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愛好”和平“的日本奇葩師團:大阪第四師團

在眾多人的眼裡,二戰中的日軍都是無外乎是“殘暴”、“窮兇極惡”、“殺人不眨眼”,繼而聯想到他們嘴裡時常嚷嚷的“效忠天皇”“武士道”等等,似乎個個都是亡命徒。而本文要說的是二戰中日本最愛和平、最坑隊友的奇葩師團——大阪第四師團。

很少有人知道,在當時,無論是裝備還是軍人素質都處於世界級領先水準的“皇軍”中,卻出現過一支因戰鬥力奇差而“聞名”的另類部隊,它就是號稱“皇軍中第一窩囊廢師團”的大阪第四師團。日本歷史學家關幸輔在文章《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中,曾詳細描述了第四師團的種種佚事,重點介紹了由第4師團的預備役人員編成的104師團108聯隊在廣東進行的一場“水牛戰役”。。有意思的是,這支著名的“弱旅”在戰後竟保留了自己的番號,直到今天,日本陸上自衛隊中仍保留著“第四師團” 。

二戰期間愛好”和平“的日本奇葩師團:大阪第四師團

大阪第四師團

  第四師團又名“大阪師團”、“商販師團”,成立於1888年,是日軍在二戰爆發前組建的17個常備師團之一,屬陸軍的甲種師團,是日軍中的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編組地是日本大阪,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販子和遊商組成。大阪第四師團,代號“澱”——這個代號可謂獨出心裁,其他的日本陸軍師團代號多有尚武精神的象徵,比如第二師團是“勇”,第九師團是“武”等等,第四師團這個“澱”字的來源是因為有一條澱川河橫穿大阪最繁華的梅田商業區,用這個代號真是既有鄉土氣息,又帶有招財進寶的吉利兆頭……

 大戰前夕官兵大多裝病,暴怒指揮官坐鎮醫務室根據日本軍事歷史學家關幸輔的記述,第四師團的實際作戰能力並不高。實際上,這也是相對而言的。第四師團約兩萬兩千人,下轄4個聯隊,標準甲等裝備,堪稱日軍“精銳”。然而它成立沒多久,“窩囊廢”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日軍。尤其是第四師團的核心部隊——第八聯隊,因為在日俄戰爭中屢戰屢敗,獲得了“敗不怕的八聯隊”綽號此後直到抗日戰爭爆發,第四師團就再沒上過前線。不過,這並不等於它沒有表現“勇敢”精神的機會。1933年,第四師團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闖紅燈,結果和警察發生衝突,師團長寺內壽一為了“維護大日本皇軍的尊嚴”,毅然帶兵砸了警察所,史稱“大阪Go-Stop事件”,第四師團在日本國內的“武勇”可見一斑。1937年,因駐華日軍兵力吃緊,日軍大本營將第四師團調到中國東北,劃歸關 現今大阪第四師團。

  東軍編制。當時,日軍大本營為讓這支部隊煥發戰鬥精神著實費了一番心思,結論是:指揮官對於一支部隊的戰鬥力的強弱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於是,日軍大本營先後調來幾位名將整頓該師,例如綽號“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就曾擔任過第四師師團長,但他也拿習慣了自由散漫的第四師團沒辦法。集訓兩年後,第四師團終於有了“露臉”的機會。

  1939年,蘇聯與日本在中蒙邊界的諾門坎地區發生戰爭,關東軍下令駐紮在偽滿洲國北部的大阪、仙台兩師團緊急動員,增援前線。仙台師團(即第二師團)接到命令後,急行軍4天從海拉爾趕到諾門坎,抵達戰場當天就投入戰鬥,但很快就被蘇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與此相反,第四師團的出動命令雖然下達,卻遲遲“按兵不動”。原因是動員令下達後,師團內的疾病患者劇增,放眼望去,滿營都是因為五花八門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動日軍聯隊長在狂怒之下,親自坐鎮醫務室參加診斷,這才勉強組織好部隊向前線進發,“聯隊長改行當大夫”的笑話也由此在日軍中流傳開來。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第四師團的士兵們又耍起了新的花招——“消極怠工”。從海拉爾到諾門坎,第二師團走了4天,第四師團卻整整走了8天,而且大量人員掉隊。湊巧的是,第四師團先遣隊到達前線的當天,蘇日宣佈停戰。消息傳來,掉隊的第四師團官兵彷彿吃了“大力丸”一樣迅速跟上來歸隊,連留守的不少官兵也一邊“帶病”慷慨奔赴前線,一邊萬分懊喪地抱怨:自己居然沒有機會打上這一仗!當時的師團長澤田茂師團長的說法是:第四師團駐地太分散。

“有第四師團參戰,本來能打贏的仗,也會打輸……”其實,第四師團的名聲,中國軍隊早有耳聞,早在“徐州會戰”期間,中國軍隊就遇到過一支“奇怪的日軍”。當時,面對日軍合圍,李宗仁指揮40萬大軍巧妙地跳出了日軍的包圍圈。突圍後的中國軍隊已是人困馬乏,重裝備也丟失了很多,戰鬥力銳減。就在穿越魯蘇皖邊界一條公路的時候,發現前方路上赫然出現一支裝備精良、正在挺進的日本軍隊,此刻,疲憊不堪的中國軍隊驚惶失措,混亂地離開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區。

  奇怪的是,過了很久都沒見日軍追來,中國軍隊的指揮官驚奇之餘派人打探,卻見那支日軍絲毫沒有追擊的意思,相反,還在公路兩側堂而皇之地燒起飯來。這支“奇怪的日軍”正是第四師團的南進支隊。由於剛剛跳出日軍包圍,形勢仍十分危險,中國軍隊只好橫下一條心,硬著頭皮橫穿公路,結果竟一路平安。事後,南進日軍支隊的隊長卻以“嚴格遵守作戰紀律”為由,振振有辭向上級解釋道:“沒有接到對中國軍隊進行截擊的命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