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重女轻男”致残率高要早治

<table> 类风湿“重女轻男”致残率高要早治

彭翔在帮患者检查身体情况。

/<table>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会导致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关节破坏甚至残疾,病变还可累及心、肺、血管等多个器官和组织。因为知晓率不够,许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发病时以为是风湿痛,临床上有四成患者被误诊。据统计,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延误诊断超过两年,80%的病人一经查出就是中到重度,疼痛已经导致关节畸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残率非常高,会给社会、家庭都造成很大负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以中年女性为主。清远市人民医院风湿科主任彭翔表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虽不能治愈,但早期诊断及坚持规范治疗完全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避免因此致残的悲剧发生。

致残率高

发病两年即可引发关节畸形

英德的王婆婆(化名)一年前因关节疼痛导致不能活动,卧床一年多,子女都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一段时间,王婆婆更是像得了“怪病”一样,身体挪动的幅度大一点就骨折,家人想要抱她起床洗漱都不行。

前几天,清远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到英德进行基层义诊时,为王婆婆做了检查,原来王婆婆患的是类风湿关节炎,由于没有得到系统治疗,造成关节疼痛残疾,失去行走能力,后又因长期卧床导致严重的骨质疏松,成了“玻璃人”。

彭翔介绍,像王婆婆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很多关节痛的病人甚至非风湿专科医生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缺乏了解,关节疼痛时以为只是受了风寒。其实,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紊乱产生致病性抗体导致关节滑膜增生,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与年龄、遗传、环境以及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有关。关节滑膜、软骨受到损害,进一步累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和相连的骨骼,甚至还可损伤肺、血管、心脏等多个器官,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呼吸功能受损。

我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约为0.2%—0.4%,致残率高达50.3%。未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70%在2年内会出现关节侵蚀破坏,5—10年的致残率高达43.5%,15年及以上的致残率将高达61.3%。一些患者,终其一生没有吃过改善病情的药物,只服用过止痛药,又因为长期吃止痛药导致消化道出血、胃穿孔。

彭翔介绍,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发病机制未明,是慢性高致残性疾病。从临床的数据看,年轻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类风湿关节炎,这说明除了年龄是一个易患因素外,还可能跟激素内分泌的影响有关系,因为雌激素、孕激素对免疫力存在影响。

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庭中有血缘关系三代以内的亲属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这种有风湿病家族史的人会更易患病。”细菌感染和环境因素也是致病的因素之二。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患病前曾有口腔疾病、牙齿细菌感染等问题。另外,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也可能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疾病。

据专家统计,100例类风湿患者中,因居住环境阴冷潮湿诱发者占27%。所以,居住环境潮湿是诱发风湿病、类风湿病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彭翔介绍,类风湿关节炎的另一个特点是对称性多关节炎,即其通常是多于一个关节同时发病。所以,如果市民出现不明原因的关节肿痛,并且以对称性小关节为主、伴有晨僵,那便需要警惕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了,应尽早到风湿科进行挂号检查。

彭翔表示,目前许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都是不规范的,大数据调查的时候也显示这是导致病人预后不好的主要原因。慢性疾病的治疗都需要长期坚持,很多病人急于求成,今天用了药,还没有等到药物起效时就觉得没效,就又去换另外的药,周而复始,一直在换药,但实际上药物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另外,临床上还有一些病人崇尚民间神药、祖传秘方,不仅无效,还延误了病情、浪费钱财。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不能仅仅以止痛为唯一目的!”彭翔介绍,目前国际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药物发展较快,疗效肯定。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控制症状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前者常用的如泼尼松,后者常用的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洛索洛芬、尼美舒利、美洛昔康等。这些药物在患者急性发作期出现关节肿痛、皮温升高时能有效控制症状,但是不能防止关节破坏畸形,因此这些药物在关节疼痛好转后是应该逐渐停用,不主张长期大量使用,避免因此导致药物相关性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损伤。

第二类是控制病情的药物,常用的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艾拉莫德、柳氮磺吡啶、羟基氯喹、雷公藤多甙以及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正是这类药物能起到保护关节、延缓疾病进展、防止关节畸形的作用,因此不论关节症状如何,都应坚持服用。在风湿科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并酌情增减,切忌自行停药。

残疾可以避免 个性化诊治很关键

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直报项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规范治疗状况不尽如人意,存在“诊断迟、误诊高、误治高、依从性差”等不足之处。很多患者一辈子没吃过一片改善病情的药物,先进的治疗方案使用率也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彭翔坦言,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早期诊断的原因源于患者和非专科医生对这个病的知晓率太低,往往长期在疼痛科、骨科、中医科等科室就诊,未能至风湿专科接受正规治疗。作为一个慢性病、多发病,社会对该病的关注也远远不够。

类风湿关节炎能治愈吗?目前的医学水平下类风湿关节炎仍然无法根治,因此很多患者常有“要么断根,要么没必要花钱去治”的错误观念。殊不知疾病无情,忽视它危害性的后果就是疼痛不止、关节畸形、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这在彭翔看来是非常痛心的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虽不能治愈,但却是一种可以完全缓解控制的疾病,治疗时机非常重要。”彭翔指出,现在医学上提倡“早期治疗、个性化治疗”,在关节出现畸形以前就开始治疗,并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订治疗方案。只要病人早期诊断,进行规范化治疗,就可以避免出现残疾,而且可以改善生活质量,让患者正常地生活与工作,疾病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就降低很多。

■链接

风湿等于类风湿?

很多人误以为,风湿病就是类风湿。从严格意义上说,风湿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的总称,而类风湿是特指类风湿关节炎这一独立的常见疾病。老百姓常常把“风湿”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风湿热,即患者出现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及结节红斑等,目前医学界把风湿热归入反应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且以慢性、炎性滑膜炎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手、足、腕、踝及膝等大小关节反复肿胀、疼痛,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或抗环胍氨酸肽抗体阳性。由于认识不足,大多数患者未能及时得到诊治,部分患者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不少患者因此对类风湿关节炎产生恐惧心理,认为一旦患病必导致终身残疾。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该病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已越来越小,只要早发现、早期得到规范治疗,绝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长期正常生活和工作。

激素类药物不可用?

很多风湿科医生都听到过患者说:“大夫,千万别给我用激素。”“大夫,您给我开的药中有激素吗?”患者所说的“激素”即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什么患者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此反感和恐惧呢?这主要是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缺乏系统、完整的认识。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之所以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风湿病、肾病及血液病的治疗中,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带来的副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水钠潴留、向心性肥胖、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和糖尿病、诱发或加重感染、导致骨质疏松等。因此,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全面综合分析病情,严格控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时机、时间和剂量。同时还要在合适时机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并对骨质疏松副作用给予预防性药物治疗,如同时服用钙剂、维生素D和双膦酸盐等。在应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还应定期监测血压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达到既能有效控制病情又能最大限度降低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