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方正20億債券違約之後,還有近千億債務在路上


北大方正20億債券違約之後,還有近千億債務在路上


作者| 市界 秦曉鵬

一家有名校光環加持,資產規模超過3600億元,信用評級是AAA最高級的企業,可謂根正苗紅、濃眉大眼,竟然因還不上20多億元的本息,產生了首次違約。

違約實錘之後,聯合資信評級很識時務地將主體評級下調至A級。

方正集團的違約,是信仰的坍塌。

1、近千億債務在路上

方正集團違約的債券是今年發行的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本金20億,期限270天,本息之和為20.73億元。

債券期限短,規模小,方正的違約讓人始料未及。畢竟10月份,方大還正常兌付了本金30億元,期限相同,票面利率更高的第一期超短融。

而且不到21億元的債務對3657億資產規模的方正集團來說就像是毛毛雨,今年三季度,僅是合併口徑下的貨幣資金就有454億元,方正集團卻稱,公司流動性緊張,未能籌措足額償付資金。

不是有錢不還,而是債務規模實在太大了,方正集團資產負債率超過80%,總負債已經超過3000億。

WIND數據顯示,除去違約的19方正SCP002之外,方正集團的存量債券還有23支,餘額為345.4億元。

北大方正20億債券違約之後,還有近千億債務在路上

方正還有大量的銀行借款,截止2019年6月30日,方正集團的銀行授信為1211.69億元,已使用的信用額度約為587億元。

除此之外,方正還窮盡各種方式進行融資。

今年3月底,在437億元的其他應付款中,有近330億元的信託和機構化融資;

方正證券算得上集團中資產質量上佳的部分,為了融資,方正集團幾乎質押了其持有的方正證券所有股權,另外,方正集團還進行了土地和房產的抵押。

三季報顯示,方正集團的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負債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之和達到672億元,其他應付款沒有詳細披露,總數值有所下降。

如果算上其他應付款中的信託和機構化融資,方正集團短期內要償還的有息負債可能會超過900億元,資金壓力不可謂不大。

2、連續虧損

此前有報道,央行緊急組織召開了關於北大方正債務償付的會議;今日,又有消息稱,方正集團的控股股東北大資產擬為方正集團引入某大型央企為戰略投資人。

的確,靠內生髮展已經不行了。

北大方正集團由北京大學投資創辦於1986年,業務範圍涵蓋信息技術、鋼鐵、醫藥醫療、金融證券、大宗商品和地產六大板塊,旗下上市公司有方正證券、中國高科、方正科技、方正控股、北大資源、北大醫藥6家。

2018年年報顯示,收入佔比最高的是大宗商品貿易,佔比超過一半,毛利潤貢獻最多的卻是地產和證券,而公司稱信息技術產業和醫療產業是核心業務板塊和主要發展方向。

有研報這樣點評方大系:業務分散,缺少亮點。

沒有亮點的表現之一是綜合毛利率低下,2016年到2018年,集團綜合毛利率為10.32%、10.83%和12.19%。

金融證券的毛利率最高,但方正集團對方正證券的持股比例不足30%,鋼鐵業務毛利率的波動較大,收入佔比最高的大宗商品本身就是微利,近幾年還持續下降。

債務融資具有剛性,毛利潤再微薄也要償還。2016年到2018年,方正集團的財務費用逐年攀升,2016年至2018年分別為 59.9億、66.1億、83.5億。

低毛利率遇上高財務費用,這導致方正集團業績非常辣眼,自2017年開始,歸母淨利潤就表現為虧損,2019年前三季度虧損已達31.9億元。

沒有內生增長,一味借新還舊積累起來的風險終於爆發了。

根據現有的報道,方正似乎得救了,旗下上市公司今天也都有不錯的漲幅,其中方正科技觸及漲停。但如果業務沒起色,即使有債轉股、債務展期、央企戰略入股等等緩解債務危機的手段,也只能救一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