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南瑞——电力二次设备航母,业绩可能不具可持续性


国电南瑞——电力二次设备航母,业绩可能不具可持续性

1、电力二次设备航母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2003年上市。经过多次重大资产重组,公司目前已成为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柔性交/直流输电、水利水电自动化、轨道交通监控及工业控制、综合能源等领域技术、设备、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电力二次设备龙头企业。

电力设备总体分为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其中,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隔离开关、电压电流互感器等用于发电、输电和配电的设备被称为“一次设备”;用于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监视、故障保护、操作控制、测量计量等任务的设备被称为“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设备、配电智能终端设备、在线监测系统、通信系统等。


2、 我国电网投资具有逆周期特点

电力固定资产主要由电源投资和电网投资构成,其中电源投资主要形成对电站设备,电力环保设备的需求电网投资主要形成对输变电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需求。

具体到电网投资,不考虑2009年由于“四万亿计划”刺激全国电网投资增速高达34.66%的特殊情况,我国电网投资整体自2012年来稳健增长,受益于特高压工程的集中投放,2016年电网投资增速达16.94%,成为近7年高点。然而随着2017年特高压建设高速发展势头已过,电网投资有所下滑,2017年同比下滑1.7%,为5338.88亿元。2018年和2017年基本持平。


国电南瑞——电力二次设备航母,业绩可能不具可持续性

根据历史经验,2008年以后,电网投资有明显的逆周期特点,从季度数据来看,每当季度数据出现下滑时,电网投资都会起来。尤其是在2015-2016年,整个电网投资有了明显的增长。

预计,在2018年新增电网投资基本持平的情况下,2019年电网投资将实现增长,其中主要的方向括特高压,农网和城市配电网等,其中2019年上半年有望迎来特高压项目正式核的小高峰。


国电南瑞——电力二次设备航母,业绩可能不具可持续性

季度电网投资和GDP增速(广发证券整理)

从历史数据上来看,特高压的核准开工也具有一定的逆周期特点。2015年是特高压核准开工的一个小高峰,随后核准量逐年下降。从目前的时点来看,如果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压力,将迎来特高压项目核准开工的又一个高峰期。


国电南瑞——电力二次设备航母,业绩可能不具可持续性

特高压项目核准开工的数量(广发证券整理)


3、 配电自动化依然有提升空间

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是针对配网智能化设计的智能终端,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基础环节,通过对线路数据的分析判断达到故障检测、故障迅速定位从而实现故障区域的快速隔离,最终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手段。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行动计划),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2015年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年均投资3400亿元。


国电南瑞——电力二次设备航母,业绩可能不具可持续性

配电网改造指导目标

在配网自动化主站市场方面,国电南瑞占据了2017年最大的市场份额,接近75%,其次是许继电气,国网系两大企业的实力突出。在配电终端方面,单个终端价格在1-2万元不等,招标数量在10万套的情况下,整个市场规模大约在10-20亿元,而参与招标的厂商在20-30家左右,电能仪表厂商和一次设备厂商也在加入竞争,因此市场格局较为分散,竞争激烈。

按照《行动计划》实施进度,2020年,我国配网自动化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配电通信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如果今后一段时间相关领域投资出现大幅下滑,对公司业绩将会造成不利影响。


4、特高压项目重启,近两年有望成为建设高峰期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2018年国家重启特高压项目。2018年9月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项目共涉及9条输电线路,如果包括直流输电项目的配套工程,则共计12个项目,涉及输电能力5700万千瓦。

假设单个特高压项目的投资金额为200亿元,总计投资金额2400亿元,将在2019-2020年期间给特高压设备的龙头企业带来确定性的收益回报。根据特高压项目历次周期的特点,本次特高压周期会集中在2019-2020年完成工程招标建设,2021年底前可以投产。

特高压直流工程的主要设备是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其中,换流变压器和换流阀组成的换流装臵是换流站核心。换流阀是实现电能交直流转换的核心装备,换流变压器是超高压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关键设备,是交、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换流、逆变两端接口的核心设备。

本次能源局计划核准的九条输电线路预期将需求直流换流阀28个,直流控制保护系统14个,1000kV特高压GIS94个间隔。从历史中标情况来看,直流输电工程中,直流换流阀国电南瑞旗下的普瑞工程和南瑞继保合计占40%市场份额,许继电气占30%的市场份额,其他由中国西电、四方股份等其他厂商获得。而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则由国电南瑞和许继电气平分整个市场。

目前,由于国内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电力供过于求现象,远距离电力进口的需求进一步降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利用率普遍低于预期。根据北极星电力网报道:2016年直流线路的平均利用率在50-60%之间,而交流线路则不到20%。在此背景之下,新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需求急迫性降低。现阶段,中国各负荷中心的本地火电发电设备的发电小时数均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由于电力市场逐渐开放,本地火电的电价也进一步下行。在此背景下,外来电力(需承受昂贵的远距离输电成本)与本地发电的竞争将越发激烈。未来,特高压输电线路可能将越来越难找到需要大规模电力进口的输入目的地。因此,新增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核准自2016年已经显著放缓。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2014年至2017年四年时间内,国家电网公司均未实现年初在特高压上的规划。其中15年特高压线路规划核准完成情况相对较好,交/直流特高压线路规划核准数量完成率为64.3%,但14、16和17年,完成率仅分别为40%/23.1%/33.3%。特高压项目建设存在不及预期风险。


5、电力信息化处于高景气周期

电力信息通信行业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领域,随着电网复杂程度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互动用电的实现,智能电网将对电力信息通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国电南瑞经过重组,目前已拥有信通公司和瑞中数据2家开展电力信息通信业务的主体。随着智能电网的推进建设,未来将有望受益。信通公司业务定位为电力信息通信业务,主要产品为信息安全、资产全寿命管理咨询、信息通信网络及系统监控等。信通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能源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心第三实验室的支撑单位,是支撑智能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建设的核心队伍,在信息安全、信息通信综合监管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瑞中数据业务定位为电力信息通信业务。主要从事数据存储、一体化平台、开放型应用到数据运维、数据增值与运营业务,产品为电力实时数据库及服务。

公司电力信息通信板块2019上半年实现收入16亿,毛利率23.26%,收入同比增长12%,发展势头良好。


6、 柔性输电,方兴未艾

柔性直流相当于在电网接入了一个阀门和电源,可以有效地控制其上通过的电能,隔离电网故障的扩散,而且还能根据电网需求快速、灵活、可调地发出或者吸收一部分能量, 从而优化电网的潮流分布、增强电网稳定性、提升电网的智能化和可控性。 与传统直流相比,柔性直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孤岛供电、多端互联、无功功率控制等方面。与交流输电相比,柔性直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长距离输电、可再生能源消纳、异步联网等方面。

2017年后,世界各地又将开始16条柔直建设工程,这一数量是自1997年第一条柔直输电工程以来的总和。美、英、德三国规划的柔直输电线路已高达50条


国电南瑞——电力二次设备航母,业绩可能不具可持续性

全球部分在建及规划柔直输电项目

目前,国际上ABB、西门子两家公司基本垄断了柔性直流工程市场,我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分别以总招标形式建设了5条、2条柔直工程。国家电网公司与国内许继集团、南瑞集团以及诸多科研机构合作,实现了技术的全面国产化。


柔性直流的关键在于换流阀使用了“全控器件”--IGBT。与传统的高压直流输电(如特高压直流)相比,柔直中使用的换流阀是由可关断器件--IGBT组成的,而常规的直流输电工程中的换流阀使用的是晶闸管。

目前我国能够生产IGBT换流阀的公司包括有许继电气、普瑞工程、南瑞继保、中国西电、荣信电力电子等五家公司(其中普瑞工程、南瑞继保均为公司子公司)。


国电南瑞——电力二次设备航母,业绩可能不具可持续性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核心装备


国内市场方面,目前已有8项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其中,上海南汇、舟山、厦门、鲁西等地项目已先后投运,张北和渝鄂项目也将在2020年前先后完工。


7、总结

(1)公司经过重组后实力增强,作为二次电力设备龙头,受益于电网投资增长。

(2)我国电网投资具有逆周期特点,但总体来看,经历多年大规模投入以后,增速放缓是必然,公司所处行业不具有显著成长性。

(3)电力信息化、以及柔性输电业务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性,但整体占比较低。

(4)国家重启特高压项目的预期对公司股价形成一定支撑。

(5)2020年之后,占公司营收比例最大的配网自动化相关投资可能出现下滑(营收占比超过六成),此外特高压项目建设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综合来看,公司目前估值不具备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