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宜陽:古時養馬地,今日新農村

宜陽縣蓮莊鎮養馬村位於蓮莊鎮政府東1公里處的淺山丘陵區,下轄3個自然村,5個村民組,總人口205戶,737人,人均耕地面積1.8畝,年人均收入2600元左右,農業耕作和外出務工是該村村民主要的收入來源。

養馬村村名由來已久,相傳三國時期,因這裡臨近洛河,土地肥沃,又離近京畿洛陽,故被曹操確定為屯兵養馬的重要基地,養馬場的周邊還有草場、擂鼓臺等地名,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作養馬村了。

河南宜陽:古時養馬地,今日新農村

近兩千年來,勤勞淳樸的養馬村先民們在這片美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們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用勤勞的雙手裝扮著、豐富著、改變著自己的生活。

2018年初,養馬村因群眾基礎好、幹部踏實肯幹、村情穩定、民風淳樸,被宜陽縣政府選定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市級示範村。

養馬村地理位置好,村莊依山勢而建,東高西低,環境幽靜,但是因為千百年來形成的生活習慣,村民們為了生活方便,村內私搭亂建現象較為普遍,嚴重影響了美麗鄉村的建設和養馬村的對外形象。因此如何拆除違章建築,破解發展難題,走好養馬村鄉村振興工作的第一步,成了擺在村三委幹部面前的第一道難題,也成了檢驗以陳興國為支部書記的養馬村兩委班子戰鬥力的試金石。

戰鬥的號角已經吹響,唯一的選擇只有衝鋒。村三委經過開會研究,決定先從自己下手,村幹部帶頭,先拆除自己家的違章建築,然後依次推進,短短不到一週的時間內,村內的違章建築,院外旱廁全部拆除。

鄉村振興的第一步已經成功的邁出去了,下一步怎麼幹?養馬村首先召開群眾大會,向群眾宣傳鄉村振興的偉大意義,以及實施鄉村振興會給養馬村帶來那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從思想上解決了群眾的顧慮和擔憂,讓群眾成為養馬村鄉村振興工作的堅定支持者。

河南宜陽:古時養馬地,今日新農村

他們還先後多次組織村委幹部、黨員、群眾代表到寶豐、新密、濟源等周邊的美麗鄉村示範村觀摩學習,回村後廣泛召開村民座談會、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會議,明確“美麗鄉村”創建的目標、內容和意義,提升群眾的知曉度、參與度。同時,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充分尊重群眾意願,根據每家每戶的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實施方案。動員群眾清理戶內戶外雜物,按照群眾意願幫其分類處置,提升群眾參與度,改變“群眾看、幹部幹”的現象,群眾成了養馬村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養馬村乾淨了,養馬村整齊了!但是養馬村整體的發展向何處去?這是擺在養馬村幹群面前的第二個問題。經過討論,大家明確了一個思路,那就是堅持規劃引領。按照“無規劃不設計、無設計不施工”的原則,主動與縣農業、國土、規劃等相關部門對接,並邀請南京設計院專家團隊對養馬村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宜陽縣委書記安穎芳、縣長張漢智、副縣長張麗娟等領導同志也多次到養馬村考察調研,指導工作,幫助養馬村制定發展規劃。

河南宜陽:古時養馬地,今日新農村

經過精心細緻的發展論證和科學認真的發展規劃,養馬村把詳細的規劃製作“一圖一表一說明”,在村內公示,讓群眾對村莊未來怎麼發展一目瞭然。按照“定文化、定產業、定標準、定措施”的工作步驟,強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定文化:養馬村曾是三國時期古戰場,是曹操屯兵、飼養戰馬的地方,那麼我們就通過挖掘整理三國時期曹魏養馬典故,提升挖掘養馬村的文化內涵,並通過建拴馬樁、飲馬泉,打造養馬文化元素,發展豫西地區獨特的鄉村文化遊。

定產業:充分利用養馬村山區坡地和荒地1500餘畝,建設花椒種植基地。同時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建跑馬場,打造環繞村莊約2公里的水系景觀,開發養馬溝200餘畝,種植雷竹26萬株,將養馬村精心打造成田園風情為主的美麗鄉村。

定標準:我們以豫西民居建築風格為引領,突出灰、白色調,不搞大拆大建,本著就地取材、拆舊用舊、修舊如舊原則,在農戶改造中利用好舊磚舊瓦、老椽子、舊時農耕用具等材料,對75戶門樓改造時利用舊磚舊瓦增加磚雕鑲嵌,打造精品工程。明確規定村主幹道建設應進出暢通,路面硬化率達100%。按照喬灌花草高低錯落的標準進行綠化。

定措施: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我們制定相應措施,保障美麗鄉村建設順利進行。制定節點分任務。將美麗鄉村建設各項任務時間節點細化,所有項目建設要在6月份全面開工,7~9月份穩步推進,11月底初見成效。合理分工定責任。黨政班子成員蹲點包村,村三委班子包組到戶,分戶細化建設內容,當場協調施工進度,搞好後勤保障。碰頭研判推進度。每天開一次碰頭會,彙總當天進度,研判重點難點問題,明確第二天具體工作。每週召開村三委班子會議,聽取工作進度,協調解決問題,佈置下週工作任務。

如今,養馬村全部完成改廁任務,硬化水泥路面1公里,鋪設瀝青道路1.8公里,新建汙水管網2500米,打造入村休閒廣場、村內文化廣場、鄉愁瞭望臺、吊橋小遊園等景觀小品6處。同時,按照“見縫插綠、能綠盡綠”的原則,在村主街兩側、農戶房前屋後等處鋪設草皮3200餘平方米,栽植高杆月季、紅葉石楠、雪松等景觀植物3000餘株,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立體綠化效果。

河南宜陽:古時養馬地,今日新農村

村莊整好了,環境乾淨了,村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也提升了。村民季海深是縣化肥廠退休職工,原來對養馬村搞美麗鄉村建設不太支持,如今看到村莊大變樣,高興地合不攏嘴,談起來總是眉飛色舞。走進季海深家,只見薔薇、蘭草、金銀花、麥冬、橘子等各式花草果樹遮天蔽日,將寂靜小院擠了個嚴實。徜徉其間,陣陣花草果香撲鼻而來,小小農家田園居格外舒心愜意。“眼看著俺村越來越美了,大家都高興著呢,都願意把屋裡屋外拾掇得漂漂亮亮的。”

2019年8月1日,宜陽縣召開三變改革培訓會議,養馬村因為在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中的優異表現,被確定為宜陽縣“三變改革”試點村。三變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發展集體經濟,推進農村發展的重大舉措。養馬村圍繞“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歷史性變革,在我國三變改革專家盧水生的親自指導下,紮實推進村民股權量化,成立了資產、土地、旅遊、置業、勞務等五大股份合作社。

通過三變改革,養馬村發展集體經濟的思路已經理清,組織構架已經搭起,依託養馬村古老的文化底蘊和現在鄉村美麗建設所搭建的良好平臺,養馬村籌建養馬跑馬場,發展鄉村遊,前景廣闊。

平臺已經打好,目標已經明確,但是前方的路依舊漫長,要想實現養馬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村民收入連年翻番,實現養馬村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還需要養馬乾群繼續發揚敢想敢幹的工作作風,還需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和汗水!

養馬村的明天更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