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專業畢業為何當不了教師?多半踩了這大4大教育“雷區”

成為一名老師,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工作穩定,基本保障和福利一樣都不少,對於不喜歡加班加點,每天工作到深夜的人來說,成為一名教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大多數人基本都存在一個共識,想要成為一名教師,師範專業學生優勢更大。然而現實就是很多學生,辛辛苦苦高考考上師範類院校,學習的專業也是師範類專業,但是為何付出了很多也沒能如願成為一名教師?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到底為何?

下面小編將會從4大教育“雷區”,去揭秘上述原因背後的真相!

師範專業畢業為何當不了教師?多半踩了這大4大教育“雷區”

一、盲目報考大學,不挑剔

我們需要知道,每個師範學校提供的教學環境、辦學水平,師資團隊、硬件設施、教育資源各有差異。就拿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西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來說,能提供的福利要多於其他師範院校。教育直屬的師範大學,一般錄取分數線會高一些,但是基本每個都設有公費師範生,也就是不用花錢就能上大學,不過一般會要求和學校簽署相應的協議,畢業後到相應的分配任教地點,任教幾年,但是所分配的院校都不會太差。畢竟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高材生,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這類師範院校基本屬於定性招生院校,畢業就能當老師。當然如果上的是非直屬、非重點師範院校,要是遇到辦學實力、教學水平、教育資源相對弱一些的院校,考生就需要靠自己了,畢竟可以利用的資源有限,實力才是硬道理。

師範專業畢業為何當不了教師?多半踩了這大4大教育“雷區”

二、不是上了師範院校就有教師資格證

想要從事教師職業,那麼不得不考的就是教師資格證書。沒有教師資格證書,想要當老師,普通師範生基本沒有可能性。很多師範類專業畢業生,大學期間,沒有堅定從事教師行業的意向,平時學習也比較馬虎,畢業之後隨便找了一份工作,做了一段時間,還是覺得當一名老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沒有準備就參加考試,好不容易考到證書,到學校面試,學校領導、學生都反應能力不行,專業知識不過關。即使有教師資格證書那又怎樣?還不是一樣成不了一名教師。

在我國教育部沒進行改革之前,所有報考師範院校師範專業的同學,在畢業時,教師資格證將會隨你的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一同下發,但是,改革以後,全國高校不再下發教師資格證,需要所有的師範生進行自行報考。所以想要成為教師的同學,在讀期間,建議將需要考的證書考到手。

師範專業畢業為何當不了教師?多半踩了這大4大教育“雷區”

三、師範專業一畢業就能當老師

不少學生會陷入一個怪圈,認為自己只要就讀了師範專業,在畢業後一定會成為一名老師,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們在畢業之後,需要學生在大三期間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順利畢業後,還要進行學校的招聘,也要參加教師編制考試等等。成為一名教師的道路任重而道遠。當然,我們在本科期間接受的教育,對我們成為一名老師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不是一畢業就能當老師,所以需要提醒的是,各位學子在校期間一定要將基礎打牢靠。

師範專業畢業為何當不了教師?多半踩了這大4大教育“雷區”

四、報考專業時太盲目

從全國範圍來看,我國的師範類院校有公辦、民辦兩種,大小院校加起來有很多所,其中有教育部直屬的、省市級重點的、還有聯合創辦的等等類型。其中每個院校多則上百個專業,那麼面對如此多的專業,考生究竟如何選擇呢?

小編的建議是首先弄清楚自己想從事哪個階段(學前階段、小學階段、高中階段、大學階段)的教育,其次是根據相關階段的教育課程選擇相關專業。一般自考生的話比較建議漢語言文學、小學教育、學前教育這些專業,因為相對來說專業比較熱門,也適合從事教育工作。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想成為一名教師,所要了解的4大教育“雷區”。想要當一名教師,那麼以上“雷區”需要大家及時避開,希望今天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