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難,評課不易丨日常教學課到底應該怎麼聽、如何評?

掐指算來,擔任學科教研員一職已有12個年頭,聽課與評課儼然成為工作常態。不可否認,要想上好一節課不容易,課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甚至幾易其稿,焦頭爛額也是常態。而評課也很重要,某種程度上不亞於上課,比如這節課好在哪,理由何在,不足有哪些,如何改進等,不僅需要評課者認真聽講,仔細觀察,及時記錄,而且還要在很短的時間裡組織語言,還得富有條理,思路清晰,既要讓開課的老師點頭稱是,還要讓聽課的教師不無啟發,應該說絕非易事。換言之,評課不僅是一門技術活,也是一項腦力活。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與信息儲備很難完成。其實,上課與評課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並非對立,只有相輔相成,才能相得益彰。那麼,課應該怎麼評?

首先從"評課"這兩個漢字說起。"評"字由"言"與"平"兩個字組成,我將其簡單理解為評課時一定要客觀、公正與公平,既不能全是讚揚的話,都是優點,也不能全是批評的話,都是問題;"課"字由"言"與"果"兩個字組成,我將其簡單理解為評課時一定要考量這節課的效果到底怎麼樣,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學生究竟收穫多少。當然,課堂教學效果並非孤立存在,自然離不開與之相關的幾個要素。而這既是教師上課必須關注的幾個方面,也是評課者評課應該關注的幾個維度。這樣才有可能對上課的教師以及聽課的教師都能有所幫助。

上課難,評課不易丨日常教學課到底應該怎麼聽、如何評?

本文作者王必閂

我個人認為,至少有這樣幾點必須引起重視:

第一,合理的教學目標。目標是方向,也是動力。作為教師,心中必須清楚,這一節課我準備把學生帶到哪裡去,為什麼要到那裡,打算怎麼到那裡。這就要求教師課前在認真研究學情與教材的基礎上,將相對概括抽象的課程標準要求具體細化與分解,使之能夠順利有效地達成與實現。目標越具體,效果越顯著。教學中目標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高;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虎頭蛇尾。如何分配時間,怎樣恰當著力等等這些都與教學目標的制訂是否合理與定位精準息息相關。而這也是評課時必須關注的重點。

第二,新穎的教學設計。教學猶如旅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45分鐘)設計一條行之有效的旅遊線路,無疑對整個教學過程以及最終的結果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既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還要站在教材與課標的立場大膽整合。比如怎樣取捨教材內容,如何簡短精彩地導入,怎樣精心設問,層層追問,如何巧妙過渡,緊密聯繫,怎樣總結,提綱挈領等等都需要教師動一番腦筋,細細打磨,絕不是跟著感覺走,講到哪是哪。只有精心設計,才有可能帶來驚喜。新穎獨到的教學設計無疑有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聽課與評課時同樣應該引起重視。

第三,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很多,但對一節只有45分鐘的課而言,不可能全部用上,而且也沒有這個必要。只有恰到好處,落到實處,才能帶來顯著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課前結合教材與學情,以及現有教學條件,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比如這節課是否使用多媒體,怎麼用,選取哪些素材;這節課是否準備分組討論交流,打算設計哪幾個問題,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是否需要板書,準備書寫哪些內容;如果教師講述,準備重點講什麼,怎麼講,講多長時間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反覆斟酌取捨。方法得當,事半功倍。這一點同樣重要。

第四,多元的教學評價。沒有及時跟進,就很難有穩步提升。作為教師,這節課已經計劃把學生帶到那裡,但是我怎麼知道學生是否已經順利到達了那裡,這就涉及教學評價問題。其實,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教會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學評價不可少,而目前比較常用的評價形式就是課堂上及時反饋練習。這就涉及如何精準選題,若題目過易或過難都起不到應有的檢測評價效果。另一方面,如果評價形式過於單一,也很難起到應有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善於採用多元評價方式,比如整理知識框架,歸納學習內容、編制練習題、評析典型試題、提出問題困惑、寫下學習心得等,形式為內容服務,只有多管齊下,形式多樣,方可達到評價的目的與效果。這一點在聽課與評課時同樣不能忽視。

其實,教學的真正價值就在於不斷自我修正與走向完善的過程。如果我們的教研活動都能按照這樣的思路來組織聽課與評課,我想不僅對上課的教師是一個指導,對聽課的教師也是一次專題培訓,如此日積月累,持續推進,那麼改善課堂教學便有了可靠的抓手與著力點,確保並提升教學質量自然水到渠成。


作者:王必閂(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教研室教研員)

上課難,評課不易丨日常教學課到底應該怎麼聽、如何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