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华县农村生产队的拉脚伕

拉脚伕的艰辛路

作者 秦获幸

华州曾有俗语“骑驴的不知道赶脚的难”。所谓赶脚的,一是步行者,二是牵牲口驮货的人。人们把赶牲口车拉运货的人称作拉脚。再后来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架子车逐步进入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农户就购买一副下脚(即架子车轱辘),请木匠做车厢或者买车厢,在生产队里拉粪土,秋麦两季收获庄稼都可以多挣工分。一九六三年秦家村就有一个柳姓青年,骑着自行车来到七十多里外的渭南县城,在城西上南塬,在一家供销社花二百元买了一副架子车下脚。当年冬季从南山根下往大荔县苏村码头的渭河险工拉运石头,在磅上竟然过了一千九百六十三斤。这是载重量最多,印象最深的一次一一重量和年代相同的一九六三!

上世纪华县农村生产队的拉脚伕

架子车 自网络

到了六十年代后期,架子车基本普及到了农村,有些生产队就和基层供销社联系,组织架子车拉运队。当时的定额报酬是从华县到王宿供销社为每车拉五百斤为四块钱,以后为大荔县苏村供销社和沙苑供销社及大荔县城一般都是按吨公里的标准。每人每次给队里交两块钱,记十分工,尽管当时每十分工价值才一毛钱左右。

拉脚的货源一般情况都在华县县城的几大商业公司,从食盐,生活,文化用品,生产工具,应有尽有,碰着什么货就拉运什么货。

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脚伕们一般都要在华县东关的羊肉泡馍和大肉泡馍小饭馆里吃一顿。两家泡馍都是一碗收五毛钱,有一家是稠酒管饱,另一家则是酽茶喝好。有一次拉运水泥电杆停在一家泡馍馆休息吃饭,一辆汽车过来,司机下来要求脚伕挪车子。泡馍馆老板对着正在吃饭的脚伕们说要求挪车子,一个脚伕没客气的反问他,你是撵我这些客不在你这儿吃饭咧?一听这话,那老板像演员一样又变了一副嘴脸,对那汽车司机说,你看这些下苦的人挪个车子不容易,你这汽车油门一加就过去咧,路这么宽,要的那方向盘是干啥的!

有人要问,既然一天只挣四五块钱,给生产队交两块钱,再吃五毛钱,才剩多一点钱。下那么大的苦,出的牛马力,不去总能行么!这就叫做坐着说语不腰疼。在那个贫困的年代,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去拉脚。有些人还是通过关係跟供销社合作愉快,才能坚持下去的。否则,供销社可以不让你们干这个活儿的,因为要下苦挣钱的人多的是。

在拉运队内部,小头头也是要合理安排,尽量让本队的男劳力有架子车的人都有机会去下苦挣钱。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节,连生产队也放假。这一天拉脚挣钱不用给生产队交两块钱,小头头就安排了三个人去华县为苏村供销社拉货,也算得上有一点实惠了。不过这机遇是几百年才能碰到那么一回的!

我们这里拉脚伕送货最远的是从华县新车站给大荔县城供销社拉脚。这一趟长途必须要捎上铺盖卷,头一天晚上在官池的一所小学校的教室里宿营一晚,第二天再送到县城。脚伕们刚开始按定量每车五百斤,尝试过一两回感觉了太少,后来就再增加一二百斤,就能多的挣钱一两块钱。

那个时代为大荔县苏村供销社拉脚是最辛苦,最吃亏的。仅举几个明显的例子,人们就可想而知是多么艰辛。

苏村供销社管辖范围从东边的阳村到西边的张家。每次拉货不论从华县城和华县车站,最近到张家,最远到阳村都是一个定额。苏村供销社的采购员是一个猴精猴精的吴姓山西人。老吴到华县县城以后,把采购的商品重量掌握得一清二楚。他给每一个车子分配的重量都是只多不少,少则十来斤,多则上百斤。如果有人提出太多了,老吴就会很和气的说到下一回给你少装些,其实到下一回还是多装没商量。有时候统一超载不多,他就会说还有一点牛笼嘴给每一个车子上匀上十来个。竹编的牛笼嘴一串成十个,仅仅四五斤,让脚伕们感觉这轻轻的也就计较了。从苏村供销社返回时也有来回脚,往华县拉运的一般都是大枣和收购的废品。

在六十年代的路面除了老西潼公路是沙石路面,通往各村社的都是土路,平时天晴还好走,一遇下雨泥泞坑深更难行走。为苏村供销社拉脚过了渭河大坝到河滩地,那个路就没有个正形。沙土多,沙坑深,到了码头上下船必须是大伙儿同心协力。一路上不能有一个掉队的,如果遇到刮风下雨,每户就必须有一个帮手,否则就寸步难行……

上世纪华县农村生产队的拉脚伕

1988年下庙镇滨垻渡口 张韬 摄

时光荏苒,蹉跎岁月,老农民的生存之路曲折坎坷。在有生之年,有必要记下这曾经的生活,让后来者至少知道前人的真实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