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公元1127年3月,北宋徽欽二宗被金人掠去,北宋傾亡。

康王趙構在應天府稱帝,開啟了南宋時代,是為宋高宗。

公元1138年,宋高宗遷都臨安,即今杭州,明州(寧波)與京城的距離,因此非常靠近。

南宋時期,明州範圍內的史氏、樓氏、鄭氏、陳氏等,在朝廷擔任要職的官員非常之多,並且相互聯絡支持,造就了明州發展的興盛時期。

著名的東錢湖石刻群,就誕生於南宋時期,現已建成南宋時刻博物館。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北宋末年填廣德湖為田的明州知州樓異,其孫樓鑰,在南宋寧宗趙擴時期,官至吏部尚書、參知政事等職。

被稱為“中國進士第一村”的走馬塘,先後出現了76名進士,其中以南宋時期的進士居多,有一位陳壎,宋理宗趙昀時期召為太學錄,後來官至吏部侍郎,歸故里後,宋理宗為陳氏家廟親賜:遺忠堂。

同樣是宋理宗時期,東錢湖殷灣村人鄭清之,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再至左丞相等職,歷封衛國公、越國公、齊國公,宋理宗為其故宅御筆親賜“慶襲槐堂”。鄭清之去世後,追封尚書令、魏郡王,賜諡號“忠定”,人稱“忠定王”。

那麼,史氏在南宋朝廷擔任要職的有哪些呢?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寧波市東錢湖畔,有個村落名叫下水村,這裡是明州史氏登上政治舞臺的起源地。

明州史氏,源自江蘇溧陽,自唐代至宋初,史氏幾經遷徙,北宋初,居於浙江吳興的史惟則之子史成,遷居明州慈溪,尊父史惟則為四明史氏第一世祖。

到了宋仁宗趙禎嘉祐二年,即公元1057年,四明史氏的第四世史詔出生,其父史簡在史詔出生的三個月前英年早逝,因此史詔出生後就成了單親家庭,與母親葉玉英相依為命。

史詔受慈母教誨,飽讀詩書,長大成人,事母至孝。

公元1108年,宋徽宗趙佶“舉八行”,以“孝、友、睦、姻、任、恤、中、和”標準選拔人才,史詔“八行”皆符,因此被舉薦。

但是史詔以事母為由,推辭不就,隱居於東錢湖畔大田山下,即現在的下水村,成為東錢湖史氏之始。

史詔屢召不就,宋徽宗被其孝心感動,公元1119年,宋徽宗御筆親賜:“八行高士”。

現在的下水村內,存有史氏宗祠“八行堂”、“德行橋”、“八行橋”等人文舊跡,是史詔至孝的見證。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公元1106年,史詔之孫史浩出生,史浩1144年中進士,升為國子博士,成為宋高宗趙構養子趙昚的老師。

公元1162年,趙昚即位,是為宋孝宗,史浩因此迅速升遷,官至參知政事,拜尚書右僕射,封魏國公。

史浩,以及走馬塘陳壎,殷灣村鄭清之,都曾當過不同皇子的老師,並因此獲得升遷,看來當皇子的老師,是一件不錯的差事。

史浩在任期內幹過一件影響深遠的事,那就是積極推動為岳飛平反。

公元1162年7月,宋孝宗在史浩等人的推動下,下詔追復岳飛和岳雲的官爵,依官禮改葬,岳飛的子孫也都特予錄用。

這一年,距離岳飛被害,已經二十年。

秦檜等人跪在了岳飛的墓前。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史浩與東錢湖畔殷灣村的鄭氏,淵源較深,鄭氏家族在金兵南下時,鄭若衝一家逃難期間,其父鄭覃與夫人不幸被金人所執,不忍屈辱,投湖而死,史浩在《通義》中稱讚,“其父死於義,婦死於節”。

後來,史浩之子史彌遠,鄭若衝之子鄭清之,兩人同朝做官,互為知己,掌控朝政,此為後話,當時樓異之孫明州人樓鑰,在官場也順風順水。

公元1194年,史浩去世,追封會稽郡王,宋寧宗時以其子史彌遠貴,追封為:越王。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公元1164年,史浩的第三子史彌遠出生,1187年中進士,屢獲升遷。

宋寧宗趙擴開禧三年,即公元1207年,韓侂冑北伐失敗,金國來索主謀,時任禮部侍郎史彌遠,與皇后楊桂枝等密謀,槌殺韓侂冑,送金請和。

1208年,史彌遠升任右丞相,從此掌控宋寧宗朝政17年,與太子趙竑的矛盾,日益加深。

太子趙竑對史彌遠操控朝政,非常不滿,曾憤書曰:“彌遠當決配八千里”。 史彌遠因此計劃廢除太子。

東錢湖畔殷灣村鄭若衝之子鄭清之,是宋寧宗另一個皇子趙昀的老師。

史彌遠和鄭清之是同鄉,志同道合。

史家和走馬塘的陳氏,淵源更深,不但是同鄉,而且還有親緣關係。

史彌遠是走馬塘陳壎的舅舅,陳壎官至吏部侍郎。

公元1224年,宋寧宗駕崩,史彌遠和鄭清之等人共同密謀策劃,廢掉了太子趙竑,擁立趙昀為帝,是為宋理宗。

即位後的宋理宗對擁立他的大臣,加封進爵,史彌遠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操控宋理宗朝政九年。

公元1233年,史彌遠病故,其右丞相兼樞密使之職,由鄭清之繼任。

史彌遠被追封為:衛王,諡“忠獻”,諡號與秦檜同。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公元1189年,史嵩之出生,其父名叫史彌忠。

史嵩之是史彌遠之侄,也是走馬塘陳壎的堂表兄弟,兩人才識相當。

公元1220年,史嵩之中進士,歷任襄陽通判、京湖制置使、參知政事等職。

史嵩之、陳壎、鄭清之,同朝當官,是當時的朋友圈,也是勢力圈。

公元1233年,蒙古遣使南下,與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商議聯合伐金。

史嵩之奏報朝廷,獲得宋理宗趙昀批准,以便乘機雪靖康之恥。

公元1234年,南宋出軍,與蒙古夾攻金國,經蔡州一戰,金軍全軍覆沒,金國滅亡。

宋朝終於雪了靖康之恥。

1240年,史嵩之入朝拜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兩淮、四川京湖軍馬。

1257年,史嵩之去世,獲贈少師、安德軍節度使,追封魯國公。

然而金國滅亡後,原本三足鼎立的平衡局面被打破,金國滅亡45年後,公元1279年,南宋被蒙軍所滅,開啟了元代史程。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2011年12月,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經批准,對位於餘姚市河姆渡鎮五聯村林夾岙山林中屢經被盜的史嵩之夫婦墓,實施搶救性考古發掘。

經發掘,棺內除少量的玉器、錢幣外,發現了大量的水銀以及保存尚好的絲織品。

經鑑定,該批絲織品數量大、規格高、種類豐富,囊括了當時流行的所有品類,部分織物為浙江省甚或世界首次發現。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南宋寶慶年間,公元1225年,史彌遠的長子史宅之,從下水村遷居到相距不遠的綠野岙,成為綠野岙史氏之始。

史宅之在宋理宗時期,官至太府少卿,歷任浙東安撫使、正奉大夫等職。

綠野岙坐北靠中峰山,東為獅子山,西有白象山,南是大田山,山清水秀,今為綠野村。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綠野村和下水村,史氏一脈相承。

“八行高士”史詔之後裔,史浩、史彌遠、史嵩之,先後官至南宋丞相,史浩被追封為“越王”,史彌遠被追封為“衛王”,成就了“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的歷史佳話。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東錢湖畔下水村,原有下水碼頭,曾經是接送官員和傳達文書的驛站,當年修建“接官亭”的地方,被稱為官驛河頭。

這裡曾經熱鬧非凡的集市,被稱為“下水市”。

歲月變遷,歷史已被風吹雨打去。

現在這裡被開闢為下水溼地公園,對遊人免費開放。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為岳飛平反,雪靖康之恥

山水風情的背後,歷史風雲,變幻莫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