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美國,死於中國:眾籌行業10週年祭

從全球眾籌行業鼻祖Kickstarter於2009年成立算起,至今“眾籌”,即CrowFounding,已經在世了10年。

而在中國,以2011年“點名時間”成立為標誌,眾籌行業已經出生8年-----只是,已經幼年早逝了。

生於美國,死於中國:眾籌行業10週年祭


一、創新大躍進

眾籌,字面意思為“大眾籌資”。

通過類似於互聯網公募的大眾籌資方式,眾籌可以幫助還在種子期,甚至創意期的創業者,獲得最初始的創業資金。


2011年5月,來自臺北的張佑和來自貴州的蔡嘯,仿效美國的Kickstarter.com在北京成立了點名時間,由此把眾籌模式帶入了中國。

從2012年開始,“點名時間”把項目方向聚焦於新興的智能硬件產業,在科技圈裡引起了關注。這種先提出概念方案,籌款之後再進入生產銷售的過程,受到了創業者的熱烈追捧。

2013年,先鋒金融集團背景的網信集團,在旗下發布“眾籌網”,這是當時國內第一個集公益眾籌、獎勵眾籌(商品眾籌)、股權眾籌、債權眾籌四種類型為一身,提供募資、投資、孵化、運營一站式的綜合眾籌服務平臺。

眾籌網在短短半年時間內,以金融企業的實力+互聯網企業的效率,在科技、影視、音樂、藝術、動漫、遊戲、出版、農業、公益、股權等領域全面出擊,掀起了中國的眾籌概念熱潮。(注:債權眾籌由一家獨立公司“第一P2P”運營,此後改名為日後著名的“網信理財”)

生於美國,死於中國:眾籌行業10週年祭


這股眾籌概念在2014年很快就達到了高潮,京東、淘寶入局獎勵眾籌,眾籌空間(後來的輕鬆籌)聚焦大病籌款,各種股權眾籌平臺紛紛登場,連百度、京東、蘇寧、平安銀行等都開展了股權眾籌業務,債權眾籌更是快速異化為P2P集資平臺,如雨後春筍遍佈了神州大地。


功利主義的眾籌平臺群魔亂舞,理想主義的眾籌模式紛紛落馬。

到2016年,中國眾籌的先驅“點名時間”迎來了最終的結局,被經緯投資的91金融收購,由91金融獨立運營,原創始人張佑完全退出。

曾經叱吒風雲的“眾籌網”也進行了巨幅裁員整合,奄奄一息,勉強求生。

存活的眾籌平臺,都僅僅借用著“眾籌”這個新詞彙,來混淆監管視聽。實際的業務本質,都已經或是電商賣貨,或是變相集資。


二、粉紅色的回憶

我本人從2013年加入眾籌網擔任高級合夥人,參與出版了國內第一部眾籌專著《玩轉眾籌》,綜合專著《智慧眾籌》,並在2015年總結了兩年來的工作實踐,獨立出版了《實戰眾籌》。

生於美國,死於中國:眾籌行業10週年祭

作為最資深的行業人士之一,縱觀國內眾籌業這8年的歷程,還是有一些段子,值得寫下來做個記憶。


1、引狼入室的悲劇

在第一個先烈“點名時間”的衰落過程中,科技電商巨頭入場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點名時間就是扮演了“引狼入室”的角色。

2014年初,鑑於自身的流量不足,“點名時間”主動聯繫京東商城,開展智能硬件眾籌銷售的合作。6個月後,摸清楚了商品眾籌運營邏輯的京東商城獨立推出了“京東眾籌”,一腳踢開了點名時間,成為了它最重要的掘墓人。

合作有風險,交友需謹慎!


2、野蠻人的破壞力

獎勵式眾籌(商品眾籌)原理,在於對新想法、新模式的“驗證”作用,包括對市場需求的購買驗證,以及對創業團隊的交付能力驗證。在獎勵式眾籌成功交付的前提下,該項目進一步走向股權眾籌或者專業風投的階段。這就是原本眾籌模式的流程。

正是基於此原因,全球眾籌網站鼻祖Kickstarter,於2015年9月22日宣佈重新改組為“公益公司”。

但在中國,以賣貨為己任的京東商城突入眾籌行業,簡單直接的把眾籌做成了“預售團購”,通過打廣告助推、補貼、虛假交易等方式,硬生生玩成了流量電商。

如今,以創新為己任的小米公司,也繼續套用“預售團購”的模式,以“小米眾籌”的噱頭在兜售各種靠譜和不靠譜的商品。

創新有風險,選道需謹慎!


3、相信騙子的力量

在互聯網產業裡,都知道最新的創新技術如在線支付、流媒體、雲存儲等等,都是色情網站、賭博網站等非法業務先採用,再逐步普及開來的。

因為只有騙子才真心需要隨時隨刻把握新知識,掌握新科技,勤奮努力,保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競爭優勢。

生於美國,死於中國:眾籌行業10週年祭

眾籌這個行業自然不能倖免。

曾經所有的高鐵站座椅,曾經活躍在各個微信群或者QQ群的“眾籌咖啡館”,曾經以各種“之父”“第一人”“私董會”名義的佈道講學,如今回首都不過是騙子們的狂歡。

其實,今天鼓吹區塊鏈發數字幣的,鼓吹眾籌海外民宿的,不還是那同一波人?


4、小工具就能成大事業

“輕鬆籌”的起源其實是個小生意:在洶湧而來的眾籌風口時代,給那些想做眾籌投機生意的公司開發技術平臺。這個時候的品牌還叫“眾籌空間”。

2014年在眾籌市場大風颳起的時候,眾籌空間也決定直接介入眾籌運營,並且去抓當時所有眾籌平臺都不去觸碰的市場空白點:大病眾籌。彼時的眾籌平臺普遍雄心勃勃,以IPO為目標,因此在項目合規上十分嚴謹,普遍性的拒絕大病籌款項目上線。“輕鬆籌”則以創業公司心態,以獲得市場結果為優先,迅速獨佔了這個市場。

2019年10月21日,輕鬆集團CEO張科在講話時表示,輕鬆籌籌款業務目前總額超過360億元,參與籌款的用戶超過5.5億人次。


5、創業者適者生存

中國的眾籌環境很快惡化,所以有創意的創業者就不要再想著用眾籌模式籌資了。

但是美國的創新環境依舊在,因此一批聰明人,就在KickStarter網站上找那些籌資趨勢很好的創意,直接“微創新”到國內,藉助於我們世界工廠的產品化能力和量產能力,在國內市場快速收割一筆。

當然,更是不乏深諳國情的創業者,還把製造出的微創新產品,在國內尚存的所謂眾籌平臺上銷售,銷量還很不錯呢。

生於美國,死於中國:眾籌行業10週年祭

因為篇幅原因,原本想寫10條來著,先到此打住吧。如果你對眾籌行業有興趣,歡迎私聊。


三、眾籌還有的玩嗎?

2017年開始,國內啟動了互聯網金融大整頓,曾經的“金融創新”已經成了負面詞彙。到2019年,在史上最嚴厲的互金行業出清環境下,股權眾籌、債權眾籌都已經成為了昨日黃花。

淘寶、京東、小米這幾個電商平臺,還在繼續死扛著“眾籌”名義做預售,來逃避現有法規對退貨要求的監管,以及不定期做做宣傳炒作。

國內眾籌業最大的實踐收穫,則是公益眾籌。這不僅包括騰訊公益在內的諸多公益組織,把眾籌模式玩的風生水起,更是催生了“輕鬆籌”“水滴籌”兩大用戶數以億計的眾籌捐款平臺,完成了公益+商業的融合創新。

生於美國,死於中國:眾籌行業10週年祭

2016年,張棟偉參與水滴籌創業

我在2014年最看好的三個眾籌領域,分別是科技(硬件)、公益和文化(影視、演藝和出版)。

這三個領域,科技(硬件)已經是京東眾籌、淘寶眾籌(改名為“造點新貨”)、小米眾籌的主力業態;

公益已經成就了“水滴籌”“輕鬆籌”等估值近百億元的新巨頭。

文化領域因為國情政策管制,只能發展到柔性生產為止,所謂衍生品走的很艱難,所以算是半生半死的路。

就目前來看,我認為在生活服務業,眾籌依然可以作為最主要的創業籌資模式,長久存在和發展。


後記:

我在《實戰眾籌》一書裡很早就提過,“眾籌”是一種金融工具。

作為一種工具,眾籌具備特定的屬性,如驗證、營銷、籌資、資源和發現。工具在不同的使用者手中,使用在不同的場景中,價值就會不同。

生於美國,死於中國:眾籌行業10週年祭

歡迎與我一起探討,眾籌的更多玩法。


作者:張棟偉(市場營銷專家、資深互聯網人士、“酷實習”大學生就業創業平臺創始人)

特別提示:關注本專欄,別錯過行業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