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自走炮风格投下的变数


赖清德自走炮风格投下的变数

台湾《中国时报》刊发资深媒体人孙杨明撰写的文章说,美国对台的相关人士最近频频就台湾的相关议题发言;大致可以窥知,美国对蔡当局所采取的,其实是一种在美国可操控下的“鸟笼政策”。

首先,美国亚太助卿史达伟2日在华府布鲁金斯研究院的研讨会上说,“美方信守‘台湾关系法’与美中三个联合公报,我遵从也支持这点;并且我不会称台湾为‘国家’。”这是这个鸟笼的一端。

但这个鸟笼的另一端,则是“美国在台协会”前主席薄瑞光,于4日接受媒体访问时所说,“难以想象台湾与大陆的和平统一会发生”。他的理由是“两岸失和如此深远”,而且“台湾人分离的‘身份认同’如此强烈”。其实,美国相关人士提出这种说法,薄瑞光并不是第一个。早在1991年,已经过世的前“在台协会”理事主席白乐崎就用过完全相同的字眼,来表达美国的立场;当时他的说法是,“台湾人有不同的‘身份认同’”;白乐崎当时的说法普遍被认为是要提醒台湾,并对即将大幅改善的两岸关系踩煞车。

换言之,美国在对台政策上的立场是:支持台湾,但不会也不可能支持台湾到走向“独立”的地步;甚至就连所谓的“台湾主权”一说都不可能得到美国行政部门的支持。来自美方的讯息清楚表明,这种作法必将导致美中外交关系的中断,这完全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甚至不符合特朗普本人的利益。但在另一方面,相当程度上,美国是充分认知,支持台湾的不同“身份认同”则是很清楚的。而美国的对台政策,就在这两个端点中,依美国当时的利益而摆荡。

其实,在这个结构下,民进党副手候选人赖清德日前所说的“是否要改‘国号’、改‘国旗’,则要由2300万的人民来决定”,已超出了美国所设定的鸟笼极限──维持现状,把两岸原先就很恶劣的情况更加恶化,这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2日在布鲁金斯研究院就曾明白表示,如果2020蔡连任,则北京可能延续甚至升高目前的威吓,在此一评估下,如果再加上赖清德因素,情况的发展未必会是美国所乐见。

赖清德此一说法也破坏了蔡英文非常小心布下的平衡局面。蔡英文为了胜选,一直在获取美国支持与拉拢新潮流、“独派”之间设法取得一个走钢索的平冲;赖清德这种说法出现,无疑会使得美国对蔡英文未来是否能有效管控内部出现疑问。其实,美方对赖清德原先就怀有戒心;美方先前曾清楚表示,如果赖再出现“台独说”,“会叫他吞回去”。所以赖清德的此一说法,无疑是在美国与蔡英文之间投下一个阴影。

赖清德是否会因为这种自走炮风格,形成蔡英文与美国关系中的变数,值得观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