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嫉惡如仇過了頭,專殺豪強權貴,母親親自預計了他的死期



他嫉惡如仇過了頭,專殺豪強權貴,母親親自預計了他的死期

我國古代有很多酷吏,最著名的莫過於唐朝時期的周興、來俊臣,這兩人還弄了個“請君入甕”的典故出來。不過我們今天不說“請君入甕”,說說西漢時另一個與酷吏有關的典故“嚴母掃墓”。故事的主人公叫嚴延年,他跟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的杜延年撞了名。

而這兩人都與當時著名的權臣霍光有過一段故事。杜延年跟霍光提了很多良策,還勸霍光在廢黜昌邑王劉賀之後改立劉詢為帝,即漢宣帝。嚴延年的做法就比較猛了,漢宣帝才即位不久,嚴延年就上書參了霍光一本,說他擅行廢立之事,有僭越之心。漢宣帝不敢給反應。

其實不難理解,那時候西漢朝政由霍光獨攬,漢宣帝才坐到皇位上,不能把霍光怎麼樣。所以嚴延年可謂是朝中的一股泥石流,打那以後其他臣子都有意識地離他遠了點,就怕這人胡來牽連自己。不過,漢宣帝很欣賞嚴延年這種態度,後來還讓他做了涿郡太守、河南太守。

他嫉惡如仇過了頭,專殺豪強權貴,母親親自預計了他的死期

只是嚴延年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他不僅敢不給霍光面子,在任上的時候判決案情也有些不按常理出牌,要說他相信手下屬官,他們說不應該殺的人,嚴延年卻總是判處斬首;要說他不相信手下屬官,只要這些人保全了節操不胡來,嚴延年又總把他們當親兄弟一樣優待。

嚴延年做郡守時處事很嚴苛,他痛恨豪強、嫉惡如仇得過了頭,如果是貧苦百姓犯罪,嚴延年就想盡辦法幫他們開脫,如果對象是豪強權貴,即使他們有冤情,嚴延年也會給他們蒐羅一大批罪名定罪。他是丞相屬官出身,擅長寫文書,每件案子的卷宗都讓他寫得滴水不漏。

他嫉惡如仇過了頭,專殺豪強權貴,母親親自預計了他的死期

等於說,嚴延年辦事只隨著自己的心意來,而且這人性情兇狠,喜歡把屬下各縣的囚犯在冬天的時候集中到郡府來,一次性誅殺,令血流無止。於是人們還給他取了個外號,名叫“屠伯”,他的酷烈好殺名聲傳到了漢宣帝耳朵裡,漢宣帝對他的看法就漸漸有些變了。

嚴延年的母親是個聰明女人,長期住在老家東海郡。兒子嚴延年升官做了河南太守之後,嚴母千里迢迢趕過去,打算跟兒子一起過臘節。誰知車駕剛趕到城外,嚴母就看到了兒子治下大批量處決囚犯的場景,嚇得不輕,連城都不肯進了,就滯留在城外的都亭歇下。

嚴延年聽說以後,趕快去求母親進城,嚴母不理他。嚴延年求了好久,嚴母才打開了門,對他一頓訓斥:“天子加恩,讓你做一方郡守,你不懂得廣施仁愛就算了,怎麼還能這樣胡亂殺人?”臨走時,嚴母又嘆息道:“你將來必定會遭報應,我回去便為你準備好墓地吧!”

他嫉惡如仇過了頭,專殺豪強權貴,母親親自預計了他的死期

說完,嚴母不顧嚴延年的挽留,堅持回去了。後來的事情果然如同嚴母所料,嚴延年的苛刻殘酷讓他身邊人都感到害怕,有人犯了小錯後唯恐遭到嚴延年的誣陷,便搶先一步向朝廷申奏,嚴延年因此被漢宣帝判了棄市之刑,結局十分淒涼,他死後名列《漢書》的酷吏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