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海上油氣處理廠”交付巴西

12月4日,記者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獲悉,歷時18個月,由我國自主集成的世界最大噸位級FPSO(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P70當日在青島成功交付巴西業主,創造了國際超大型FPSO交付的新速度。這也是繼去年P67後中國海油又一艘世界級FPSO成功實現交付。P67、P70“姊妹船”的雙雙交付,不僅為中國和巴西能源領域的戰略合作搭建了友誼橋樑,也將進一步增強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並助推中國海工裝備製造產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作為開發海洋石油的關鍵設備,FPSO是集生產處理、儲存外輸及生活、動力供應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海上生產設施,被稱為“海上油氣處理廠”。與其他形式石油生產平臺相比,FPSO具有抗風浪能力強、適應水深範圍廣、儲卸油能力大,以及可轉移、重複使用的優點,廣泛適合於遠離海岸的深海、淺海海域及邊際油田的開發,已成為海上油氣田開發的主流生產方式。因其造價高昂、建造難度大、集成程度高,一向被稱為石油工業領域“皇冠上的明珠”。

2015年5月,中國海油承攬下了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67和P70兩艘FPSO “姊妹船”的詳細設計、採辦、部分模塊建造、運輸以及整船的集成、調試、拖航、交付等工作。2018年5月16日,P67成功在青島交付巴西,開創了我國自主集成併成功交付世界級超大型FPSO的先河。

作為P67的“姊妹船”,此次交付的P70在外觀、尺寸、能力上,都與“姐姐”高度相似,兩者堪比FPSO界的“雙胞胎”。據悉,P70總長超過300米,總寬約74米,甲板面積相當於3個標準足球場。其設計壽命25年,作業水深2200米,年產量達到1/4個大慶油田,儲油量160萬桶,天然氣處理能力600萬標方/天,最大排水量達35萬噸,堪稱海上“巨無霸”。

對於動輒投資幾百億元的海上油田來說,承擔著油氣處理核心業務的FPSO能否按時交付,直接關係著油田的如期投產和成本管控,FPSO晚交付一天,將對油田帶來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收益影響。

集成化程度高、工程工作量大、項目週期緊張、工程界面複雜是這個“超級海上工程”的主要難點。在P70的甲板上,密佈著17個功能模塊,最大的重達2600多噸,7層樓高,這些模塊負責對海底油氣進行加工處理,是高度集成的海上油氣加工廠。整個建造過程中,P70消耗鋼材就達到4.5萬噸,相當於1000多輛重型坦克疊加在一起的重量。鋪設的電纜長度達到150萬米,相當於由北京至上海的距離。

在短短1年半的建造集成過程中,中國海油組織了近千人的項目團隊,對項目的技術難點和管理難點進行攻關,先後完成了190多項技術革新和工藝創新。項目人員還創新性地應用了智能化界面管理系統,藉助可視化、數字化、物聯網等技術,實現了FPSO工程的動態化、規範化管理,刷新了國內自主集成同等規模FPSO的速度記錄,標誌著中國海洋工程高端製造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瞭解,由於P70本身沒有動力,不能在海上自航,它將通過“船背船”的幹拖方式,由世界上承重能力最大的半潛式運輸船——“先鋒號”將其“馱”在背上運往巴西。P70將途經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航行12000海里到達巴西,整個航程需要約45天。抵達大洋彼岸後,P70將和它的“姊妹船”P67一起在巴西東南海域桑托斯盆地鹽下油田作業服役。

中國海油FPSO浮體業務的發展,不僅提升了自身在高端海洋工程領域的整體實力,也有力地帶動了國內機電、冶金等多個傳統民族工業的國際化進程。以P70為例,其國內採辦金額約3.8億元,國產化比例達到了80%,輻射帶動了國內100多家設備生產廠商實現了“走出去”。據悉,僅電纜採辦一項,在引入國內供應商後,直接節省預算達1500萬元。

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在競爭激烈的南美浮體市場上,中國海油已經打出了中國海工製造的響亮品牌,為公司繼續發力高端海洋工程建設、開拓國際海工市場打下了良好基礎。

記者 曲藝

原標題:世界級"海上油氣處理廠"交付巴西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