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用品行業:群雄並起 逐鹿萬億市場

一、集採政策推動行業格局

集採政策推動下行業格局發生變化,頭部供應商集中度提升。2018年國內大辦公市場規模達到1.9萬億,估計未來5年複合增長率約9%,預計2022年有望達2.7萬億。2015年出臺的採購法實施條例要求央國企及各級政府辦公用品採購集採化和電商化,這一舉措導致最近幾年政府及大型企業採購門檻的明顯提升。在招投標方式下,入圍大B客戶供應商名單的一般都是龍頭供應商。

集採市場釋放,行業空間擴張。2018年各級政府採購中心、央企、大型金融機構及其他500強企業等頭部客戶採購額上萬億,頭部採購額佔比近50%,但市場還遠未完全釋放。根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佈的《2017-2020年中國辦公用品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辦公用品B2B客戶總量達到800萬戶,包括各類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已初步形成採購網絡,但央企電商化採購滲透率尚不足30%,未來還有廣闊的市場空間,這些逐漸釋放出來的市場份額都有望被少數幾家龍頭供應商佔據。

品類擴張,發揮集採協同效應。隨著大企業將越來越多的品類放出來集採,品類從辦公用品向勞保、MRO工業品、員工福利等有一定重合度的品類延展。

MRO市場巨大,採購專業化要求高,利潤率可觀。目前國內工業品銷量上線率不足1%,未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二、行業壁壘加深

倉儲物流+信息系統+供應鏈管理加深壁壘。通過覆盤史泰博黃金髮展期,我們認為全球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和倉儲物流配送能力大幅提升了公司的運營效率,2002-2007年的5年間公司的淨利率提升了近4%。當前,國內龍頭供應商開始搶灘倉儲物流及信息系統,加深護城河。全國性的物流配送網絡通常是大型企業招標的硬性指標,而要實現全國區域的覆蓋,需要前幾年企業持續的資本投入,一旦建設完成後,規模優勢逐步顯現。此外,垂直型供應商的一大優勢在於產品端可構建出專業化、差異化壁壘;同時服務端可提供定製化、設立專門的對接體系,周全的上門服務模式,對賬、開發票等流程靈活,能響應客戶緊急下單的要求,因此在政企大客戶上垂直型企業有優於平臺型企業的競爭力。

三、推薦標的

建議關注辦公垂直集採供應商龍頭晨光文具(603899)、齊心集團(002301)。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利潤率下行的風險;現金流回收低於預期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