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科學使用,小心植物生長調節劑反變“殺手”

種植戶多采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其進行保花保果,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確、使用濃度過高、栽培管理跟不上,也易造成植物生長調節劑中毒的現象。我們將具體介紹一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藥害,並對藥害發生原因進行解析,同時提供補救措施以供參考。

1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藥害

1.1 不當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可能對作物造成的傷害

植物生長調節劑所造成的傷害最常見的有兩種情況:

(1)瓠瓜使用乙烯利造成秧苗皺縮畸形,特別是生長點皺縮畸形;

(2)茄果類作物使用生長素類物質(特別是2,4-滴)出現葉片生長點皺縮或葉片呈蕨葉病毒症狀。

1.2 與病毒病和蟎蟲危害的區分

(1)發病面積區分

植物生長調節劑中毒:一般是成片大面積或整棚發生;病毒病:大多在田間零星發生,一般不成片發生;蟎蟲為害:多有發病中心,在棚室內多區域發生。

若整個棚室內出現葉片皺縮、變形等問題,且沒有進行整枝打杈等農事操作,可以排除病毒病,然後考慮是蟎蟲為害還是植物生長調節劑中毒。

(2)病害症狀區分

植物生長調節劑中毒:主要發生在生長點、花及果實附近,常表現為葉片向上捲曲僵硬,紋理(葉脈)較粗重,葉片顏色不變或變得更綠,激素中毒的症狀在弱株上的表現尤為突出,並且表現為漸進式。一般來說大棚裡定植越早,氣溫越低,植物生長調節劑中毒的可能性越大。生產中,菜農為防止植株徒長,苗期就開始使用矮壯素、助壯素、矮豐靈,導致植株體內積累了很多激素,雖初期未表現中毒,但一旦點花,症狀馬上表現出來,且點花越多,捲曲越重。病毒病:症狀表現不是漸進式,發病後症狀馬上表現出來,葉片捲曲細如針絲,葉片顏色比正常株要黃,不表現點花越多捲曲越重的症狀。蟎蟲為害:多在植株幼嫩部位吸收汁液,受害部位呈灰褐色或黃褐色,葉緣下卷扭曲,葉背油亮光澤,嫩葉僵硬畸形。

2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藥害症狀

2.1 多效唑藥害症狀

黃瓜發生多效唑藥害後,會出現植株矮小,塊根塊莖小,畸形,葉片捲曲,啞花,基部老葉提前脫落,幼葉扭曲,皺縮等現象。對於棉花則出現植株嚴重矮化,果枝不能伸展、葉片畸形,贅芽叢生、落蕾落鈴。花生則出現葉片小,植株不生長,花生果小,早衰等現象。由於多效唑藥效時間較長,一般不建議土施多效唑,否則會對下茬作物產生藥害,導致不出苗、晚出苗,出苗率低、幼苗畸形等藥害症狀。

不科學使用,小心植物生長調節劑反變“殺手”

2.2 縮節胺藥害表現症狀

白菜出現縮節胺藥害時,葉片變小變厚,節間密集,贅芽叢生,植株生長不均勻;棉花生出現縮節胺藥害時,造成蕾鈴大量脫落,出現棉花後期貪青、晚熟。縮節胺在禾本類植物上出現要害較少,用量範圍較寬。縮節胺藥害一般不會對下茬作物產生藥害。

不科學使用,小心植物生長調節劑反變“殺手”

2.3 矮壯素藥害表現症狀

矮壯素藥害常表現為植株嚴重矮化,果枝不能伸展,葉片畸形,出現雞爪葉,贅芽叢生,果枝節間過短,植株枝葉發脆,容易折斷。浸種藥害常表現為根部彎曲,幼葉嚴重不長,出苗推遲7天左右,出苗後呈扭曲畸形。矮壯素對雙子葉植物易產生要害,對單子葉植物不易產生藥害。矮壯素藥害一般不影響下茬作物。

不科學使用,小心植物生長調節劑反變“殺手”

2.4 乙烯利藥害表現症狀

較輕藥害表現為植株頂部出現萎蔫,植株下部葉片及花、幼果逐漸變黃、脫落,殘果提前成熟。較重藥害為,整株葉片迅速變黃脫落,果實迅速成熟脫落,導致整株死亡。乙烯利用量過大或使用時間不當均可產生藥害。乙烯利藥害不對下茬作物產生影響。

不科學使用,小心植物生長調節劑反變“殺手”

2.5 α-萘乙酸藥害表現症狀

輕度萘乙酸的藥害表現為花和幼果脫葉,對植株生長影響較小。較重藥害為葉片萎縮,葉柄翻轉,葉片脫落,成果迅速成熟脫落。對於浸種藥害,輕則導致根少、根部畸形,重則不生根,不出苗。α-萘乙酸藥害部分會對下茬作物產生藥害作用,大多數不對下茬作物產生危害。

不科學使用,小心植物生長調節劑反變“殺手”

2.6 2,4-滴藥害表現症狀

番茄2,4-滴輕度藥害症狀為葉柄變軟彎曲,葉片下垂,頂部心葉出現翻卷,葉片畸形,果實畸形,成果形成空心果,裂果等現象。重度藥害為植株大部分葉片下垂,心葉翻卷嚴重,出現畸形並收縮,植株生長點萎縮壞死,整株逐漸萎蔫衰死。因此2,4-滴使用不當時,會產生如除草劑一樣殺死植株的危害,主要對雙子葉植物藥害較重,對單子葉植物藥害較輕。

不科學使用,小心植物生長調節劑反變“殺手”

2.7 三十烷醇藥害表現症狀

三十烷醇使用量較大或純度不高時,會導致苗期葉鞘彎曲,根部畸形,成株則導致幼嫩葉片捲曲。

不科學使用,小心植物生長調節劑反變“殺手”

2.8 蕓薹素內酯藥害表現症狀

蕓薹素內酯藥害表現為植株瘋長,果實少而小,後期形成僵果。

不科學使用,小心植物生長調節劑反變“殺手”

2.9 赤黴素藥害表現症狀

赤黴素藥害表現為果實僵硬、開裂,成果味澀,植株貪青晚熟。

不科學使用,小心植物生長調節劑反變“殺手”

2.10 復硝酚鈉藥害表現症狀甜菜出現輕度藥害症狀為抑制植株生長,幼果發育不良;重度藥害為植株萎蔫,發黃直至死亡。復硝酚鈉藥害較少發生,主要發生在桃樹、西瓜等敏感作物上,導致作物落花、落果,出現空心果等現象。

不科學使用,小心植物生長調節劑反變“殺手”

2.11 DA-6(胺鮮脂)藥害表現症狀

DA-6(胺鮮脂)藥害表現為葉片有斑點,然後逐漸擴大,由淺黃色逐漸變為深褐色,最後透明。

不科學使用,小心植物生長調節劑反變“殺手”

3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藥害發生原因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功效受很多因素影響,如作物品種、生長週期、施藥部位、調節劑品種、施用濃度、施用方法及外部自然條件等等。所以,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技術就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出現誤差,就可能對農作物產生藥害,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1 使用時期不正確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時期有嚴格的要求,一旦施藥時期不當,就會產生藥害,輕則減產,重則顆粒無收。

實例:西瓜膨大素的主要成分是氯吡脲,又名調吡脲,吡效隆。其正確使用時期是在西瓜開花當天或前後1 d以10~20 μg/g的濃度沾瓜胎,可以起到膨大西瓜、增加糖含量、減少瓜籽數量、瓜型均勻、外形美觀等作用。當西瓜直徑超過15 cm時就不能再用,否則就會產生藥害,具體表現為西瓜空心、瓜瓤鬆散、甜度下降,口感不佳等,更嚴重的就會導致西瓜炸裂。同時,由於氯吡脲不具有傳導性,如果沾瓜不均勻,很容易造成畸形瓜。在不正確的時期使用西瓜膨大素,不但沒有發揮調吡脲的功效,反而會造成藥害。3.2 使用劑量不正確

每種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劑量都有嚴格的限制,用低了達不到效果,用高了就會產生藥害。

實例:乙烯利對促進葡萄著色有很好的功效,葡萄品種不同,使用濃度稍有差別。比如巨峰葡萄,在開始成熟時以250~300μg/g的濃度噴施果穗,可以提早6~8天成熟,統一著色好。但使用乙烯利後果粒與果柄之間會產生離層而導致落粒,因此要掌握好濃度,分期噴藥、分期採收、分期銷售,以免造成損失。若盲目擴大使用濃度,將不同品種、不同生長週期的葡萄統一噴施500 μg/g濃度的乙烯利,會導致大量落粒。3.3 同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不同農作物品種的使用劑量不同

由於不同的農作物品種對同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時要先做試驗,然後再推廣應用。

實例:α-萘乙酸是一種很好的保花保果膨果劑,是我國最早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之一,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就開始合成使用α-萘乙酸,其在棉花的保花保鈴,果樹的保花、疏花疏果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大多數果樹(桃樹除外)和瓜類(西瓜除外)上使用10 μg/g濃度的α-萘乙酸可以起到保花保果、膨果、著色的作用,但西瓜對其比較敏感,最高使用濃度為8 μg/g,若超過8 μg/g就會出現藥害,使用10~15 μg/g濃度時西瓜葉會反轉,使用15~20 μg/g濃度時西瓜出現萎蔫,使用20 μg/g濃度以上時個別西瓜品種就會死亡。若按照瓜類10 μg/g的使用濃度進行噴施,忽略西瓜的特殊性,會導致西瓜翻葉現象。3.4 使用方法不正確

同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於同一種作物時,使用方法不當,也會產生藥害。

實例:赤黴素應用在葡萄上有拉大穗長、增大果粒、提早成熟、增加糖和果酸含量的顯著效果,性能也比較穩定,其正確使用方法是在葡萄盛花期後10~20天,以150 μg/g的濃度沾果穗。若是用噴霧器對果穗進行噴施,會導致受藥的穗面果粒大,未受藥的穗面果粒小,同一果穗上的葡萄果粒大的大,小的小,不同果穗上的葡萄果粒也大小不一,嚴重影響葡萄的產量和品質。3.5 隨意復配使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復配使用技術是經過嚴格的配方篩選和田間試驗驗證出來的,可以起到增效作用,如2.85%硝鈉·萘乙酸水劑,30%胺鮮·乙烯利水劑等均是很優秀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復配製劑,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都可以復配使用。

實例:在金針菜上噴施6~9 μg/g濃度的復硝酚鈉可以增加細胞質流動,促進其他藥劑及肥料在作物體內的吸收和運轉,使花朵均勻、肥大,起到增產作用;噴施1 μg/g濃度的噻苯隆可以使金針菜植株健壯,減少花蕾脫落。但是兩者復配使用在金針菜上,在不利的氣候條件下,就會產生萎蔫凋落甚至殺死金針菜等副作用。

4 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注意事項

(1)掌握正確的使用濃度、使用方法、使用部位等。如就瓠瓜而言,使用乙烯利可促進主蔓早開雌花,但使用的時期必須是4~6片真葉期,提早使用容易發生藥害。

乙烯利常用的濃度為150~250毫克/升,但應隨秧苗的素質、使用時的溫度做適當調整,如溫度高時使用應降低濃度,秧苗素質差(長勢弱)也應降低使用濃度。

茄果類使用2,4-滴很容易產生藥害,防止方法是掌握使用濃度,並應根據使用時植株的生長勢、溫度等做適當調整,同時為防止重複點花,可在藥液中加入紅色的染料以示標記。

(2)要先試驗確定最適使用濃度,再大面積推廣。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效果與使用濃度密切相關。如果濃度過低,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濃度過高,會破壞植物正常的生理活動,甚至傷害植物。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濃度效應遠比一般農藥複雜,不同作物使用同一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濃度就有著很大差別,且與作物的長勢有關。

長勢旺的作物,使用延緩劑的濃度可以高些,如徒長還抑制不住,也可增施1~2次。

長勢一般的作物,施用延緩劑的濃度要低些,一次即夠。

長勢不良的作物,沒有延緩生長的必要,所以不必施用生長延緩劑。

根據調節劑的性能,對不同植物的最適濃度要進行初試,參考或諮詢生產廠和經銷商,選擇梯度濃度進行試驗,確定有效濃度後再擴大應用。如生長素使用的有效濃度一般很低,選擇5毫克/升、10毫克/升、20毫克/升做初試,如效果不顯著,進行第二次處理或提高濃度。經觀察對比後,再取最有效濃度進行大面積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後,有的幾天、有的要2周後才會觀察到效果。

(3)注意使用時的氣候條件。目前使用方法大多為葉面噴灑,植物可通過氣孔吸收藥液。溫度過低葉面吸收緩慢;溫度過高,藥液水分易蒸發,易造成過量未被吸收的藥劑沉澱在葉表面,對組織有害。在乾旱氣候條件下施用,施藥濃度應降低。

在雨水充足的季節裡施用,應適當加大濃度。施藥時間應掌握在上午10點、下午4點左右,在大風天氣和即將降雨時不宜施藥,施藥後4小時遇雨要酌情補施半量或全量藥液。如澆灌土壤,不要澆水太多,以免藥劑流失,影響藥效。

(4)使用部位及方法要正確。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時,要根據施用目的和藥效原理確定處理部位。如2,4-滴防止落花落果,就要把藥劑塗在花朵上,抑制離層的形成,如果用2,4-滴處理幼葉,就會造成傷害。生產中還應注意的是,有部分衝施肥中含有植物生長調節劑成分,使用時儘可能地減少這類肥料的施用量。

5 植物生長調節劑產生藥害的補救措施

5.1 大量噴施清水

當發現由葉面和植株噴灑生長調節劑後產生藥害,如果較早時間發現,這時藥液未完全滲透或植株還未把藥液吸收到體,這時可以迅速用大量清水對受害植株進行噴灑,對受害植株進行洗藥,大約三到四次基本可以完成,噴灑時要儘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藥物沖刷掉,同時衝施嘉美紅利,噴施嘉美金點,以增強作物恢復能力,可迅速恢復植株正常生長。

同時大量用清水淋洗會使作物吸收較多的水,增加了作物細胞的水分,也會稀釋作物體內的藥劑濃度,起到減輕藥害的作用。

5.2 追肥、鬆土,增強植株自身的恢復能力

作物遭受藥害後,生長受阻,長勢衰弱。因此,在發生藥害的作物上,迅速追施低濃度嘉美金點,以增強農作物生長力,加速作物恢復長勢。此外,在發生藥害後,還可對植株及時中耕鬆土,並適當培土,衝施嘉美紅利,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使根系發育,增強植株自身的恢復能力,有利於藥害的快速解除。

5.3 噴施緩解藥害的藥劑

針對導致發生藥害的藥劑,噴灑能緩解藥害的藥劑,如使用多效唑過度抑制生長,可適當噴施100~5,000毫克∕千克赤黴素稀釋藥液,有緩解藥害的作用,同時還可增強植株對養分、水分的吸收和轉運,增加葉綠素的含量,提高光和效率,促進受害部位黃斑淡化,逐步轉綠,恢復整個葉片迅速生長。

5.4 去除藥害較嚴重的部位

這種措施在調節劑不當使用引起的藥害上不常見,一般適宜於果樹上採用灌注、注射、包紮等施藥方法發生藥害的補救措施,迅速去除藥害嚴重的內吸性較強的樹枝,以免藥劑繼續下運傳導和滲透,並迅速灌水,以稀釋藥液在植物體內的濃度。

5.5 及時套種或補種

對於藥害較為嚴重的田塊,在採用上述補救措施的同時,應及時在受害作物行間補種或套種其他作物,觀察藥害恢復情況,一旦藥害嚴重,恢復可能性小,這種方式可使受到的損失得到一定的補償,將損失減到最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