一點是,自己不直接掌權,而是讓自己的四大金剛徐樹錚靳雲鵬等人出面干預政治。1918年,段祺瑞扶持徐世昌當總統,讓靳雲鵬當總理,又讓徐樹錚組織安福系掌握議會,靠著老徐和小徐,段祺瑞就掌握了整個北洋政府。

1919年,圍繞巴黎和會的討論的山東問題,北京爆發了五四運動,並且迅速蔓延全國,皖系軍閥統治面臨最嚴峻的考驗。段祺瑞讓徐樹錚聯絡張作霖閻錫山等人,並且專門告訴徐樹錚,注意探聽吳子玉的意見。

徐樹錚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吳佩孚算個什麼東西?能和一省督軍相提並論?

吳佩孚確實資歷太淺,從兩年時間升了旅長又當了師長,對於徐樹錚這樣的北洋老人來說,實在太嫩,但是,徐樹錚不知道,在北洋體系中,一個有分量的師長,能量絕對超過一個省的土皇帝都督。

可巧的是,吳佩孚就是這樣一個人。

一年後,就是吳佩孚帶著第三師,以及王承斌、閻相文、肖耀南3個混成旅從湖廣地區北上,徹底擊潰了皖系軍閥。段祺瑞和徐樹錚組織的安福系土崩瓦解,從此,以曹錕和吳佩孚為首的直係軍閥掌握北洋政權。

吳佩孚能力實在太強,利用直係軍閥掌權的前兩年時間,把河南、湖北和湖南收入囊中。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戰爭,更是讓吳佩孚成“中國最強者”,吳佩孚和曹錕的地位發生逆轉,吳佩孚成了主角,曹錕成了配角。

段祺瑞、曹錕和吳佩孚都是北洋第三師的三任師長,而他們又存在著北洋政權的繼承關係。不得不說,做師長,是北洋時期最為有前途的工作。

為什麼北洋軍隊中的師長職位這樣重要?筆者認為,主要有這樣三個原因。

1,師是北洋軍隊中最高一級的編制。清朝一開始籌劃建立36鎮,到滅亡時,也僅僅建立了26鎮,形成了後來的26個師。這26個師,分別駐紮全國各地,互不統屬,誰要是能把自己的師戰鬥力經營起來,就能稱王稱霸了。

2,一個師兵力達到一萬二千多人,足以掌控一個省,擁有自己地盤,就能繼續擴軍成就霸業。比如張作霖的27師,雖然不是北洋嫡系,而且在民國時期才建立,可是張作霖就利用27師掌握奉天,進而控制東三省,成了東北王。較弱小的閻錫山和馮玉祥,都是民國初期的混成旅旅長,後來也又不錯的發展。

3,作為一個師長,或者混成旅旅長,就有在政治舞臺上發聲的權力,在政客們的縱橫捭闔中,攫取更大權力。典型例子就是1919年爆發的湖南驅張運動,湖南人除了搞轟轟烈烈的請願運動,還請出了與張敬堯有矛盾的吳佩孚師長和馮玉祥旅長,這兩人表示,給一筆開拔費,直接撤出湖南。張敬堯的湖南本來就是吳佩孚和馮玉祥打下來的,這兩人一走,張敬堯自然就任人宰割了。

師長這個職位,在北洋時期的軍閥混戰中是高級將領,放在國民黨時期的新軍閥混戰中,有是舉足輕重的地位。

蔣馮戰爭前,韓復榘被馮玉祥免去師長職務,懷恨在心,中原大戰中帶著國民軍第20師投靠老蔣,得到了山東省主席的職務。另一個師長石友三,帶著24師投靠蔣介石,則得到了安徽省主席的職務。

蔣桂戰爭中,蔣介石重金收買了桂軍的三個師長鬍宗鐸、陶鈞、夏威,這三人表示通電下野,服從中央安排。於是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都沒咒唸了,只好宣佈失敗。

不同的是,國民黨政府時期的新軍閥混戰,雖然每次兵力也就是十幾二十萬,並不比直皖戰爭直奉戰爭規模大多少,可是他們的編制明顯高很多,上千人就能組成一個師,然後上面有軍,軍上面有路軍、方面軍、集團軍等。所以這樣看起來,師長這個官,好像並不大了。

軍閥混戰的年代,能掌握一萬多人的一支軍隊,誰敢輕視?這就是民國師長職位被人們追捧的真正原因。


歷史知事



北洋時期的軍閥並沒有“抓住師長職務不放”。

或者說北洋軍閥開始“抓住師長職務不放”的時期,北洋軍閥作為一個團體都快被掃入歷史垃圾堆了。

北洋軍閥在我看來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清末到袁世凱稱帝失敗:此時北洋軍閥看重政治職務

這一時期唱主角的北洋軍閥是段祺瑞、馮國璋和他們的上司袁世凱。

無論是段祺瑞、馮國璋,他們雖然是北洋軍閥頭面人物,但是他們並沒有“抓住師長職務不放”;以段祺瑞為例,他先是擔任北洋第三鎮統制,之後又接連擔任第四鎮、第六鎮統制;進入民國後,段祺瑞完全從軍隊第一線脫離,甚至從袁世凱稱帝失敗後開始算,段祺瑞甚至都再也沒有擔任過軍事職務。

馮國璋雖然相比段祺瑞,在軍事第一線時間長,但是他也沒有“抓住師長職務不放”,雖然他一直把第十五師、十六師抓在手裡,但是認真說他還真沒有像一個軍長一樣管理這兩個師的具體情況。

這一時期的北洋軍閥更看重的是政治職務,他們也只是藉助軍隊影響力來干涉政治,但是他們從沒有想過像普魯士一樣,“軍隊擁有一個國家”。


段祺瑞執政到第二次直奉戰爭:北洋軍閥依然不夠重視軍隊

從段祺瑞再造共和一直到第二次直奉戰爭,這一時期毫無疑問北洋軍閥與軍隊的關係比之第一個時期要緊密的多,比如開始唱主角的曹錕、吳佩孚和張作霖,他們逐漸認識到軍隊職務比政治職務更重要,但是他們還是沒有想過以軍隊來指揮政治,當然,必須承認,這一時期北洋軍閥們利用軍隊干涉政治情況越來越多,但是呢,還是沒有到用軍隊取代政治的地步。

比如曹錕,他為了當大總統,採取的方式是賄賂,而沒有說直接讓軍隊用刺刀逼選;而且曹錕也很早就把北洋第三師職務讓給了吳佩孚。

第二次直奉戰爭到東北易幟:北洋軍閥終於“牢牢抓住軍隊”了

從第二次直奉戰爭失敗開始,這一時期北洋軍閥終於名副其實了,尤其在段祺瑞為代表的“皖系”以及曹錕為代表的“直系”徹底失勢,北洋旁支“奉系”崛起的情況下。其實這也是北洋軍閥被歷史掃入垃圾堆的時期。


坦白說,袁世凱——段祺瑞——曹錕——吳佩孚,北洋嫡系軍人,他們其實並不以軍人自居,或者說他們對待軍隊和政治的態度是更重視政治,或者說他們這些人身上保留了更多晚清官僚的特質。

但是張作霖不是這樣的,張作霖嚴格來說和北洋系真沒什麼關係,他甚至不屬於清末新軍體系,他是舊式巡防營出身,只是因為他所處東三省在北洋看來屬於“邊疆“,而且又有俄國勢力與日本勢力,錯綜複雜,北洋才勉強接納張作霖。

張作霖其實並沒有沾染上太多晚清舊官僚的氣質,張作霖與奉系更類似普魯士“軍隊擁有了一個國家“,奉系是“軍隊擁有了三個省”,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奉系從張作霖開始,每個奉系大佬最重要的職務始終和軍事相關,王永江這樣的內政達人在奉系遠遠不如郭松齡這樣的軍人受重視。

但是這恰好說明北洋軍閥的衰弱,因為張作霖的奉系的崛起,其實就意味著袁世凱從小站練兵開始的那個真正的北洋系的衰弱。

綜上所述,北洋嫡系軍閥其實更像是晚清官僚集團,在他們的身上,在他們的統治裡,看不到太多“軍隊擁有國家”的特質的,自然也就談不上“抓著師長不放”了。


蘭臺


“死抓著師長的職務不放?”題主所問好像有些內涵啊,話中有話的意思便是北洋軍閥時期,70多個軍閥頭子都將自身的長遠目光放在了“師長”這一職位之上了。但是師長以上還有軍長或者司令呢,北洋軍閥頭子為何只將畢生心血付諸於謀求師長呢?但其實,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容易回答上來了,看過民國時期(北洋軍閥時期)的影視劇作品的讀者都幾乎對這麼一個鏡頭似曾相識吧?那就是北洋軍閥當中,級別職位最高的就是師長了,當然,北洋軍閥政府的總統和副總統除外。其實,題主發問還應該完善一下,那就是“北洋時期的軍閥除了緊緊抓著師長一職,還有就是北洋政府總統的職位了”。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張作霖是名副其實的“東北王”不假,但是他依舊是名副其實的第27師師長,直系首領吳佩孚則是名副其實的第3師師長,只不過後來張作霖坐到了大元帥、吳佩孚坐到了總司令的職位上。

在北洋軍閥時期,師級是軍隊最大的編制單位,也是一個政府最為基本也是必須要有的作戰單位。因為北洋軍閥時期,在其本質上雖然說政府只有一個,但是地方政權卻數不勝數。再加上,混戰時期,武力資本才是立足於世的首要因素。另外,北洋軍閥時期,浮現出一個尤為明顯的現象,那就是“重武輕文”,因為民國同宋朝不一樣,宋朝的中央集權很緊縮,而民國前期軍閥遍地都是,權力十分分散。故“重武輕文”現象比較嚴重,而“師長”一職又是當時軍隊中的最高編制單位,所以說,諸位軍閥頭子才死死地抓著師長的職位不放。有些官職較低、勢力較小的地方軍閥甚至將“升至師長”當做畢生夢想。(畢竟當時全國的師長也沒幾個,而北洋政府的最高軍隊編制也只有師長)


不知道大家可曾知道北洋官制是清朝新軍官制的後來繼承者,也就是之前新軍官制的原封不動地繼承。1912年8月,北洋政府根據南京臨時政府軍銜制又重新編定了北洋政府軍銜制,在此基礎之上緊接著又頒佈了《陸軍官佐士兵等級表》,因為當時主要以陸軍為主,所以說陸軍軍官仍然分為三等九級,有上、中、下三等官銜之說,在其之內,還有更為細分的“九級”。當時陸軍雖然也設有比較系統完善的軍銜制,但是主要有所側重的便只是師長一職。當時的師部軍官編制軍銜:①師長-中將;②參謀長-上校;③副官、軍法、軍需、軍醫處長等官職,皆為中校。


綜上所述,北洋時期的各地軍閥頭子之所以都緊緊抓著師長一職而不放,究其根本,還是當時在師長這一職務之上最有實權。因為處於當時軍閥混戰的情況之下,一方面各地軍閥要接受北洋政府的軍隊編制,另一方面還要暗地裡培養自己的實力,這樣“兩不耽誤”才是生存的王道。


小鎮月明


這個問題嚴格的說是軍閥為什麼抓著軍權不放,倒不一定是師長的職務。

第一次直奉大戰以後,曹錕為首的直系擊敗了奉系,控制了北洋政府的大權,一時如日中天。然而直系的二號人物、曹錕的心腹吳佩孚卻意識到此時的直系有一個很大的隱患,就是隨著直系勢力的擴張,原來隸屬於曹錕或者依附曹錕的一些軍頭也有了自己的地盤,隱隱成為一個個獨立的新勢力。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在北洋時期由於中央政府收入有限,各省的軍隊大多是自籌軍餉,誰地盤大,能籌到錢,就能自己養更多的部隊,對於北洋政府的依賴性不大。所以一旦那些軍頭有了自己的地盤,就可以慢慢培養自己的勢力,從而脫離曹錕的掌控。

所以吳佩孚提出了一個方案,將軍權上收,也就是各省的巡閱使、督軍不再兼任軍職,專心管理地方事務,並由北洋政府重新任命他們兼任的部隊長官。然而誰都知道,軍閥混戰時期沒有軍權的督軍和巡閱使就是個笑話,所以自然引起了一片反對之聲。

不過吳佩孚不為所動,先後解除了兩湖巡閱使、湖北督軍兼省長蕭耀南、直魯豫巡閱副使、直隸督軍兼省長王承斌、直魯豫巡閱使署參謀長陸錦、河南督軍張福來、安徽督軍兼署省長馬聯甲、山東督軍鄭士琦所兼任的軍職。

這幾人中除馬聯甲兼任的是旅長外,其他兼任的都是師長。他們得知消息以後表示寧可保留軍職,但是卻遭到了吳佩孚的拒絕,並重新任命人員出任了他們所兼任的師長和旅長職務。

從表面來說,這些人確實是死抓著師長或是旅長的職位不放,但是其實質雙方爭奪的是對軍隊的控制權。吳佩孚不僅免去了他們兼任的軍職,更重要的是不給他們重新任命部隊長官的權力,而是由自己來任命。在這種情況下,蕭耀南等於失去了對自己基本部隊的控制權。

而曹錕、吳佩孚雖然也表面上辭去了兼任的軍職,但是他們可以繼續任命自己信的過的人來管理部隊,這樣他們不兼任師長職務,一樣可以控制部隊,所以就無所謂了。

所以吳佩孚和蕭耀南等人爭奪的,其實是部隊的控制權,而不光光是一個師長的職務。


不沉的經遠


北洋時期普遍重武輕文,有了兵權便是有了話語權。而北洋陸軍的最大編制,也不過是中央直轄的陸軍師而已,所以,也就出現了督軍緊抓師長職務不放的怪現象。

又如第一次直奉戰爭後,新直系獨掌北京政權,直接統領新直系軍隊的副首領吳佩孚為加強對各省軍隊的控制權,曾提出一個統一軍權於中央的建議,即規定各省巡閱使、督理一律不再兼任師長。這個計劃對各省武人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有兵才有發言權,剝奪各省軍政大員的兵權,不亞於剝奪其飯碗。

他們表示情願不做督理而要求保留師長的職位,但吳佩孚志在必行,先後下令解除了蕭耀南(兩湖巡閱使、湖北督軍兼省長、中央第25師師長)、王承斌(直魯豫巡閱副使、直隸督軍兼省長、中央第23師師長)、陸錦(直魯豫巡閱使署參謀長、中央第9師師長)、張福來(河南督軍、中央第24師師長)、馬聯甲(安徽督軍兼署省長、安徽第1旅旅長)、鄭士琦(山東督軍、中央第5師師長)等一批巡閱使、督理所兼的師旅長職務。吳佩孚的做法激起直系內部諸將的公憤和內訌。1924年5月,王承斌、馮玉祥、齊燮元先後提出辭職,想用“同盟罷工”的方式來倒吳。就在4月30日,上海《新聞報》曾發表時評分析說:“直系諸將同盟示威,迫曹氏制裁洛吳耳!為曹氏計,安能允其所請?假如曹聽諸將辭職,彼等必將假部下擁戴之名,起而反抗,則直系之分裂立見;或曹迎合諸將之意,告誡洛吳,洛吳不甘受,分裂亦見;即使曹模稜兩可,敷衍其間,彼等知曹無能主持,必自起而與洛吳爭,則分裂仍不免。”


魚知吾


這得從北洋時期的風氣說起,可以說那個時代“重武輕文”的程度,可以說是歷史罕見。我們仔細研究這段歷史,就不難發現,那個時期幾乎所有的總統、總理,甚至大部分的閣員都有軍隊任職經歷。



雖說“武人”粗魯且飛揚跋扈,但他們手裡有兵,動亂的年代誰有兵,誰就有了絕對的話語權,往小了說能割據一方當個土皇帝;往大了說能則可以指點江山,成一代梟雄。

因此,“師長”成了一個香餑餑,因為當時“師”是軍隊編制中最大的作戰單位,只有在發生大規模作戰時,如直奉戰爭、直皖戰爭等,才會根據派系的不同,臨時組成“軍”或“方面軍”,而且軍或方面軍的總司令,也不能做到對下面的“師”做到完全的管轄。



可以說,一個有一師兵力在手的軍閥,混好了可以弄個督軍、省長什麼的乾乾,也算是“裂土封王”了。再不濟的也可以弄個省軍務幫辦(督軍的第一候補位),最不濟也可以混個鎮守使,當個地方的土皇帝,別提這小日子過得有多滋潤了。


如果大家不明白,像素舉個例子吧。“東北王”張作霖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縱橫東三省,他的職位是第27師師長,直系首領吳佩孚是第3師師長。這些混出名頭的梟雄們,其軍隊的職銜也都是師長。

根據1912年北洋政府頒佈的《陸軍官佐士兵等級表》,雖然將軍官分為三等九級,有上、中、下三等官銜,但這裡面側重的只有師長一職。師長-中將;參謀長-上校;副官、軍法、軍需、軍醫處長等官職,皆為中校。

也就是說北洋軍閥之所以都抓著師長一職不放,究其原因,主要師長實則為軍隊中最有實權的存在。當然實際各地軍閥在接受北洋政府軍隊編制的同時,也都在暗地裡培養自己的勢力,畢竟“生存”才是王道!


像素說歷史


北洋軍一開始的時候,被稱為北洋六陣,當然這個鎮,其實我之前也就分析過了,大概就1萬多人,其實也就是師長的別稱,滿清的話,他稱呼的時候想稱呼的文雅一點,所以就叫作鎮。

這都不礙事,關鍵問題就是北洋軍一開始有六個師。

可能看了後面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之後大家覺得一個師能夠幹什麼事情,在戰場上面一個師都快成一個炮灰了,其實大家進入了一種誤解,認為在當時尤其是在民國初期的時候,一個師是一個臨時編制的一支部隊,這一支部隊的戰鬥力低下,裝備地下,所以不成氣候,當一個師長有什麼前途要當就當一個總司令。

對於當時的軍閥來講,能夠掌握一個師,實際上,這就算是權勢滔天了。

怎麼說呢?可能是因為袁世凱對於北洋軍的訓練太過於深入骨髓了,所以在北洋軍內部,最大的部隊編制就是師,而北洋軍掌握的資源又是全國頂尖,(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所以北洋軍內部的一個師,那當然是通過重金打造出來的一支精銳部隊,掌握了1萬裝備精良的士兵,你在中國可以橫著走了。

這不是吹牛,袁世凱為什麼能夠逼迫革命黨把大總統的位子讓給他?(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為什麼能夠逼迫清帝退位?不就是他手裡掌握著6萬多精銳的裝備精良的北洋軍嗎?有著6萬多裝備精良的北洋軍就能夠稱大總統,而當時掌握了一個精銳師的師長,就能夠成為一個省的省長!

其實對於北洋軍來講,能夠成為一個師的師長,總好過去成為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大總統,軍隊的兵權才是所有權利之中的重中之重,成為一個能夠直接掌握一個師的師長,比起什麼軍隊都沒有的大總統,這當然高下立判,如果你這個師長的頭銜被其他人給抹消掉了,那底下的士兵又不認識長官到底長什麼樣子?他們只認誰是師長就聽誰的命令,那這支軍隊自然就劃撥給了其他的人。

而當時的北洋軍對於更高級別編制的軍隊,又沒有具體的代稱和名稱,所以一個師的師長那當然部隊的編制算是最大的,掌握的軍隊算是最多的,所以當時的比較有影響力的幾個北洋軍的大軍閥都會掛著一個師長的頭銜。

後來隨著軍隊的擴建,以及對於軍隊編制的不負責任,幾千多個拿著木棍的部隊都能夠自稱自己為師長,那這師長頭銜確實也爛大街了,再加上更高等級的編制開始出現兒師長自然也成為了大家眼中一個類似於炮灰一般的角色,一個高級炮灰。


漩渦鳴人yy


北洋時期,軍隊的管理構架相對混亂,它不像我們現代社會,國家關於軍隊的管理有著非常明確的制度和標準存在。當時能夠擁有軍權,是人生通向巔峰的存在,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抓住軍權是重中之重。這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奇怪的氛圍,上至國家總統總理,下至內閣官員,都是軍隊出身。這和中國兩千多年來的ZZ格局完全不同。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清末動檔,國家ZT變化太快,地盤太大,北洋政府根本吃不下,有能力者而居之,只要有槍有人,天王老子也不敢動你,可以說,軍隊的存在,是當時軍閥能夠活下來的資本,沒有之一。但是和我們經常看影視作品裡那些抗戰劇動輒就是司令軍長之類的不同,北洋時期的軍閥們,在軍隊中的職務僅僅是師長。

這就讓人很好奇了,為什麼這些割據一方的大軍閥只是當了個師長呢?其實這原因很簡單,當時的軍隊建制,最高就是師一級。只有當發生大規模戰爭時,某些勢力才會相互妥協,組成了類似集團軍的作戰單位。而這種臨時湊起來的作戰單位,最高負責人除非是指揮自己原來的下級,其他師級單位根本不怎麼聽從調遣。

不要真的不把師長當大官,清朝末年成立北洋六鎮,這個所謂的鎮,其實就是一個師,當時為了叫著好聽,就稱之為鎮,北洋軍成立了六個師,每個師下轄12000餘人的作戰兵力。原本是想成立36鎮的,沒曾想,清朝倒下的時候,總共也才成立了26個鎮,這26個師長,瞬間就成了中國大地上最有權勢的人。試想想看,12000餘人的部隊,掌握一省之地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最出名的莫過於張作霖下轄的27師,這個師成立於民國年間,卻能坐鎮東北,完全吃下東三省的地盤,讓張一下子成為名副其實東北王。可想而知,師級作戰單位,在當時的中國,堪稱後來的一個軍,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所以說,軍閥們都不傻,放棄啥職位也不能放棄師長的職位。有這個職位傍身,相當槍桿子在手,說話都比較有底氣。一旦傻乎乎的被擼了,那麼天知道等待他的還有什麼好果子。因此,他們寧願不要什麼督軍、省長之類的職位,也不可能放棄師長的職位。

我是【小芊芊愛歷史】,一個喜歡戲說歷史的小妞,每天聊點趣味歷史小知識,留下你對歷史的見解,友情分享,歡迎留言評論,歡迎你關注我呦!


小芊芊愛歷史


北洋時期就是一個武夫亂政的時期。作為軍人最看重的就是手底下的士兵,有的士兵他們就能割據一方稱王稱霸。

而最為有實權的就是師長,這種職位含金量相當高。因為當時軍隊最大的編制就是師了。

只有發生大規模戰爭的時候,才會有軍長司令等等頭銜。這些都是臨時性的,並不是常設性的。而且也不一定能夠指揮得動手下的師長。當時所有的官銜都是空頭的,最主要的是手裡要有軍隊。

正兒八經的師長。手下有萬把人。的確是土皇帝的角色。完全可以發行貨幣甚至販毒。

過得是非常的滋潤。

真是給個司令都不換的官。

而吳佩孚則是當時非常出名的一個師長。

吳佩孚在當時就敢於和段祺瑞頂嘴。因為他的手下的第3師非常的善戰。而且駐紮在南北交匯點。

吳佩孚也是非常聰明的。無論他當多大的官,但是他一直抓著師長,這個職位不放。畢竟有兵才能夠做到說話算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