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农村相亲的多,办白事的也多,老人挺不过这个坎,为啥

可能前几天,很多人还在说今年是个暖冬,因为眼看已经到了12月中旬了,但是在华中和华北部分地区,每天最高气温还是保持在10度左右,但这个周末(14/15号)突如其来的冷空气让不少人都直呼太冷了,部分工地上由于受天气影响,这两天都没办法施工了,还在干活的农民工,由于早上起得比较早,可能穿着最后的棉衣也难以抵御寒冷了。按照老人的说法,这样的天气其实才算正常,正所谓该冷不冷,难成年景。不过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农村近期却开始变得活跃了,至于说为什么相信很多农民也都能猜到一二,对,就是年底又到了农村的家长们催着孩子们相亲的时候了,村里平时难见到身影的年轻人如今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天寒地冻,农村相亲的多,办白事的也多,老人挺不过这个坎,为啥

有不少的年轻小伙子也把年前这一个月的时间看的格外的重要,毕竟平时孤身在外,很难找到媳妇,谁不想找个本地的知根知底的媳妇呢。按照农村相亲的规矩,只要是相亲通过了,订媒和结婚都会比较快,所以有些农民也会比较头疼,因为一个冬季要送出去的份子钱可能就高达几千元。不过细心点的农民应该发现了,冬季不仅农村相亲的多,办白事儿的也较​之前多很多,不少老人看起来身子骨还不错,但一到了天寒地冻的时候,就难下床了,还有些没多久就去了。为啥不少老人挺不过这个坎儿呢?

天寒地冻,农村相亲的多,办白事的也多,老人挺不过这个坎,为啥

首先、“极限寒冷”容易引起连锁反应

对冬季农村容易出现老人挺不过去的现象,村里的老人沿用了农村比较传统的解释叫“老牛老马难过冬”,其中的老牛老马就是农村老人自嘲的说法。表面上看这是一句调侃的说辞,其实细究之下也是有一定的原因在里边的,可能对年轻人来说,天冷仅仅是冷了,只要衣服多穿一点,身上就感觉不到寒冷,但对老人来说,可能需要穿四五层衣服还是觉得冷,这其实是因为老人的身体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其对寒冷的抗性本身就不如年轻人了,再加上不少农村老人平时就有心脑血管或者是哮喘等方面的毛病,所以一个不注意就容易出现连锁反应,最终就出现了冬季白事儿比较多的情况。

天寒地冻,农村相亲的多,办白事的也多,老人挺不过这个坎,为啥

其次、农村条件有限,农民的“惜命”意识较低

农村老人是怎么御寒的呢?问到这个问题,相信不少农村人的脑海中就出现了几个农村的老头老太太围着一个木头桩子烤火的情景,对,这在很多村子里,算是比较经典的御寒方式了,虽说现在农村很多家庭都装上了空调,但舍得开的农民还是不多。如果说条件有限算是一个影响因素的话,那“惜命”意识较低就是另外的一点了,在城市,如果老人身体不舒服可能马上就到医疗环境好的医院去做全身检查了,而在农村则完全是另一个场景了,那便是即便老人身体不舒服了,很多怕连累子女,也不会说,甚至有些子女要求去看,老人也估值不去,觉得太费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难过冬”现象的出现。

天寒地冻,农村相亲的多,办白事的也多,老人挺不过这个坎,为啥

再者、跟农村“会死之人死腊月”的习俗有关

农民有农民的世界观,包括审美、善恶、好恶,甚至包括了生死,农民都有自己的说法,其中有个比较常见的说辞叫“会死之人死腊月”,所以说如果实在腊月寿终正寝的话,农民会认为很吉祥,很好。这就导致到了冬天,有些身体不好的老人感觉到了“时候差不多了”,子女都成家立业了,也没什么牵挂了,然后自我心理暗示,觉得自己这辈子已经完美了,结果就真的如愿了。农村的很多老人的这种豁达确实让人佩服。

天寒地冻,农村相亲的多,办白事的也多,老人挺不过这个坎,为啥

以上就是天寒地冻,农村不仅相亲的多,办白事儿的也比较多的几个原因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的农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