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藍天保衛戰!明年在用柴油車不再“冒黑煙”

東北網12月17日訊近日,大慶晚報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根據生態環境部等11部門聯合發佈的《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到2020年,在用柴油車監督抽測排放合格率90%以上,排氣管口“冒黑煙”現象基本消除,逐步實現“貨運量明顯增加,清潔低碳、高效安全的交通運輸體系初步形成”這一主要目標。

據瞭解,柴油貨車汙染是機動車汙染的主要來源。有關數據顯示,去年佔汽車保有量7.9%的柴油貨車,排放了60%的氮氧化物和84.6%的顆粒排放物。因此,打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七大標誌性重大戰役之一,對加快降低柴油貨車汙染物排放總量,打贏藍天保衛戰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市柴油貨車保有量38621輛,其中單位22593輛,個人16028輛;輕型貨車17676輛,中型貨車2299輛,重型貨車18128輛,其他自卸貨車等518輛。

今年年初,我市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戰役正式打響,並印發了《大慶市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方案中提出了4個方面19項工作任務,要求各級各部門按照方案分工,結合各自職責,各項任務項目化、具體化,全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為貫徹落實《方案》內容,今年10月,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各縣區環保部門召開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工作會議,10月29日,紅崗區生態環境局審核發出了全省第一個機械環保登記號碼。截至目前,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已完成信息登記和發放編碼3087臺。公安部門加大路面執法力度。把整治柴油貨車違反禁令標誌闖禁行交通違法列為日常工作重點項目之一,專門制定工作方案,部署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強化禁行區域邊界警力部署,並建立實行常態化嚴管嚴處機制。針對柴油貨車行駛規律特點,在恆祥街專門增設非現場電子警察,實現24小時全天候嚴管。今年以來,累計查處柴油貨車違反禁令標誌駛入禁行區域的交通違法6061例。

下一步,我市將嚴格柴油貨車排放檢驗,加強對檢驗機構的監管,強化現場路檢路查和停放地監督抽測,加快淘汰高汙染排放車輛。推進我市建設機動車遙感監管平臺,在柴油車通行主要路段建設遙感監測點位,力爭完成監督抽測任務,為鞏固我市藍天保衛戰工作成果、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提供堅實科技支撐。與此同時,加快完成《大慶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汙染防治條例》專項地方立法,為開展柴油貨車汙染防治監督執法、檢測維修等工作提供有效法律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