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百面戰旗背後的故事之十二

導語:在我軍獵獵飄揚的百面戰旗中,有一面戰旗,是為復仇而生,為民族而戰的。她就是"以一人命名,傳百代榮光"的"左權獨立營"戰旗。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這面戰旗誕生於1942年9月,在左權將軍的公祭時,八路軍總部授予由左權親自指揮過的500名熱血青年組成的山西遼縣子弟兵團為"左權獨立營"榮譽稱號。

時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的羅瑞卿將軍在左權將軍墓前宣誓:“今後要做三件事,第一是報仇,第二是報仇,第三還是報仇!”

高喊著“報仇”的誓言,“左權獨立營”在抗日戰場上勇猛殺敵,在解放戰爭中威震敵膽,在抗美援朝戰爭的上甘嶺戰役中展現了手握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的豪邁,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如尖刀直搗敵軍心臟。

左權將軍已經犧牲77年了,77年風雲變幻,但左權將軍的英名仍然令敵人望而生畏,左權將軍的傳人仍然所向披靡,“左權獨立營”的戰旗仍然高高飄揚,永遠飄揚。

——羅援

一、"兩個杆子都硬的將才"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左權將軍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領導人,傑出的軍事家。他出生在1904年的湖南醴陵,1922年,17歲的他考取縣立中學,開始接觸《新青年》等進步刊物,立志投身共產主義。1923年,他投筆從戎奔赴廣州參加革命。

1924年3月,他考入孫中山大元帥府軍政治部在廣州主辦的陸軍講武學堂,同年11月轉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1925年,被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7年9月入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

從1930年起,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一分校教育長、新12軍軍長、紅15軍政治委員、軍長兼政治委員、紅1軍團參謀長、代理軍團長、八路軍副總參謀長等職。

1932年,中央紅軍發起黃陂戰役,敵人裝備精良的五十二師、五十九師先後鑽進左權預先設置的口袋裡,此戰一舉殲敵兩個師,活捉師長李明、陳時驥。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1941年11月,日軍第36師團日獨立混成旅團各一部5000餘人,向黃崖洞兵工廠進攻。左權將軍親自組織黃崖洞保衛戰,從11日到21日,黃崖洞保衛戰使日偽軍損失2000餘人,敵我傷亡之比為6:1,被中央軍委定性為"1941年以來反掃蕩的模範戰鬥"。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在1942 年5 月反“掃蕩”戰鬥中,左權(右二)在戰地聽取彙報。

1942年5月,日軍糾集30000多兵力,對八路軍總部所在地一一太行山進行大規模掃蕩,副參謀長左權在指揮反掃蕩、十字嶺突圍中不幸犧牲,年僅37歲,他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將領。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軍總部和一二九師領導同志在檢閱部隊。舉手敬禮者為彭德懷,右三為左權。

左權將軍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創建了獨特的軍事理論,寫下了30多萬字的軍事論著,毛主席稱讚他"吃的洋麵包都消化了,這個人硬是個兩杆子都硬的將才"。朱德稱他為"模範軍人"、"鋼鐵般堅強、虎獅般勇猛"的優秀將領。周恩來在1942年6月21日《新華日報》撰文,盛讚"左權足以為黨之模範"。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太行豪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朱德總司令為他寫下的感人詩篇,是對英年早逝的左權將軍戎馬歲月的深情禮讚。

二、為報仇而生的"左權傳人"

1942年9月10日,八路軍總部在河北涉縣蓮花山下為左權舉行公葬。參加公葬的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在墓前說道:“今後要做三件事,第一是報仇,第二是報仇,第三還是報仇!”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這支帶著對日本侵略者家仇國恨的英雄團隊,因左權將軍而生,為民族獨立而戰,他們的使命就是為左將軍報仇、將抗日戰爭進行到底!他們見證了共和國成長的風雨歷程,中原大地,到處是他們縱橫馳騁的身影。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該團組建之初,在遼縣縣委的領導下,在敵後開展游擊戰爭,太行山下神出鬼沒,淮海大地縱橫馳騁,廣袤的華北平原成為他們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好戰場。他們靈活運用伏擊鐵路線、地雷戰、麻雀戰等戰術,持續襲擾鐵路線、切斷敵運輸線,讓守敵整日提心吊膽戰戰兢兢。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他們負責保衛八路軍總部安全,以敢打敢拼、能打硬仗、能打惡仗著稱。並配合八路軍主力參加圍攻沁縣、段村(武鄉新縣城)等日偽軍據點作戰,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威名遠播。

解放戰爭時期,這支英勇的部隊歷經“激戰上黨”、“三出隴海”、“鏖戰魯西南”、“挺進大別山”、“進軍大西南”等戰役。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1952年,左權獨立營奉命開赴朝鮮戰場。在號稱"絞肉機"的上甘嶺戰役中,該營僅用10分鐘就奪取了597.9高地的11號陣地,全殲守敵二師三十一團九連。597.9高地恢復了戰前態勢,隨後以雷霆手段先後粉碎敵人20餘次的攻擊,殲敵570餘人,特別是在緊要關頭他們手持爆破筒與突入陣地之敵同歸於盡,用生命填補了防線的缺口,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任務,並榮立集體一等功。

他們不愧是人民軍隊中的尖刀勁旅、王牌之師,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戰場上南征北戰,神出鬼沒,打得敵人魂飛魄散。在朝鮮戰場上,他們更是勇猛殺敵,視死如歸,奏響一曲曲左權傳人的英雄讚歌!

三、優秀陸軍幹部成長"搖籃"

有一種紅色的基因流淌在每一個左權傳人的血液裡,有一種精神信仰植根在英雄團隊不滅的信念中,有一種崇高的力量激勵著這支傳奇的隊伍,在新時代強軍的號角聲中繼續厲兵襪馬,讓英雄的戰旗永遠獵獵生輝!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左權獨立營”現為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四營,前身系一0七團三營,這支英雄的部隊忠魂永駐,血脈傳承。“左權獨立營”先後經歷多次編制調整,但“左權獨立營”稱號始終長存。

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歲月裡,"左權獨立營"成為投身現代化建設、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中堅力量。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先後參加了修築成渝鐵路任務,支援淮南抗洪搶險,連泰光纜施工等重大任務,湧現了一批特等模範人物,獲得無數至高無上的榮譽。

進入新時期的“左權獨立營”,持續發揮“聽令意識強、戰鬥作風強、集體榮譽強”的精神,他們傳承左權將軍閃光的軍事思想,潛心研究當代軍事理論,為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現代戰爭刻苦攻關;

他們秉承左權將軍敢打敢拚、勇敢無敵的戰鬥作風,哪裡有兇險,哪裡就有他們活躍的身影;他們繼承左權將軍不屈不撓的英勇鬥志,將優良革命傳統一代一代傳下去。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2017年12月,"左權獨立營"被確定為陸軍幹部見習鍛鍊基地。成為了新時期培養新型軍事人才的搖籃。

在這裡,將走出一大批忠誠於黨、善謀打仗、作風優良的軍隊高級人才,偉大的左權精神將激勵無數後來者為祖國、為人民、為江山永固、為實現中華民族騰飛夢而不懈奮鬥。

羅援將軍:為復仇而鍛造的殺敵尖刀

左權將軍的精神不朽,浩氣長存!左權獨立營的戰旗如畫,永遠高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