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背後的故事:從《帕里斯和海倫之愛》解構特洛伊戰爭

關於“帕里斯的裁判”這個題材在歷史上曾經有很多著名的畫家所畫過,比如克拉納赫、魯本斯、克林格、華多等。

據希臘神話載:帕里斯出生前,他的母親赫卡伯在夜裡夢見了火炬,先知預言說這個即將出生的孩子會為國家帶來災禍。於是帕里斯在出生立刻被丟棄,由一頭熊(又一說是幾個牧羊人)撫養長大。

太多的畫家都畫過“帕里斯的裁判”,在此不能一一上傳,因為很多畫面無法通過審核,只好打上馬賽克——這樣又生出一種對藝術褻瀆的罪惡感——這是很無奈的事情。

總結一下所有《帕里斯的裁判》畫作的共性:

一、畫面有三美女,通常是祼體,當然也有穿衣服的,不過比例不多;

二、重點:必有一男子,即王子帕里斯,同時有一道具——蘋果;

如下圖:

名畫背後的故事:從《帕里斯和海倫之愛》解構特洛伊戰爭

《帕里斯的裁判》

《帕里斯的裁判》取材於希臘神話。詳細故事記載於荷馬史詩的《伊利亞特》篇。

注:《荷馬史詩》分上下兩卷,上卷為《伊利亞特》,下卷為《奧德賽》)。

《伊利亞特》記述的是希臘人攻打特洛伊的故事。提起特洛伊戰爭,就會想起特洛伊木馬。

這場戰爭的一方是特洛伊國,一方是希臘聯軍。而這場戰爭的起因是因為一個女人,是的,一個漂亮的女人——海倫。關於這場戰爭的導火索,則是因為一隻金蘋果。(是的,就是畫作上帕里斯王子手上的那隻蘋果。)

英雄珀琉斯與妻子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大婚之日。婚宴當天,大宴眾神,唯獨沒請女神厄里斯。厄里斯是主宰聚合與分離的神。或許新婚大喜,有什麼忌諱,總之,沒有請她,於是厄里斯大怒,出毒計報復。

名畫背後的故事:從《帕里斯和海倫之愛》解構特洛伊戰爭

《帕里斯的裁判》

她在一隻金蘋果上刻“獻給最美麗的人”,投向宴席。眾人搶,三女神(天后朱諾、雅典娜、維納斯)相爭。宙斯說,女人之美,需男人評。

當時最美的男子是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三女神前往接受評價。朱諾說:然,給你榮耀;雅典娜說:然,給你財產;維納斯笑而不答,最後說:然,給你情人。王子遂指維納斯最美,維納斯得金蘋果。從此,朱諾、雅典娜成了王子的敵人,長期爭鬥開始。

以上就是《帕里斯的裁判》的背後故事。看畫,也要看得懂故事 。

名畫背後的故事:從《帕里斯和海倫之愛》解構特洛伊戰爭

上面這張畫是《帕里斯和海倫之愛》,是由達維特在1788年創作的一幅代表作品,現藏於巴黎盧浮宮。這幅作品中,達維特佈置了極富古典情趣的房間背景,如壁間的神女柱像,極具古希臘美術的特點,但是在這樣一個古色古香的背景中,達維特有畫出了兩個雕像似的人物——海倫和帕里斯。用色非常明亮,尤其是帕里斯腿部的亮度,使人物更具有吸引力,能夠讓觀者仔細的品味畫面的內涵。

這幅《帕里斯和海倫之愛》也是根據希臘神話進行創作的,故事背景可以連接到上一幅畫的背景故事。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作裁判,將金蘋果給了維納斯。維納斯既然允諾王子得情人,就請王子去了斯巴達國。

斯巴達的國王不知來意,盛情款待。斯巴達的王后是海倫,貌絕美,與王子一見鍾情。於是私奔,與帕里斯同歸特洛伊城。

海倫有多美呢?我們還可以欣賞貴鐸·雷尼的同名油畫《海倫和帕利斯相愛》(1631,盧浮宮,巴黎)——畫作上,帕利斯和海倫手牽著手,一起離開去特洛伊城。

名畫背後的故事:從《帕里斯和海倫之愛》解構特洛伊戰爭

王后被拐走,斯巴達的國王黑涅拉俄斯大怒,於是向其兄阿伽門農求援。

阿伽門農是希臘諸王之王,野心很大,一直想要稱霸愛琴海。弟弟求援,一石二鳥。討伐義師既發,各邦將領齊聚,如阿喀琉斯、奧德修斯、狄俄墨得斯等都率部參戰,以阿伽門農為聯軍首領,圍困了特洛伊城。這場戰爭持續九年。九年後,希臘軍起內訌——史詩《伊利亞特》自此開始。

名畫背後的故事:從《帕里斯和海倫之愛》解構特洛伊戰爭

電影《特洛伊》(2004)中的海倫和帕里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