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德國人佔領青島後,想創造一個歐洲風格的城市,在中山路東部設立歐人區,楊家村以東形成的新居民區域命名為臺東鎮。“臺東鎮”,寓意高於臺東邊的集市。高臺指鳳台嶺(今天的貯水山)因為這個村鎮位於鳳台嶺東面,故取名臺東鎮,周邊的楊家村也括入臺東地界。 臺東一路是楊家村北面的第一條路,依次排開,形成了臺東一路至臺東八路。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今臺東一路一角)

1900年6月14日《德屬之境分為內外兩界章程》規定:青島附近作為市區內界,分為青島、大鮑島、小泥窪、孟家溝、小鮑島,楊家村、臺東鎮、掃帚村、會前9區……。楊家村、臺東鎮也在其中,但這一帶主要是作為中國人居住區。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德佔青島 網絡資料)

臺東鎮那時打工的比較多,有小商小販、闖碼頭、跑江湖的……。著名作家王統照1934年,在他的散文《青島素描》中曾這樣描述:"東鎮原是一個小小的村莊,現在成了工人小販的居住區。自然,馬路,電話,汽車,哪樣都有,可是,舊式的黑板門、紅門,對小店鋪的陳設,冷攤的叫賣者,彷彿到了中國較大的鄉村一樣。

這裡很少摩登的式樣。有不少的短衣破鞋的男子,與亂攏著髻仍然穿著舊式衣褲的女人。小孩子光著屁股在街上打架。拾蚌螺的貧女提著柳條筐子從海邊回來。這便是青島的貧民窟麼?不對,究竟得算高一級的。不過當我們的馬車經過幾條冷落的小街道時,看到矮矮的瓦簷下,門口便是土灶,有點還有些豆梗,高粱,似是預備作燃料用的,窄窄的紅對聯不免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吉利活。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臺東一路與遼寧路相連接,那時,遼寧路兩旁有許多的商業店鋪,因靠近大廟山(日本神社)有一半商店是日本人所開,遼寧路又是公共汽車與各處長途汽車向市外走的要道,作為遼寧路連接的臺東一路,也開始興盛起來,路邊有旅館、店鋪,周邊有商店、飯莊,小作坊小工廠,而且都是中國人所開辦。

華美旅社建於上世紀30年代初,是臺東鎮的民族資本家出資興建,當時,為東鎮的第一家大旅社。歷經80多年,至今還保留著,現在,華美旅社是臺東一路唯一的一座老建築了。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華美旅社)

華美旅社初建時,是四層樓房,下面是平房圍成的院子,樓上為貴賓客房,樓下大院裡的是普通房。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原臺東市場樓一路入口舊址)

臺東一路有2路電車,有臺東市場樓、菜市場;大光明電影院、光陸劇院(遵義)等,旁邊是臺東三路商業街,圍繞臺東市場樓,周邊有諸多商業店鋪。以前的小作坊、小工廠已經公私合營,合併搬遷了,這裡已成為臺東最繁華的商業街。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以前,臺東二路市場樓西面有著名的魯菜飯店聚福樓,過去,早晨經常過去買油條、喝甜沫,那兒的甜沫真香!對面是大陸茶莊,旁邊有長青、向陽照相館,人和路新華書店、五交化商店、舊貨交易商店等。市場樓東面有幾家經濟實惠的小飯店,如,大嘴爐包鋪等,有兩排水果攤點直接連到臺東三路。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臺東聚福樓)

臺東一路東起延安路,與東光路、芙蓉路、萬壽路、人和路、威海路、遼寧路相交,與順興路相接,全長約1000米。

自東往西有青島第19中學,該校成立於1956年,是省教育廳重點聯繫學校、省級規範化學校。2016年整體搬遷到了即墨鰲山衛,藍色硅谷核心區新校舍。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原第19中學)

學校對面是青島乳膠廠,始建於1956年,90年代改制,1999年組建成雙蝶集團,是全國化工系統重點企業,國家指令性計劃安全套產品生產廠家。乳膠廠以前經濟效益不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鎮江路43中對面蓋起了職工宿舍樓。那時,分得一套住房,能住上樓房是很幸運的。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原乳膠廠)

乳膠廠西面是東光路,這條路上有煤店,臺東糕點廠,在計劃經濟年代,是讓人青睞的單位,那時,買煤、木柴之類的要憑票證供應,有時還缺貨,東光路煤店經常進木柴。

東光路以西的丘陵是南山,這裡一直叫南山市場,市場裡大都是攤販,也有幾處公家菜店,賣的東西花樣繁多,有吃的、穿的、日常用品,也有養的花、鳥、魚、蟲,市場上有時還有變戲法的、吞鐵蛋的、賣狗皮膏藥、大力丸子的。以前南山還有一個雜劇院,主要是表演地方戲茂腔、柳腔之類的,裡面能容納二百餘人,擺的都是長條板凳,後來生意漸漸冷落,去的人也少了。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南山東西頭,有一家出賃小人書的,裡面擺著低矮的長條凳,屋內三面環書,一分錢看一本。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青島解放後,臺東一路上建了第一座新建築,即大光明電影院,這也是青島市第一座新建的電影院。大光明電影院是臺東唯一的一座甲級電影院,環境設施都比較好。現在已改成星期八量販式KTV。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大光明電影院西北面是臺東市場樓,市場樓東側福寺路是光陸劇院(遵義),以前是戲院後改為電影院。“文革"期間率先放映電影,諸如《地道戰》、《地雷戰》、《英雄兒女》等,票價便宜5分錢一張,小孩子光顧最多,因為票上沒有排號,一開門大家就蜂擁而上,都想早進去佔個好座位。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原光陸劇院舊址)

市場樓西南面是青島第14中學,1952年,由三所私立學校(鬱文、立達、黎明)合併而成,1980年開設職業高中班,加掛'青島第一職業中學'、第一職業高級中學,1993年改掛'青島交通職業高級中學';現為青島交通職業學校。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原14中學)

位於臺東一路與威海路口有臺東當代廣場,面積較大,總建築面積近7萬平米,地上28層,地下3層,擁有7000多平米的購物中心,3萬餘平米的商住樓、6000平米的休閒廣場。當代廣場附近設公交車站,成為一張傳承城市人文、百年臺東商業的一張新名片。廣場對面有臺東賓館,現為臺東大酒店。

這條青島的老街,藏著整個城市最初的煙火氣

臺東一路這條昔日的老街,如今,商鋪毗鄰,商廈矗立,以前道路兩旁的平房,早已不見蹤影,以往的蒼涼被繁榮所代替,今非昔比,物是人非了。願臺東一路越來越繁榮靚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