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為何跟防賊一樣防著“中國製造2025”?


中國製造2025,是政府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它分“三步走”實現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國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如今“中國製造”聲名鵲起,中國在一步步靠近世界製造強國前列的同時,還受到不少來自世界各國的阻力。

德國出臺的“國家產業戰略2030”在汽車、人工智能等方面與中國製造2025高度重合,外媒普遍認為,“國家產業戰略2030”就是針對中國所出,換句話說,這是德國在向中國高端產業做出防禦。 中德為何燃起製造業之爭?

拿汽車業來說,中國作為德國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之一,比亞迪等國產汽車品牌崛起,勢必衝擊德國汽車對華銷售量,而汽車業是德國的支柱性產業,一旦失去中國市場,就相當於失去一大金主。 拿華為手機這個例子或許能更好理解,國產手機銷量激增直接衝擊三星手機銷量,而三星是韓國最大財團,在中國市場上銷量一旦不保,對韓國經濟也就造成直接影響。 在今年2月,歐盟首次通過防止外資威脅國家安全的規定。


據國家商務部統計,2018年中國企業對歐盟直接投資達到78.2億美元,同比增長3.3%;而歐盟對華投資從2015年的1.9萬億美元降到2018年的1.3萬億美元,是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歐盟對華投資在減少,但中國對歐盟投資卻連續增長,根據《歐盟投資環境報告》,截至2017年底,中國累計在歐盟設立直接投資企業2900多家,覆蓋歐盟全部28個成員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