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黄河大铁牛

永济黄河大铁牛

乘坐电瓶车,我们来到蒲州故城遗址,正赶上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剧组《永济》摄制组在拍摄。借机,我们也进了蒲州故城参观。

永济黄河大铁牛

蒲州故城坐落在山西南端黄河东岸,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两千年的经济繁荣,堪称我国古代六大雄城之一,古称蒲坂。《帝王世纪》云:"尧旧都在蒲,舜都蒲坂。"早在部落联盟时期,蒲坂一带是华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永济黄河大铁牛

开车老汉讲,"你知道,为啥叫中华民族吗?"外甥摇头,"不知道"。老汉说,"东面是'中条山',过了黄河是'华山',中华、中华,就是这么来的。"我就笑,不管对不对,很有意思,我们刚从西安过孟源到永济来,经过了华山。中条山也是去过的,抗击小日本,中条山之战打得很激烈。把这两个地方有机的结合起来,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知对否?

永济黄河大铁牛

老汉又讲,"你知道不知道,什么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外甥更不知道了,我接过话说,"那您说是什么意思?""其实,讲的就是这儿的黄河改道。黄河的流沙特别多,今年往这边儿冲,过几年就把沙子翻那边儿去。再过几年,又往那边儿冲,又把沙子翻这边儿来,冲来冲去,翻来翻去,河水老改道,便形成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现象。当然也是一种比喻,哪儿那么准,十年就一变。

永济黄河大铁牛

另外,你知道不知道黄河大铁牛为什么在这儿找到吗?"我说,"古渡口呗"。"你现在知道是古渡口,过去就没人知道,这是打井时,无意中发现的。可见黄河改道改出去多远。再说,没有这大铁牛的发现,你怎么确定蒲津渡口,你怎么确定蒲津桥,你怎么确定这儿的历史,你怎么确定蒲州城与黄河的距离------这大铁牛的发现,意义大了。

永济黄河大铁牛

" 我笑了,"你老,还是黄河大铁牛的义务宣传员。"老汉也笑了,"不是那个意思,确实值得一看"。

永济黄河大铁牛

说着,我们来到斜对面的"蒲津渡遗址",进去参观黄河大铁牛。

永济黄河大铁牛

这真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原汁原味的东西,没有半点虚假。15年前我曾经参观过,今天带着外甥又来,仍是十分高兴。

永济黄河大铁牛

看看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看看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看看我们中华民族的千年技能,这可是唐朝开元年间浇铸的,一个个大铁牛都重几十吨,还那么逼真、形象、雄壮、有力,各个承担重任,拉的是桥,拽的是桥,桥上要过的是千军万马。这说明,它们不单单是四个大铁牛,简直就是国家之瑰宝、民族之精华,它们展现的是历史,述说的是文化,证明的是力量,显示的是技能。

永济黄河大铁牛

就是现在,还那么明目张胆的沐浴在阳光之下,淋漓于风雨霜雪之中,任人接触,任人抚摸。

永济黄河大铁牛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赞说,"浮桥地锚中,以蒲津桥铁牛锚最为著名"。唐寰澄也赞道,"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评价的何等高,赞誉的多么好!。

永济黄河大铁牛

特别是每个大铁牛旁还耸立着一个铁人,仿佛是牵牛者,穿着各民族的服饰,代表着汉藏维蒙四个民族。外甥听说那汉人穿的"燕尾服",令发明西服的美国人都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后来者,高兴极了。看看铁牛,看看铁人,看看铁柱,看看铁山,不时追逐着讲解员听讲解。

永济黄河大铁牛

下到基座下的展览室,又详细参观,来了好多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现场考察",可见大铁牛的知名度、影响力、重要性,以及它的价值、意义。

永济黄河大铁牛

余兴未尽,我们又向远处河滩的"蒲津渡口"走去,这里模仿的是蒲津桥的现场,它再现了历史。四只大铁牛两两一对前后形象的矗立在岸边。

永济黄河大铁牛

与我的想象正相反,我以为牛头冲外,没想到这里却是牛头冲河,两旁铁索伸向河边,绷起了桥,撑起了桥。铁山与我想象的差不多,它起垫接限制铁索的作用。

永济黄河大铁牛

河里依然是舟船,架起木板,这大铁牛还是起固定浮桥的作用。这种做法,我在潮州广济桥看过,它是梁舟结合,"十八梭船廿四洲"。这里倒不是,仿佛像赣州的浮桥。

永济黄河大铁牛

不过,横栏上写着"蒲津关"三个大字,倒让我联想到唐明皇李隆基《早渡蒲津关》的诗句,"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鸣銮下蒲坂,飞旆入秦中------"蒲坂不就是这儿吗?看来李隆基对蒲津渡富有情感,要不然怎么令兵部尚书铸造大铁牛建铁索桥呢!是不是与杨贵妃也有挂连?永济人不是说,杨贵妃故里就在永济韩阳镇独头村吗,要真是那样,李隆基可就是假公济私了,一笑。

永济黄河大铁牛

历史上,蒲津关又称临晋关。临晋关可是有名的。现在的陕西大荔县古称临晋,就在它的城东黄河渡口建临晋关,并沿境修筑长城150多公里,故称"魏长城"。到了汉武帝,才改叫蒲津关。临晋关傍黄河之天险,处山河之要隘,扼蒲津之渡口,为秦晋间交通重险,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永济黄河大铁牛

楚汉争霸时,韩信征讨魏王豹,深知蒲坂有重兵防守,不易从临晋关渡过黄河,既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办法,设船只排列临晋关,迷惑魏军,却暗中调动部队,出其不意地从上游夏阳(陕西韩城南,也是抗日时期八路军东渡黄河的地方)偷渡黄河,袭击魏军的后方安邑(山西运城东),切断魏军退路,大败魏王豹。

永济黄河大铁牛

看那《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中,徐晃进曰:"今丞相盛兵在此,賊亦全部现屯关上,此去河西,必无准备;若得一军暗渡蒲坂津,先截贼归路------"讲的也是这里,不过,这是一东渡、一西渡,方向不同。

永济黄河大铁牛

现在,黄河大铁牛的发现,都进一步证实了蒲州这个地方,历史上的重要性,确确实实是秦晋交通的要冲,兵家重地,演绎出许多故事。

永济黄河大铁牛

不由又写一诗:"蒲津渡口镇河牛,重见天光意未休。史地人文多给力,兵家重地化交酬。"

九口2019-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