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上世纪华县有名的六大蔬菜品种,看看你村有没有种

明时,“泥河(今华州乡泥河堡)治蔬菜”。当时华州境内有葱、韭、蒜、芥、茄、芹、萝卜、蔓青等,至清末,“凡蔬之类,无一不备”。民国时,萝卜、白菜普遍。山药、苴莲、茄子、红薯、马铃薯等无所不有。建国后,随着人口数量增长(特别是城镇人口增长),蔬菜用量剧增,1988年,华州蔬菜面积达到3.5万多亩(相当于总耕地面积12%),为1950年的3倍多。1989年,全县蔬菜面积为2.6万亩,蔬菜计40种,120多品种。其中,葱、蒜、白菜为大宗。

上世纪华县有名的六大蔬菜品种,看看你村有没有种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赤水大葱

1.大葱。以赤水为著,初植于赤水镇江村、会东坊、程高等村,后扩展至赤水镇所辖老西潼公路以南各村。八十年代,塬区5乡镇遍植。面积由几千亩发展到1988年的1.6万亩,总产达1亿多斤,销西安、铜川及渭北各地。1989年冬,曾进京参加展销。

2.白菜。一名菘,夏菜名热白菜,秋菜最佳,叶大、脆嫩、少丝,冬腊月,行销境外,集中植于东赵乡阎岩村、君朝村、北沙村、洪黄李村、孔村、东西赵村等。在玉米地套种者居多。1987年,全乡9个行政村,种白菜3500亩,亩产5000斤。1988年面积增大,全县约计总产数千万斤,冬季积压,损失惨重。1989年,政府疏浚销路,次年春,市斤售价人民币2角以上。

上世纪华县有名的六大蔬菜品种,看看你村有没有种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东赵白菜

3.山药。“华州山药”为上等滋补品,久负盛名,“士大夫每作馈赠品”。以锨农、杨巷、黄河、吝家、赵村、南解、秦家滩、田村、贾家、王里渡盛产。做菜蒸、炒皆宜。1985年,药农烘干出售,然行销不畅,积压损坏极多,山药生产消沉。1988年,省科委列其专题研究项目,为华县发展山药生产创造了条件。

4.蒜。产于梓里、故县、李庄、南王堡、沙圪塔、过村、南沙、铁王村。冬春收蒜苗,夏收前产蒜苔,之后,产大蒜头。供应市场,持续较长。杏林镇子八十年代初,建有大蒜生产协会,解决生产物资、技术、销路等问题。今已扩种到东赵、赤水、高塘、华州等地。

上世纪华县有名的六大蔬菜品种,看看你村有没有种

如今的梓里蒜苗

5.韭菜。各乡菜农皆种,尤其是大棚韭菜每于春节前后及清明节、端午节,在华县、渭南市场畅销不衰。

6.莲菜。清末至民国,植于泽口、梓里、沙圪塔等村。后植于罗纹、白家河、钟张、北刘、李庄、安家河、南沙、寺门前、东新庄。1987—1988年,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刘振兵、助理农艺师同俊肖,曾于安家河村试验“莲籽育苗移栽有性繁殖”成功,改变以往无性繁殖莲藕的传统栽培法,亩产达到2000斤以上。

上世纪华县有名的六大蔬菜品种,看看你村有没有种

21世纪的杏林中棚香菜 宋朝峰 摄

1988—1989年,华县农技站引种南方蔬菜“茭白”于瓜坡镇安家河,亩产达1500-3000斤,亩收益在1000—2000元。此外,莲花白、西红柿、西葫芦等,均在六十年代后引种。为季节性大宗蔬菜,苴莲等栽种鲜少。

野菜如马齿苋、苜蓿、茵陈、邪蒿、荠荠菜等,城乡民众亦喜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