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收藏老酒是一种情怀,品味老酒是记忆的唤醒。老酒,蕴藏了很多人大半生的时光。


老友如老酒,越久越醇厚;老酒如老友,越久越纯真。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八大老酒中艺术气息最浓厚的老酒——剑南春,坚持将颜色游戏进行到底,坚持将瓶型变换进行到底,坚持将瓷瓶国画进行到底。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早在盛唐时期,剑南春酒的前身“剑南烧春”就作为宫廷御酒而载于《后唐书•德宗本纪》,李肇《唐国史补》更将其列为当时天下名酒。相传李白为了喝到此美酒,还曾把皮袄卖掉买酒痛饮,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赎酒”的佳话。


1951年,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朱天益”、“积玉鑫”、“裕川通”、“天成祥”等老牌酒坊纳入国营范围,并整合成立了“四川绵竹县地方国营酒厂”。


50年代

1958年,“剑南春”酒诞生。50年代的剑南春,包装充满浓厚的艺术气息。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50年代剑南春产品





60年代

60年代,剑南春采用“双轮底发酵”工艺,完善“勾兑调味”技术,找出“剑南春”基础酒的最佳储存老熟期,至此,“剑南春”生产工艺完全成熟。

60年代的产品主要为剑南春、绵竹大曲、双沙酲色。早期,剑南春产品都还是“绵竹牌”,注册商标,红色酒标以及圆玻璃瓶型,封口主要有三种类型,木塞、塑盖及压盖,该类型红标剑南春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市场上逐渐消失。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60年代绵竹大曲


1963年,剑南春酒被评为四川省名酒,获金质奖。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60年代“绵竹牌”剑南春


1963年,双沙酲色酒被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获银质奖。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60年代“绵竹牌”双沙酲色酒


70年代


在70年代,剑南春在国内销售的有多款包装,分别为黄标剑南春、红标剑南春、木塞红标剑南春

1979年,剑南春酒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获得“中国名酒”称号,因此,1979年前,颈标上为“注册商标”,1979年以后颈标为“中国名酒”。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绵竹牌”红标剑南春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绵竹牌”黄标剑南春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绵竹牌”木塞红标剑南春


70年代中期,剑南春开始出口,出口瓶型通常为“莲花”造型,出口商标除“绵竹牌”以外,多为“长江大桥牌”。目前市面上,最具收藏价值和性价比的应该是70年代末或者80年代初期,莲花瓶长江大桥牌剑南春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70年代出口型“长江大桥牌”剑南春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70年代出口型瓷瓶剑南春


80年代

1983年开始,出现放瓶短塑盖(1984年左右为止),“绵竹”商标改为“剑南春”商标,绵竹大曲继续生产;1984年酒厂名正式更名为“四川省绵竹剑南春酒厂”,出现方瓶铝盖包装(1987年左右为止)。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80年代绵竹大曲


1987年,出现方瓶防盗白铝盖,250克以下的剑南春仍继续使用塑盖一段时间,内销剑南春亦出现莲花造型玻璃瓶包装。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80年代内销莲花瓶剑南春

90年代


在90年代,剑南春有着多种包装风格,传统的方瓶、莲花瓶与瓷瓶都各有发展。在这段时间,剑南春推出多种包装产品。在1994年左右,出现莲花瓶黄铝盖。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90年代莲花瓶黄铝盖剑南春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方瓶矮盖剑南春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瓷瓶铁盖寿星剑南春


剑南春:入错行了,我是宫廷御酒,更是酒中艺术品,谢谢

▲“长江大桥牌”银标剑南春


到目前,剑南春最为常见和畅销的产品分别为珍藏级剑南春、水晶瓶剑南春、金剑南、银剑南等。而曾经的这些老酒也自然因为物依稀为贵,价格水涨船高。


据2017年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厂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剑南春瓶贮老酒年份化指导价格的通知》,90年代的剑南春普遍价位高达1万以上,可想而知,而那些60、70年代的剑南春老酒如今高不可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