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之战,《河山》两位主角牺牲,是在致敬何人?

永济之战,《河山》两位主角牺牲,是在致敬何人?

牺牲前的赛翼德和段德午

《河山》第26、27集,卫大河率部救援永济城。在永济一战,刀客赛翼德、参谋长段德午先后牺牲殉国,卫大河本人也深受重伤,一度传出死讯,这两集不少观众看的泪目。

那么,永济城到底有多重要?真实的抗战历史上,真有永济保卫战吗?赛翼德和段德午的牺牲,是在致敬何人?

永济城,位于中条山西端北麓,古称蒲坂,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和永济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

永济之战,《河山》两位主角牺牲,是在致敬何人?

图中地名大多与文中相关

我们知道历史上,秦国扼守函谷关,“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三国时,曹操设立潼关,并在此击败韩遂、马腾的西凉兵。函谷关、潼关在中条山南侧,同在中条山、秦岭、黄河这三条近似平行线的地形之中,都是举世闻名的险关要道。然而,若永济城失守,函谷关、潼关将形同虚设,一样可以通过蒲津渡和风陵渡进出关中盆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据说也是在永济蒲津渡附近。

在真实的抗战历史上,永济保卫战是真实存在的。《河山》这部剧中对永济的战况、战果的描述,基本上贴近史实。不过,真实的永济保卫战,有着更复杂的战况。

永济之战,《河山》两位主角牺牲,是在致敬何人?

永济保卫战战场

1938年,8月15日晨,十七师一〇二团团副杨法震(中共党员)率官兵与日军在高市村血刃牺牲。同日,张玺文率教导团三营,在西姚温村被日军围困,经过一日夜激战,包括张玺文在内的三营官兵全部阵亡。剧中赛翼德牺牲的时间、地点,很像是致敬杨法震、张玺文两位烈士。

而在永济驻地蒲州城的守城部队营长邓祥云,在战前曾在干部动员会上说:“咱们的任务是死守永济,永济在我们在,永济亡我们亡,要与阵地共存亡。”这恐怕是剧中卫大河的台词,“城在人在”的出处。

经过两日的激战,我蒲州守军炮弹耗尽,官兵伤亡惨重,邓祥云英勇牺牲。剧中段德午的牺牲,很像是致敬邓祥云烈士。

此为,竹林君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