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彙總分享給廣大養殖戶,稻-蝦養殖技術

分析彙總分享給廣大養殖戶,稻-蝦養殖技術

張桂芝

近幾年來,受小龍蝦消費市場影響,小龍蝦行業一片紅火,產業發展迅速並已駛入“養殖”快車道,小龍蝦養殖規模也在各地不斷擴大。2018年底,安徽省提出實施稻漁綜合種養“百千萬工程”,政府相關部門都在關注小龍蝦產業。蕪湖縣為實現“一地兩用、漁農雙贏”,全縣稻蝦連作面積從上年2500畝增加到今年的12000畝,筆者作為全國淡水養殖漁情信息採集員,通過實地走訪,對養殖戶跟蹤調研,瞭解養殖生產情況及銷售價格走勢,現將“稻-蝦”養殖技術,經分析彙總分享給廣大養殖戶,供參考。


分析彙總分享給廣大養殖戶,稻-蝦養殖技術


一、養殖技術要點

1.田塊改造

選擇水源充足,水質好,壤質土田塊,田塊面積為20~30畝。田埂四周加高加寬加固,做到田中保水50cm左右,結合加固田埂,使田塊形成環溝或L形溝和側溝,溝坑佔比不能超過總面積的10%,溝寬1.8m左右,深60cm,不能太寬太深,否則農機出入不便,不利收割水稻。選用網布和塑料薄膜,防逃設施高度一般在50cm。進水口和出水口用PVC管做成,以80目的聚乙烯網布或鐵絲網罩覆蓋,避免進入敵害生物、魚卵或野雜魚及防止小龍蝦逃逸。

2.養殖管理

(1)清塘消毒 小龍蝦連作養殖時間為當年11月至次年6月底,在水稻收割完後,將草打碎用旋耕機對田塊進行旋耕,利於疏鬆土壤,同時可以加快稻草腐熟,便於水生生物生長又有利於水草栽植後快速生長。同時在小龍蝦放苗前半月,每畝用生石灰50-75kg全塘潑灑進行消毒、清除野雜魚,也可用巴豆粉、氯硝柳銨、魚藤精或漂白粉(新建的稻田養殖龍蝦,用生石灰可降解殘留的菊酯類農藥殘留)。飼養的過程中,根據田間的水質,用腐殖酸鈉和有機肥改善水環境,適時追肥,便於浮游生物和水草的持續生長。

(2)種植水草 俗話說:“蝦大小,看水草”,不是水草越多越好,是水草質量要好,水草種類要多。水草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種草建議多樣性,一般有沉水植物如伊樂藻、菹草、輪葉黑藻,圈養浮水植物如水葫蘆,空心菜等。該養殖戶在田溝和田塊淺灘處種植伊樂藻,在小龍蝦生長季節覆蓋率達到60%左右,後期30%左右,伊樂藻雖然不耐高溫(高溫季節可加栽輪葉黑藻),但該養殖戶養殖的小龍蝦在6月底基本售完。伊樂藻是小龍蝦的優質餌料,可補充大量維生素,可淨化水質、改善水體環境,能為小龍蝦脫殼使提供隱蔽棲息場所,減少敵害生物或同類的殘殺。

(3)蝦苗投放 小龍蝦苗來源於自繁自培為宜。9月下旬(親本蝦投放時間不要超過9 月底,早投放親蝦,早產卵,才能出早苗!)在專門的培育塘裡投放親蝦,親蝦一部分來源於塘內留的大規格親本,一部分來源於野生親本,雌雄比例按3∶1,每畝投放25kg規格一致的親蝦,繁殖期間投餵動物性蛋白高的餌料,控制好水位,10中下旬就有小苗出來,年前蝦苗可以長到3-4cm(投放這樣的蝦苗到4月底5月初就可集中上市,且當時市場價格高)。苗種投放時間以3月初投放為宜,畝投放規格160只/kg蝦苗6000-7000尾、即每畝15~20kg左右(密度大,會爭空間、爭食物、成活率低、增重慢),同一田塊投放的蝦苗要求規格整齊,附肢齊全,無病無傷,且一次性放足。投放龍蝦苗種前用3%-4%的食鹽將蝦苗浸泡(鹽浴)5-10分鐘,以消毒殺菌提高成活率。


分析彙總分享給廣大養殖戶,稻-蝦養殖技術


(4)日常管理

飼料投餵:小龍蝦食性為雜食性,以水草、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為主,人工飼料為輔,據養殖分析:攝食伊樂藻、輪葉黑藻、浮萍、苦草的生長率最高,攝食水花生的生長率最低;動物性餌料中以水蚯蚓的攝食率最高,投餵小雜魚生長較快,投餵普通顆粒飼料的利用率較低。小龍蝦苗下塘初期,為促進蛻殼發育生長,需強化飼料的投餵(喂足、喂好),顆粒飼料粗蛋白以28%-32%為宜,並需每隔5-7天飼料中添加VC、複合乳酸菌[飼料級],具體用量見說明書。整個養殖生產中,尤其是蛻殼前後和生產後期,以冰凍魚為主;植物性飼料以塘內水草為主輔以玉米;顆粒飼料選用質量符合NY5072的要求,蛋白質含量為35%的青蝦顆粒飼料。日投餌2次,下午佔全天的總投餌量的70%以上。根據天氣、溫度、水質、攝食活動情況靈活掌握投飼量,以吃完不留殘餌為準。

水質管理:稻田水源條件符合GB/1607的要求,稻田水質條件符合NY/T5361D要求。在養殖生產管理過程中,3-5月份是小龍蝦生長季節,視水質情況,酌情換水,加註新水,水體透明度保持25~35cm左右。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水位逐漸加深,以稻田田面最深水深不超過0.8m。

病害防治:蝦病防治應貫徹“以防為主,防重於治”的理念。注重水體環境的日常調節,該養殖戶調節水質主要以生石灰定期全塘潑灑,輔以EM菌等生物製劑。定期在飼料種添加VC和大蒜素、免疫多糖,以提高小龍蝦免疫力,預防蝦病,發現病害對症下藥並及時治療。

預防敵害:堅持每日巡塘,察看塘口水色變化情況,是否有老鼠、水鳥等有害於小龍蝦的生物進入養殖區域,採取措施清除田內敵害生物及驅趕水鳥“白鷺”等。

(5)水稻種植 水稻種植為6月至11月初。6月下旬小龍蝦基本捕撈結束,緊跟著降低水位清理雜草追肥、平整土地。選擇莖葉粗壯、分櫱力強、抗倒伏、抗病性能強、品質優且高產、適宜本地種植的“雜交秈稻”“粳稻”都合適。選用單季晚粳稻——“鎮稻11號”,畝用稻種4kg,直播稻種。水稻生產期間,根據長勢增加或降低水位,以利於秧苗發芽、固根、抽穗。為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飛蝨和細菌性病害,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如井崗黴素、好力克和康寬。不需要施用化肥、依靠田間腐爛水草及小龍蝦的殘餌作為肥料,促進水稻生長。在11月上旬,待晚稻成熟時採用收割機一次性收割,後將部分稻草用機粉碎全部覆蓋于田塊上,促進稻田地力恢復,利於培育水質、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良土壤肥力。


分析彙總分享給廣大養殖戶,稻-蝦養殖技術


(6)捕撈上市

根據市場需求、小龍蝦攝食活動情況、以及長勢情況,於4月下旬至6月中旬(投放自繁的大規格蝦苗,到5月份就可大量上市,且價格高)。採用蝦籠(地籠)進行誘捕,在蝦籠投放冰凍魚等作誘餌,提高捕撈效果,同時捕大留小,將大規格小龍蝦捕撈上市,以提高經濟效益。

二、“稻田-小龍蝦”的生態維護

1. 水質對小龍蝦很重要,也是高產的必要條件,將秸杆少量回田,確保水草的自淨能力。

2. 首要前提是先種好水草,如苴藻或伊樂藻,稻田中不宜種植水花生,其利用率低。種草時施過磷酸鈣15kg/畝(粒粒肥)。

3. 定期追施氨基酸肥水膏、生物發酵肥,可培育天然餌料。

4. 勤調水改底、每隔7-10天一次;勤潑灑高濃縮離子鈣產品,每隔10天左右一次。

5. 飼料中勤拌複合乳酸菌+VC應激靈(免疫多糖),以增強蝦的免疫力。蝦病重在預防(小龍蝦苗下塘後5-7天施用複合碘)。做好以上幾點可以很好的預防小龍蝦“五月瘟”病。

三、提高水體溶氧措施

1. 打通水草通道,如果出現水渾濁,殺魚滅蟲,之後改底,再用果酸解毒。

2. 水體中如小龍蝦密度大,要分批捕撈,降低蝦密度。

3. 若小龍蝦體質差,容易引起自身缺氧,定期拌料內服複合乳酸菌+VC產品,提高小龍蝦體質。

4. 關注天氣預報,天氣突變要提前開啟增氧設備或提前加註新水,一邊進一邊出,否則在高密度養殖、水體溫差過大時,或水中溶氧過低時,會出現小龍蝦在傍晚及夜間爬上田埂或缺氧致死。

5. 定期改底、定期培水,培藻培菌,保持水體穩定,否則天氣變化易倒藻和缺氧。

四、總結與分析

1. 利用低窪田閒置時間進行連作,能夠很好的促進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效雙贏。

2. 根據市場需求上市,6-7月份是小龍蝦集中上市時期,應錯開上市高峰期。建議“早出苗、早出蝦”,最好在田內投放大規格的自繁苗種,這樣到4月底5月初即可上市,且上市蝦規格大價格高,以提升經濟效益。另外,適時捕撈是養殖成功的關鍵!千萬要早捕,多捕,不能因為價低惜捕或原池囤養。

3. 小龍蝦養殖週期短,快速期為40天(放苗後20至60天,養殖週期不超過60天)。在生長後期及上市前,以冰凍魚作為餌料,能夠提高小龍蝦的肥滿度,增加口感。

4. 通過稻蝦連作種養與單純種植水稻試驗比對可以看出,稻蝦連作單位經濟效益高於單純水稻,並且秸稈還田發酵,作為蝦的天然餌料,水中蝦的殘餌、蝦排洩物和腐爛的水草又為水稻生長提供良好的有機肥料,形成一種優勢互補的生物鏈。這不僅能夠大大降低藥物、飼料和化肥使用量,還有利於提高生態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形成良性生態體系,產生較好的生態效益。

五、建議

1.“養殖不容易,投資需謹慎”。從目前價格行情情況來看,今年龍蝦產業進入一個分水嶺,小龍蝦價格低迷呈波浪狀,建議養殖戶不要盲目跟風,要理性養殖、要考慮養殖可能帶來的風險。

2. 一定要在能夠保證蝦苗無病無傷(不是用藥水泡過的苗種)、保證操作環節合理、就近購買親蝦或苗種(長途運輸會引起脫水後代謝紊亂而死),保證成活率的前提下,才能購買對方苗種。

3. 首次養殖者,在資金投入、苗種來源、技術環節、餌料投餵、日常管理及捕撈上等這些方面都得跟上,以及如天氣、病害、市場需求、價格走勢等都要綜合考慮,尤其是苗種來源,苗種質量優劣是養殖成敗的關鍵之一。

4. 建議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要有記錄“生產日誌”的習慣,做好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為來年提供養殖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