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应积极争取中国第九大古都称号

商丘应积极争取中国第九大古都称号

“商丘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古都,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商丘曾为商代建国之都。商丘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商丘是殷商之源。”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商丘是商部落的肇兴地,是商业的发源地,是商朝最早的建都地,也是殷商后裔的主要聚居地。

商丘曾经是三个独立王朝的都城:夏朝的第五代王相(儿子为少康,曾发明米酒)曾迁居商丘;商朝的建立者商汤曾在商丘建都立国,商汤都南亳,张光直先生认为商代都城在商丘,只是由于黄河的堆积埋在了地下。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都亳。这个亳,指南亳,在今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集西南35里处,也就是说商朝是从商丘开始的。商朝时期,五次迁都,盘庚迁到殷地,人们就把国都所在地的名称代替这个朝代的名称,从而称为“殷”或“殷商”。《史记·殷本纪》之“殷”,《诗经》“宅殷土芒芒”之“殷”,都是泛指殷商,这样,“殷商”的范围就泛化了,不仅包括商朝,还向前延伸到先商。“殷”与“商丘”地名没有关系,但与商朝历史有关系。


宋国故城是20世纪末期被考古发掘确定的西周和东周时期的大诸侯国都城,这座先秦名城的发现者是张光直先生及中美联合考古队。宋国延续了殷商文化,宋国故城的确定为寻找早商都城南亳和先商都城、聚落遗址提供了极有意义的线索。宋国故城应尽快进行进一步考古发掘,为遗址的保护利用提供考古资料。


商丘作为诸侯王国的都城,时间上有明确记载的就有四个:作为周朝宋国的都城长达754年;作为西汉梁国之都长达187年;作为两汉之际的更始梁国之都存世7年;作为东汉梁国之都睢阳共计142年。


商丘是北宋的陪都:商丘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市。由于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发迹于宋州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北宋初年,北宋几代皇帝都不断以行政手段提升商丘的文化政治地位。南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商丘作为南宋开国之都有一年多的时间。

商丘应积极争取中国第九大古都称号

商丘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一是商丘是殷商文化之源。商的始祖契所居之商就是今天的商丘;商先公的主要经营地在商丘一带;商先公曾八次迁徙,其中五次与商丘有关。商丘是商族的发祥地、是商业的发源地、是商朝立国的主要根据地。


二是商丘是儒、道、墨三大学派的产生地或主要传播区。商丘是中国历史古代早期的政治中心,也是思想文化中心。儒、道、墨三家的创始人皆出身于宋国或其附近地区,宋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周代的文化繁荣和诸子百家学派的形成都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三是商丘在唐、宋和明、清等多个朝代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唐代睢阳保卫战使叛军再也无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城坚守10月之久;宋代的商丘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不仅是陪都和政治中心之一,而且是经济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明清时商丘称归德府,商丘归德府古城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为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


作为殷商的都城,安阳和郑州均进入了“八大古都”系列,商丘虽然是商朝最早的都城,并且作为都城的时间也很长,也有文献资料的证明,但南亳遗址没有找到,其它相关的考古成果少,所以,在“双重证据法”上,商丘急需考古的新发现。即便因为淤埋过深找不到南亳遗址,但如能找到相关、相近的考古文化也是很好的收获。对殷商文化科学内涵进行合理界定和科学把握,要能让大家知道殷商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资源,是与火文化、宋文化、汉梁文化、古都城文化等一脉相承的独特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积淀,一定意义上是商丘历史文化的代名词。


大同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之北魏王朝的首都,其作为北魏首都的历史仅96年。大同都评上了古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六朝古都:帝喾高辛之都、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开国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的商丘为什么不可以?酒香也怕巷子深,商丘应该勇敢站出来自信的推动商丘成为中国第九大古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