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歐洲能源安全,默克爾這次絕不含糊,選擇堅決對美國製裁說不

所謂的盟友只是美國全球戰略的一枚棋子而已,白宮再次通過制裁“北溪-2號”管道項目的動作,向世人揭示了這一事實。

事關歐洲能源安全,默克爾這次絕不含糊,選擇堅決對美國製裁說不

據今日俄羅斯(RT)12日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以377票贊成、48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在這一法案中,備受各界矚目的“北溪-2號”項目赫然在列,按照美國方面的說法,其將對該工程的相關建設方和出資方進行全面深度的制裁,以期達到阻止該項目竣工的目的。白宮主人也在這一關鍵節點發話,他表示:待該法案在國會通過後,其將立即簽署成法。

事關歐洲能源安全,默克爾這次絕不含糊,選擇堅決對美國製裁說不

通過這一系列動作不難發現,白宮儼然將德國列為了下一個重點制裁目標,甚至不顧及雙方的同盟關係。那麼這條管道的修建對於美國的影響有多大,何以惹得白宮如此動怒呢,從以下幾個方面或可以找到答案。

首先,“北溪-2號”完工,將大大增加俄羅斯在歐洲的存在感,並和德國、法國等國建立更為密切的經貿關係。早在該工程立項之初,白宮就堅決的表示反對。其認為歐洲國家和俄方靠近,將導致自身的戰略影響力下降,同時可能讓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同盟關係破裂。針對此,默克爾不止一次的表態:這只是一般的商業合作,不參雜更多的政治意義,白宮的所作所為更多的是一種“庸人自擾”。

事關歐洲能源安全,默克爾這次絕不含糊,選擇堅決對美國製裁說不

話雖如此,俄德靠近,對於美國而言總歸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歐洲仍是美國全球戰略的中心,德國和法國仍是維繫北約等歐洲組織完整的基石。也就是說,一旦德國、法國和俄羅斯靠齊,不僅自己制衡俄羅斯的目的無法達成,甚至可能讓自己處於孤立的位置。“北溪-2號”可以看作是美國歐洲戰略失利的風向標。

其次,歐洲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費地,也是美國企業一直覬覦的出口市場。美國商務部門曾多次向歐盟國家諫言,為了盟友的利益,其應將訂單轉交美國公司。但實際情況是,從美國進口天然氣能效比太差,其單立方的出口價格比較從俄羅斯進口竟高出了兩成以上。而且從美國進口,路程過於遙遠,後者無法保障穩定、及時的輸出。換句話說,德國或更看重的是經濟效益,其和美國的優先本質產生了直接的衝突。

事關歐洲能源安全,默克爾這次絕不含糊,選擇堅決對美國製裁說不

當然,說默克爾和普京緩和雙邊關係,共同構建多邊多級的同盟陣營,也似乎在情理。因為美國施行的大棒政策已經讓盟友不堪其擾。默克爾已經明確的表態:其反對美國在全球施展的霸權行徑、反對美國對盟友無底線的勒索。

馬克龍也直言不諱道:北約已經腦死亡,歐洲應組建屬於自己的部隊。毫無疑問,美國在“北溪-2號”項目上做文章,敲打盟友的意義更為的強烈。

事關歐洲能源安全,默克爾這次絕不含糊,選擇堅決對美國製裁說不

​不過,對於德國、芬蘭、瑞典、丹麥等國而言,讓其放棄對這條管道的建設,顯然是不可能的。要知道上述國家以及經濟實體,已經為“北溪-2號”項目付出了約500億歐元的代價。如果聽從美國的意見,其將承受鉅額的損失。一方面是美國方面的咄咄逼人,一方面是“唾手可得”的燃氣資源,歐洲國家勢必在這一問題上產生分歧。

總而言之,美國無法真正的對德國等歐盟國家施行制裁,國會通過的干預政策更多的是一種恫嚇行為。如果芬蘭、瑞典等國無法識破美國的伎倆,恐讓自己得不償失,如果延續德國叫板的風格,或許是打破美國封鎖,並獲得穩定能源供應的唯一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