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縣,這場激烈的戰鬥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

成縣,紅二方面軍長征途中經過的重要區域之一,英勇的紅軍在這裡發動了著名的成徽兩康戰役。1936年9月16日,紅二方面軍進入成縣境內,先後轉戰大川壩、孟家崖、五龍山、紫金山等地,歷時二十天,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


激戰成縣,成徽兩康戰役大捷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跨過了禮縣,告別了西和,紅二方面軍繼續一路前行,到達成縣。


近日,“追尋紅色足跡,牢記初心使命”主題採訪小組沿著紅二方面軍的行軍路線來到成縣,於80多年後,一步步從當年紅軍走過的路上走過,重新拾起曾經無數壯懷激烈的紅色回憶,依然令人動容,讓人崇敬——

在成縣,這場激烈的戰鬥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

成縣紅二方面軍長征紀念館。

收復成縣

“成縣戰役”是紅二方面軍長征進行 “成、徽、兩、康”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紅二方面軍長征途中進行的規模較大的戰役。


根據 “成、徽、兩、康”戰役行動計劃,1936年9月16日,賀龍、任弼時親自率領中路主力抵達成縣紙紡。


稍事小憩,傍晚,二軍團四師從小川鎮出發,踏上了曲曲折折的山間小道,向成縣縣城進發。當時,城內駐有國民黨第三軍三十五旅的一個輜重營和保安隊共約五六百人,裝備齊全,防守嚴密,且縣城四周築有堅固城牆,並開有護城河。


易守難攻!註定這將是一場硬仗!


為攻克成縣縣城,紅軍戰士們奮不顧身,與裝備優勢巨大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17日凌晨3時許,紅軍四師十團兵臨縣城主攻西、南門,搭雲梯登上城牆,活捉敵人哨兵,令其帶路炸燬碉堡,打開城門,主力部隊乘勢一湧而進,迅速佔領西、南城。城內守軍,在紅軍追擊下,倉皇向西北城角退去,紅軍很快佔領了縣城主要街道。


17日上午10時,二軍團四師十二團接到師部命令,協同十團奪回失去的陣地。團長黃新廷、政委楊秀山立足實際,急中生智,指揮戰士們用機槍對準石板逐段向前猛烈掃射。


頓時,暴雨般的子彈射向石板路面,無數的小石片猶如“飛矢’”向街道兩側飛濺。隱藏在房牆後的敵人,被一陣“石頭子彈”打得頭破血流,狼狽向後逃竄。敵保安分隊長王秉傑、陳尚賢先後被紅軍擊斃。


下午5點左右,槍聲還稀稀落落地響著,賀龍、任弼時等帶領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進駐了縣城。第二天夜裡,偽縣長陳學乾和部分劣紳大佬在殘兵敗將的保護下從北門竄進了黑峪河、二郎山區。成縣宣告解放。


攻打成縣,是紅四師走出草地以後的第一仗,這一仗不僅極大地鼓舞了紅軍的士氣,同時,對於擴大紅軍的影響,發動群眾和組織群眾,都起了較大的作用。


85年輾轉而過,拋沙河湍急依舊,成縣早已換了容顏,但紅軍精神卻成為了成縣兒女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的強勁動力。


85年前,上千名紅軍在此血戰;今天,20多萬成縣兒女投身小康建設。跨越時空,“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鬥、不勝不休”的紅軍精神愈久彌堅。


今年,成縣脫貧摘帽正式退出貧困縣,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五龍山戰役

距離成縣縣城十幾公里的五龍山,青山環抱,樹木蒼翠。與現在寧靜悠遠的情境不同的是85年前這裡此起彼伏的槍炮聲——


1936年9月17日紅二方面軍攻佔成縣縣城後,9月27日,國民黨中央陸軍王鈞部隊偷渡犀牛江,沿紅軍來路向成縣方向進犯,憑藉飛機、大炮的優勢,向紅軍徵地瘋狂轟炸,企圖將紅二方面軍一舉殲滅。


紅軍繼續向東撤離至成縣拋沙五龍山,與奉命增援的四師十二團組織了狙擊防線。


五龍山地理位置獨特,是成縣縣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國民黨部隊要想攻擊縣城,必須先跨越此山。由於山地地形複雜,便於隱蔽,紅軍也決定在這裡狙擊敵軍,以保證主力順利北上。


“當時紅軍的兵力部署是,總指揮部設在何家嘴山,五龍山設有觀察哨;四師指揮部設在廟山,部隊埋伏在夏家溝;三十二軍指揮部設在王家溝村,部隊埋伏在王家溝;六師十八團埋伏在羅家灣,指揮部設在羅家灣村。”成縣紅二方面軍長征紀念館副館長韓蕾介紹說。


9月28日,敵軍進至拋沙後,發現了紅軍的意圖,急忙搶佔牛斜山,與紅軍隔河對峙。午後,戰鬥全面打響,敵軍用五門鋼炮和兩架飛機向紅軍陣地猛轟,並在硝煙和雨霧的掩護下,偷偷渡過拋沙河,向六師十八團徵地新堡山猛攻。


秋日正是多雨時節,成縣陰雨連綿,山腳下的拋沙河水位上漲,形成一道護城河,使敵軍難以快速接近。


紅軍指戰員堅守陣地,沉著應戰,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在此關鍵時刻,四師十二團政委楊秀山率領一營兵力迂迴到敵人側後,與三十二軍緊密配合,前後夾擊,敵人狼狽逃回牛斜山。


經過一天多的激戰,紅軍將敵人趕到了拋沙河西岸,勝利完成了鉗制敵軍、掩護主力集結的任務,但傷亡亦重——


五龍山戰役舊址。王坤 攝

戰鬥中,紅軍突擊隊隊長賀虎不幸中彈犧牲;

十八團政委周盛宏犧牲;

十二團政委楊秀山身負重傷;

……

據權威統計,百餘名紅軍戰士在五龍山永遠倒下。今日的五龍山戰鬥舊址上,建起了烈士紀念園。殘留的戰壕、彈痕似乎還在訴說當年激烈的戰鬥場景。


飲水思源,不忘初心

硝煙早已散盡,但精神火種不滅。

“我從小就聽祖父講過紅軍的故事,尤其是紅軍在我們成縣的故事,可以說是爛熟於心。”已經80多歲的成縣文史學者張忠說道。

張忠的祖父叫張星月,當年是家鄉遠近聞名的獸醫。1936年9月中下旬,紅二方面軍攻佔成縣之後,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和游擊隊,他祖父被推舉為支旗村的蘇維埃主席。而他祖父也為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選購了15匹優質戰馬,並四處奔波籌集資財,解決軍隊物資匱乏的難題。為了感謝張星月的慷慨擁軍情,賀龍特意將自己的一些日常用品贈送給他聊表謝意。


在成縣,這場激烈的戰鬥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

五龍山戰役紀念碑。

“可以說,紅軍長征精神在我年幼時,就已深深地植根在了我的腦海中。也正是由於這段光榮的家族歷史,讓我萌生了專心研究成縣紅色歷史的決心”,張忠說,大概從1954年開始,他便開始搜尋紅二方面軍在成縣的有關資料。


據張忠介紹,紅軍長征在成縣期間,還發生了一件讓當地老百姓至今嘖嘖稱奇的事——在敵軍出動戰機轟炸的過程中,有一發炮彈將紅軍臨時作戰指揮部的一面磚牆打穿,炮彈隨即落在了道觀的供桌上。


“當時,指揮部裡面的紅軍指戰員和部分為紅軍提供後勤服務的村民都愣住了,以為死神即將降臨”,張忠一邊講,一邊比劃著,“幸運的是,這顆炮彈雖落在了人群中,卻始終沒有爆炸……”


為了挖掘那段崢嶸歲月,尋訪紅軍戰士的後代,這幾十年來,張忠的足跡遍佈江西、湖南、四川、寧夏,以及甘肅的好多市州,基本上摸清了紅軍長征在成縣的歷史。


“習總書記告誡我們要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成縣人,我有責任、有義務去挖掘紅軍長征在成縣的歷史,教育引導我們的下一代傳承好長征精神。”張忠說。


時光見證歷史,歷史催人奮進。


跨越歷史煙雲,被熱血澆灌的長征路上,紅軍故事代代相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信念在人民心中愈發堅定……


賀虎:不能被遺忘的革命先烈

“賀虎同志從小就參加了紅軍,經過歷次戰鬥,表現英勇。他當過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營長直到團長,在五龍山犧牲時,擔任紅二軍團突擊隊隊長……”曾擔任成縣宣傳部副部長的張忠老人顫抖的雙手緊捏著一封書信念道。

張忠老人講述賀虎事蹟。王坤 攝

1936年,紅二方面軍攻佔成縣縣城後,國民黨中央陸軍王均部偷渡犀牛江,沿紅軍來路向成縣方向進犯,企圖將紅二方面軍一舉殲滅。因此,紅二方面軍迅速在五龍山一帶設防阻擊敵人,以保證主力順利北上,而賀虎就是擔任主要阻擊任務的突擊隊隊長,在執行任務時不幸中彈片犧牲。

解放後,成縣百姓中關於賀虎的傳奇故事還在流傳,但一些黨史軍史研究卻都對其人是否真實存在表示懷疑。

“當時流傳賀虎是賀龍的親弟弟,為了證實賀虎的存在,1960年6月1日,師範尚未畢業的我給賀龍辦公室寫了封求證信。”張忠說,6月15日,“賀辦”回信了,信中肯定了賀虎在五龍山戰役中犧牲的事實。

在成縣,這場激烈的戰鬥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

“賀辦”回信。王芳 攝

“但這封信並沒有說明賀虎與賀龍之間的關係,為了搞清楚真實情況,1979年10月23日,我又給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辦公廳寫了信,並附上了1960年6月15日‘賀辦’的覆信。”張忠說。

197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以“軍辦信發字(79)第636號”文件覆函中共甘肅成縣委員會,覆函的內容為:你們十月廿三日寄來的賀辦一九六O年六月十五日給張忠同學的覆信原件,經有關同志回憶,該信是屬實的……要說明的是,賀虎同志不是賀龍同志的親兄弟。

“不是親兄弟,有可能是堂兄弟,但比這更重要的是,這封覆函再一次證明了賀虎同志的真實存在。”張忠激動地說道。

在成縣,這場激烈的戰鬥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

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辦公廳覆函。王芳 攝

為了進一步瞭解賀虎的革命事蹟,張忠根據覆函的提示,專程前往四川徵集了紅二方面軍轉戰成縣的革命史料,並沿著長征路線實地進行了走訪調查。

“有些人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就是為民族獨立解放、為國家繁榮富強作出奉獻和犧牲的英雄先烈,他們的名字值得永遠被銘記。”張忠告訴記者,目前他準備把蒐集到的紅二方面軍在成縣的珍貴史料寫成一本書,讓後人更好地銘記歷史、瞭解過去。




總監製:高峰 監製:劉 敏

在成縣,這場激烈的戰鬥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

在成縣,這場激烈的戰鬥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