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縣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鑄就大美

是什麼,讓茶陵縣委大院一度走紅網絡,被譽為“湘東最美縣委大院”?

是什麼,讓茶陵縣委大院的魅力如此經久,永不褪色?

又是什麼,讓茶陵縣委大院走進了老百姓心裡,見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答案顯而易見。是大自然的惠澤,是革命歷史的光輝,是共產黨人最樸素的情懷;是分別代表革命之紅色、生態之綠色、樸素之本色、民本之底色的生命之色演繹、孕育、繪就的時代擘畫……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茶陵縣委大院

紅色光芒,折射精神之美

茶陵縣委大院,建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華大地紅旗漫卷,凱歌猛進的時代,清一色的蘇式風格建築,紅磚青瓦,筒樓高窗,五星照耀,旗幟飛揚,特別是在陽光的照耀下,光芒萬丈,燦爛無比;象徵著茶陵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高舉革命火炬,將星星之火燎原中華大地。

1957年建成的主樓,其東西兩側,各有一棟翼樓,1958年建成,三樓成“品”字排列,其鼎立之形,騰飛之勢,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等豐富的寓意和內涵。建於後排的紅色大樓一一縣委常委樓,古樸莊重,靜謐地掩映在一片翠綠當中。毛主席1951年委託南方革命老根據地慰問團勉勵、贈送給茶陵人民“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12個金色大字顯得格外耀眼。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毛主席1951年贈送給茶陵人民“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題詞

土地革命時期,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茶陵這片紅色熱土上穿越烽火狼煙,九死一生,其心繫天下的革命胸襟,情牽革命故地的偉大情懷,與老區人民血濃於水的不解情緣,從不曾泯滅。1965年5月21日,72歲的毛主席情牽老區人民千里來尋故地,重上井岡山,首站來到茶陵,在這棟小樓的25號房留宿一晚。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他的唯一次縣城留宿。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毛主席在茶住室內景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毛主席在茶住室展廳

晚餐後,毛主席在張平化等同志的陪同下,踏著落日的餘暉,在院內花間小徑散步、聊天,道出他對故地茶陵城的深刻記憶,當年工農革命軍“二打茶陵”首佔茶陵城、締造第一個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湖口挽瀾”等革命往事歷歷在目。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1965年5月21日,毛主席“千里來尋故地”夜讀《茶陵州志》

當晚,毛主席為故地情所激動,格外興奮,派人向縣委要來《茶陵州志》閱讀,直至凌晨3點才就寢。第二天上午,毛主席接見了茶陵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幹部,在樓前和大家合影。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1965年毛主席與茶陵縣委部分領導合影

之後,奮筆寫下了《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面對故土舊貌變新顏,基於對黨內外重大問題的思考,抒發了九天攬月的凌雲之志。50多年來,一直激勵著英雄的茶陵人民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根植“茶陵牛”精神,戰天鬥地,勵精圖治,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今天,茶陵人民懷惴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在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開放崛起” 戰略的引領下,以“打贏脫貧攻堅戰,建成湘贛邊界中心縣”的磅礴氣勢,在堅定“四個自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的征程上,向困難“亮劍”,自我挑戰;改革創新,改天換地;強基固本,脫貧摘帽;一幅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富足的美麗畫卷漸次展開。

紅旗漫卷,霞光萬道。主席的音容尤在,精神永存。茶陵縣委大院因紅色精神的浸染而更加美麗嬌豔;主席住宿過的縣委常委樓已然成為茶陵人民精神的寶塔,光耀大江南北,接受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學習、瞻仰。

綠色肌膚,凸現園林之美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茶陵縣委大院,猶如一位江南的女子,其小家碧玉的古典之美和大家閨秀的非凡氣度相得益彰。自然空靈,古樸典雅,儀態有方,色澤葳蕤。在綠色大背景下,透著生命的七彩之色。2016年,縣委大院被評為省級園林單位。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縣委大院鳥瞰圖

坐南朝北的縣委大院北面與環流的洣水河隔野相望百餘米,洣水風光帶的旖旎風景為縣委大院增添了許多靈性。清澈的洣水漫江碧透,四季常青的香樟林錯落有致。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院內,樹木森森,濃蔭鬱郁;綠草茵茵,奇花繡地;間有翠湖垂柳,鷗鷺排空;小橋流水,詩意盎然;四季風光,七彩盈目,怡人心扉。金桂、翠竹、銀杏、羅漢松、紅豆杉、香樟等60餘種珍貴樹木錯落其間,俯仰生姿,好不熱鬧。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花帶樹圃之間,環繞著一塵不染的瀝青行道,鵝卵石鋪成的小道在樹叢中穿梭。主樓後小土堆上的涼亭建在高大的杉樹間,不怎麼起眼。假日裡,涼亭是愛學習的人好去處。夏季,主樓前池沼數塊高低屈曲的石頭隨意地堆砌在邊沿,池沼裡的碗蓮或睡蓮開了,魚兒在粉的、白的蓮花間嬉戲遊玩。國慶前後,還沒進院子大門,桂花的清香撲鼻而來。院子裡的桂花樹有金桂、銀桂,樹齡應該與那些香樟差不多,也是當年蓋大院時栽下的,早已是枝繁葉茂,高大蔥蘢,樹皮上的苔蘚道出了歲月的滄桑。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縣委大院的紅磚青瓦與草木的綠色配合,絕對是自然與人文,物質與精神的相融相映,配搭有內涵,美得有層次。

本色無華,傳承樸素之美

茶陵縣委大院每一棟建築都樸實無華,無時不刻在踐行群眾路線,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樸素之美。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縣委常委辦公樓

“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縣委常委樓門口的題詞是1958年興建辦公樓時就刻上去的。風風雨雨五十多年的老樓,雖經過兩次修整,仍改變不了陳舊滄桑的容顏。屋簷上的木件已老化,青色的瓦片參差不齊。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樓內的木手扶樓梯早已斑駁陸離,紅色油漆木地板也已磨出木紋,踩著吱吱地響。在院外熱鬧的廣場、現代化高樓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落後與簡陋。毛主席重上井岡山時,說過一句話:日子好過了,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要丟了。50多年來,茶陵人一直銘記毛主席的教誨,傳承著毛主席那份艱苦樸素的品質。16任縣委領導一直“蝸居”於此,沒有新建過辦公樓。

底色情濃,根植民本之美

土地的黃和“布衣”的藍,是茶陵縣委大院的基本色調;人民的身影。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是陪襯縣委大院的價值底色。

這裡恪守的永遠是一種民本情懷。

因為民本情懷,茶陵縣委大院從不追求奢華,而是把有限的資金用於民生改善上。目前,茶陵條件最好的地方是學校、醫院、居民小區和群眾休閒公園。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茶陵縣委大門

因為民本情懷,茶陵縣委大院從不高高在上,其簡單樸素的大門,隨時面向人民群眾敞開,從不設門禁,也不設崗哨。勞動人民是衣食父母,人民群眾最親切,在這裡從來就是進出自由,賓至如歸,黨群密切聯繫,“零距離”交往溝通的優良傳統從未間斷過。這裡的每一座橋都是“民心橋”,這裡每一扇門都是民情“直通門”。

茶陵人從不需要設防,縣委大院以藍色大海般廣博的胸懷接納著群眾和市民,沒有高低層次之分,有的是黨群同聲相息,到處瀰漫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之音。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市民在大院散步鍛鍊

清晨和晚上,附近的市民陸陸續續來到大院,三五成群,在這裡散步、聊天、健身;外面熱鬧非凡,但只要在這大院裡走一走,心就會更寧靜,市民們儼然把這裡當作了憩息的精神樂園。

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茶陵县委大院:生命的原色铸就大美

常委樓前坪的健身器材,大多被健身者磨的鋥亮的。幾個爬杆愛好者,鍾情於前坪的那片楠竹,時常約上幾個夥伴進行爬杆比賽,好不愜意。節假日,還有很多慕名前來遊覽的遊客,在院子裡轉轉,參觀大院,目睹“最美縣委大院”的芳容和風采。

微信改版了,之前點贊是點大拇指圖標,現在是點右下角的“在看”,希望各位朋友看完後點“在看”,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