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张乐怡情定庐山

宋子文张乐怡情定庐山

1930年12月,宋子文、张乐怡由广州抵达上海时所摄。

庐山之美,山清水秀,自古闻名。千百年来,这里孕育出多少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上世纪20年代,中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宋氏家族重要成员宋子文,刚刚出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便上庐山避暑。在庐山的旖旎风光中,遇到了自己意中人——张乐怡小姐,在风景秀丽的庐山,留下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耐人寻味。

庐山初会

张乐怡,1907年出生于避暑胜地、云中山城庐山牯岭。她是闻名九江的建筑企业老板张谋之膝下的千金小姐。这位曾令世人瞩目的女性,自幼聪明伶俐,20年代初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回到庐山,参与张氏家庭企业的管理。

张乐怡的父亲张谋之,字若虚,原藉九江,木工出身,先在九江英国亚细亚煤油公司金鸡坡洋油站任工地管事及总把头,发家后又在九江新坝(今庐山路)开办平民汽车行。

不久,张谋之瞄准外国人大批涌入庐山办洋行、建别墅的势头,将全家迁至牯岭,创办牯岭张兴记营造厂(在电厂路),自己和家人则住进新建在日照峰3号的别墅中。

作为商界知名人士,张谋之在九江、庐山交游甚广,无论是在洋人、政界、商界,还是在地方名流中,都有一定的声望,在地方颇有势力。

张谋之热心地方建设和公益、慈善事业,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至今还有许多人怀念他。

当时,张乐怡不过18、9岁,身高1.68米,风姿绰约,亭亭玉立,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更让她显得美丽动人。她还会一口流利的英语,是张家对外社交活动的得力助手。

由于平日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张乐怡增长了不少见识。因此,人们都称赞她知书达理,聪明能干,是一位有教养、有内涵的千金小姐。

1927年夏,刚刚出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的宋子文,上庐山避暑,在亲身体会庐山清凉世界后,准备给母亲倪佳珍在庐山建造一幢别墅。

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办理申请和选址手续,就请当地官员找一个懂建筑的老板来参谋一下。

经庐山管理局官员介绍,宋子文找到营造厂老板张谋之。宋子文被告知,张谋之善于设计,很讲诚信,曾多次为洋人和高官承包建造别墅工程,在庐山有较高的信誉。

随即,宋子文带着秘书访问了日照峰3号张家,与张谋之面谈了整个设想,张谋之提供了许多好的建议。他对宋子文说:“宋部长,为尊母建造别墅,本人说一点意见。根据庐山潮湿的特点和尊母年高,别墅适宜建造在距亲人较近而又安静、优雅的地方。请宋部长参考。”

经过交谈,宋子文对张谋之十分钦佩,决定委托他设计和施工。

双方就建造别墅事宜洽谈完毕后,宋子文准备离去,张谋之一再挽留,设家宴款待宋子文。

此时,张谋之的妻子、女儿都出来参与接待。席间,张乐怡表现得热情大方,彬彬有理,让宋子文如沐春风。饭后上茶,张乐怡又陪同在侧,让宋子文品尝庐山地道的好茶。

初次相逢,张乐怡良好的举止表现,给宋子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表白心曲

宋子文受到如此热情的接待,心情异常喜悦,开始寻找与张小姐接触、交谈的机会。

趁着酒兴,他笑眯眯地对张乐怡说:“不要叫我宋部长,就叫我——”一时想不起要她叫什么好。

“那我叫你ANKL——‘安哥’,好不好?”张乐怡雀跃地跳着,天真地问道。

精通英语的宋子文,知道“安哥”就是叔叔的意思。想想自己在年龄上的劣势,只好默许。并问到:“张小姐,那我叫你什么名字?”

“就叫我张乐怡呗!”张乐怡喜悦地答道。此时,张乐怡在桌上挑选了一颗最好的糖果递到宋子文的手上:“安哥,请吃糖!”

宋子文伸手接过糖果时,突然接触到她细腻、柔软的小手,心里为之一动。面对这样一位红唇皓齿、如花似玉、落落大方的女孩,饱受失恋之苦的宋子文浑身如酥,爱火复燃,情不自禁地呆呆地凝望着她。她的表情让他觉得新鲜而冲动,似乎胜过昔日恋人盛七小姐一筹。瞬间,他觉得她就是自己理想中的意中人。

张乐怡犹如磁铁般吸引着他,让他难以离去。于是,宋子文就找了一个借口,以恳求的语气,对张谋之说:“今天下午,我想到花径、仙人洞去看看,听说这是庐山有名的景点,只因自己从未去过,想请乐怡小姐带带路,不知可否?”

同时,宋子文又巧妙地向张谋之谈起了个人的生活近况。他表白说自己还是单身一人,虽然几年前,在汉冶萍公司工作时,与盛七小姐有段恋爱经历,但失恋后一直未娶。

自己对婚姻大事最为谨慎,在上海、广州的社会交往中,也遇到不少未婚女子的痴情追求。

然而,自己总是一一谢绝了,从不随便声张自己的婚姻要求。

这一番表白,有效地消除了张谋之父女心中的疑虑。

美好约会

阅历甚丰的张谋之,看到这一切,立即就猜出这位宋部长十有八九是看中了自己的女儿。不过心里还有些疑虑,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心话,但不管怎样,总应该把他作为嘉宾对待。于是,他微笑着对宋子文说:“宋部长,你对景点路途不熟悉,就让乐怡陪你同去好了。”

宋子文听了,喜出望外,满口感谢之词,说得张谋之很过意不去。

张谋之客气地回应道:“哪里!哪里!宋部长到我们家来,是我家的福气。”说罢,就借口去书房拿庐山导游图起身离去,有意让女儿与宋子文单独交谈。交谈中,宋子文、张乐怡心心相印,两人都处于一种浪漫、甜蜜、亲近的氛围中。

这天下午,张乐怡陪伴宋子文游览了大林寺、花径、仙人洞、大天池等风景点。这是他们的初恋约会。据《宋子文传》书中写道:“我们在漫步中谈吐交流,她总是会心一笑,有时她说得起劲,让我就像读一本内涵丰富的庐山导游书。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此时,花前树下,山径河边,都留下了我们观赏、游玩的足迹,留下了我们和谐的笑声。”有时,他们一边走一边作游戏。此时,宋子文有心,随手在路边摘了一朵黄菊花,送到张乐怡手上,含情脉脉地说了一声:“我爱你!”

宋子文的真情,使张乐怡的芳心大悦。这次约会,不禁让宋子文想起在汉冶萍公司的情景。

当年,宋子文为教盛谨如小姐学英语,经常出入盛府,后来与盛七小姐开始了初恋。那次痛苦的失恋,使他懂得该如何倾心于张小姐。张家虽不如盛家富有,但张老板比盛家的人更尊重自己的人格,张乐怡比盛谨如更倾心于自己,他心满意足了。

缔结良缘

一天,张谋之带着女儿陪同宋子文一同为宋母别墅选址。

在河西路孔祥熙别墅附近选看了一阵地址后,张谋之有意让女儿陪宋子文沿小径到松树路(青年人称“情人路”),浏览“月照松林”。沿途松树密茂,百花争艳,知了齐鸣,漫步其中,舒服极了。

在城市生活惯了的宋子文,不习惯爬山,自然不是张乐怡的对手,而张乐怡总是跑在前面,对着宋子文笑着:“安哥,你追呀,你追得上,我就输了,听你的。你追不上我,你就输了,就要听我的,哈哈!”

宋子文听到她甜甜的逗笑声,就像爱神的天使在向他召唤,于是鼓起劲来向上爬。

快爬到松树路时,只见张乐怡靠在一棵大松树下,带着羞怯的模样,仍在天真浪漫地笑着。宋子文被爱情的魅力所激动,乘她不备时,情不自禁地扑了上去,抱住了她。

他们面对面,默默无言,静静地互相凝视着。看着这位天真美丽的姑娘,宋子文激动得满身发抖,轻声地说:“乐怡,我太爱你了,你是我的意中人,需要得到你的爱,请求你答应我的要求,我会终生地爱你!”

张乐怡怔了一怔,故意问道:“安哥,难道你还没有结婚?你不会骗我吧?”

宋子文把与盛谨如小姐恋爱的全过程真实地告诉她,向她再一次表白自己。他说:“当时,我刚从美国留学回来,任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盛恩颐的英文秘书,经常出入盛府(即盛宣怀家),很快赢得了七小姐的芳心。后来,我又担任七小姐的英语教师,双方恋情不断加深。但出人意料的是,七小姐的母亲庄夫人从中阻挠。七小姐既不敢违母命,又不愿放弃与我的恋情,被折腾得好苦。最后,她不得不让步,于是两人的恋情告吹。1923年2月,我由二姐宋庆龄引荐,被孙中山起用,奉命去广州筹办中央银行,并陆续担任各职,我带着与盛七小姐失恋之苦,多年一直未婚。”

讲完,宋子文激动地表示:“乐怡,请相信我说的都是真话。现在我只爱你,如果你说个‘不’字,我这财政部长就不当了!”

听了这番肺腑之言,张乐怡完全相信了他。她深情地望着宋子文:“安哥,我答应你!”

在她心里,宋子文尽管比自己大14岁,但他又有才华又英俊,是一个魅力无比的男人,大几岁算不了什么。

“乐怡,再叫我安哥不大好吧!就叫我子文嘛!”宋子文用征求意见的语气说道。

张乐怡听了,激动得淘气起来:“那就叫子文,子文,我的好子文!”

宋子文看到她那美丽的面容,动人的眼神,温婉的神态,看到她丰满的胸脯因激动而剧烈地起伏,就不由自主地紧紧地、深情地拥吻着她。那份激情,那份狂热,让张乐怡如醉如痴。

当天下午,张乐怡回到家后,立即告诉父母,宋子文已正式向她求婚,并许下山盟海誓,真情承诺。张谋之夫妇听了十分欢喜,说这是天赐良缘,准备缔结这门亲事。

1928年秋,宋子文和张乐怡播种的爱情喜获丰收,两人结下百年之好。从此,宋子文正式成为庐山建筑业老板的乘龙快婿。

婚后,张乐怡成为宋家掌门人,为宋家奉献终身。

后来,宋子文夫妇也会每年回庐山探亲,拜会岳父母。

心系祖国

全国解放前夕,张乐怡随丈夫离穗赴港,嗣后定居纽约曼哈顿。1971年4月24日晚,宋子文和张乐怡在旧金山参加一个朋友的家宴,宋子文因食物进入气管,导致心力衰竭猝然去世,时年77岁。

当时,尼克松总统发去唁电云:“他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特别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我们共同的伟大事业,所做的贡献,将永远为美国朋友们铭记不忘,和你们一样,我们感到他的逝世是一个损失。”

1988年,张乐怡在纽约病逝,终年79岁。宋子文没有儿子,生有3个女儿,长女琼颐,嫁与冯颜达;次女曼颐,嫁与余经鹏;小女瑞颐,嫁与杨成竹。有的从政,有的从商,都定居美国。据说,张乐怡生前曾多次表示心系大陆,心系庐山,作为炎黄子孙,希望有生之年能回祖国看看。

在她的影响下,1993年1月,纽约“华美协进社”主席宋琼颐主办“末代皇帝生平文物展”,向北京博物馆借一批溥仪使用过的文物展出,借此宣传祖国的空前发展,受到纽约广大华人的热烈欢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