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加压提速:推动“优势”变“胜势”

胶州加压提速:推动“优势”变“胜势”

2019年12月5日青岛日报2版

●创新体制机制当好上合示范区“主战场”

●发挥8大平台优势全力招引500强项目

胶州加压提速:推动“优势”变“胜势”

位于上合示范区的世界500强投资项目阿法拉伐胶州新厂区已部分投产。任晓萌 摄

12月2日,欧亚贸易港等5个上合示范区项目在胶州宾馆举行集中签约仪式。今年以来,已有193家贸易企业向上合示范区投来橄榄枝,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进驻上合示范区。

而在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火车汽笛声不断。截至今年11月,这里开行的中欧、中亚等16条国际、国内班列,已完成集装箱作业量61.2万标箱,同比增长36%,“齐鲁号”欧亚班列开行452列,增长55%,占全省到发总量的41%。

与丝路交响和鸣共奏,上合示范区内的实体项目建设同样如火如荼。包括全屋智能家居定制产研中心项目、嘉里物流山东区域运营中心等在内,总投资约300亿元的38个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建设进度,上合国贸大厦等13个功能上合载体类项目也在加速推进,其中上合服务中心、上合国际创业孵化基地已启用。

“胶州是上合示范区的‘主战场’,青岛市委要求我们把开放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这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胶州市委书记孙永红介绍,胶州市委于12月4日召开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了青岛市委主要领导调研指示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共胶州市委关于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成果 把开放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的实施意见》,把体制机制创新贯彻始终,细化分解为5大领域24项具体体制机制,挂图作战、跑表计时,提速示范区建设,推动胶州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率先走在前列。

新胜势需要大开放。胶州勇担国家责任使命、全力建设好上合示范区,争当青岛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的排头兵。

胶州自觉把上合示范区放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高度去定位、去把握、去思考,围绕“五大中心”建设,加快上合示范区“国际客厅”和“央地合作国际会客厅”建设。同时,积极链接央企、国企优质资源,打造“央企+地方国资”“央企+民企”“央企+外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打造集商务会客、规划展示、金融、法务、培训、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全力建设38个总投资约300亿元的项目建设,加快推进19个总投资约425亿元的签约待建项目抓紧开工,力争与上合组织国家双向投资额每年增长25%以上。

充分利用好青岛海关、胶州海关已分别出台的17条、10条开放政策,加快研究制定政策创新办法,在原创性政策上发力,全力申建特殊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离岸贸易、离岸金融、跨境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力争2019年集装箱作业量达65万标箱,增长30%以上;力争2020年集装箱作业量突破80万标箱、国际班列突破5万标箱,占全省比例超过50%。力争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

新胜势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撑。胶州将发挥上合示范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优势,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推广平台法、点穴法、逆茬刮鳞法、乘数法、强攻山头法、典型引路法,积极推动“双招双引”、新旧动能转换全面突破,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发挥已搭建的“产业、科技、会议会展、金融、协会、智库、国有平台公司、民生”8大平台作用,围绕全省“十强”产业体系、青岛市现代产业体系和胶州“5+5”产业体系,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独角兽等大企业集团投资动态,建立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招商、引才机制,力争全年完成FDI到账外资7.8亿美元,增长10%;实际利用内资505亿元,增长12%。以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遴选50家电力装备、现代物流、时尚服饰、绿色食品等领域愿望强烈、产权清晰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鼓励企业家创新创造创意,进行人工智能方面赋能改造,力争培育2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园区和3个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5个行业领先的智能互联工厂和50个特色鲜明的数字化车间。

新胜势还体现在乡村振兴提能升级上。胶州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努力做强农业“双招双引”,加速投资5亿美元的益海嘉里食品产业园、23.7亿元的半岛田园综合体、50亿元的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71.5亿元的东西大通道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电商平台、新型职业农民,推广就业车间、庭院产业模式,拓宽群众收入渠道,力争2020年新培育产值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增就业岗位2.5万人次;加快构建“1+10+9+X”城乡污水处理体系、“1+6+1+X”垃圾分类模式,力争2020年新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2个以上、省级清洁村庄75个以上。

新胜势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胶州将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深化“四体系一环境”建设,引导群众树牢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高质量社会治理胶州样本。主攻点有两个:一是努力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按照“传播文明、和谐乡里”的要求,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和文明故事宣讲,力争明年志愿队伍达到550支、18万人,力争明年各类文化活动覆盖全市811个行政村、65个社区,活动场次达到3000余场。二是持续提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发挥心理疏导作用,将“心理敞亮”工程作为提高现代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力争明年建立全市各类心理咨询室300家,心理咨询专业人才总数达到4000人,实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新胜势更需要党建的坚强保障。胶州市委常委会树牢“抓党建就是抓全局”的理念,正确处理好“打铁”与“自身硬”的关系,凡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注重从党建上找原因,根据专题民主生活会常委班子和个人查摆的168条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压实责任、明确节点、销号管理。同时,引导全市5.7万名党员把初心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还将聚焦打造“三化一型”高素质干部队伍,系统制定干部培训方案,持续选派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围绕营商环境、“一次办好、每次满意”改革等赴先进地区举办专题培训班,让一批又一批干部“走出去”身临其境体悟发展精髓,开阔视野眼界,提升专业水准,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坚强保障。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任晓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