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原古村落」商丘黃河故道老謝集


「探訪中原古村落」商丘黃河故道老謝集

  民國學堂局部

  □袁正建 單保良

  出商丘市區,沿310國道西行十餘公里,即進入梁園區謝集鎮老謝集村。這個黃河故道上有兩千餘年歷史的古村落,2018年入選中國第五批傳統村落名錄。

  史載,春秋戰國時期,謝集已經成村,屬於宋國管轄。公元前286年,宋國被齊、楚、魏三國所滅,疆土被瓜分,老謝集村一帶成為楚國地盤,有楚民遷入,古村曾名楚村,到宋代稱古楚村。元朝時,村中有管、緱、謝三大望族,謝家為眾,又因此地集市興旺,商賈雲集,遂更名為管緱謝家集,簡稱謝家集。上世紀五十年代,更名謝集村,又稱老謝集村。

「探訪中原古村落」商丘黃河故道老謝集

  老謝集村處於黃河故道大堤南側。歷史上的謝集村,周邊有古汴河流過,漕運發達,交通便利。清咸豐年間,為防禦捻軍進攻,老謝集村建了完整的寨牆以及防禦性的寨海子(護城河)。

  

「探訪中原古村落」商丘黃河故道老謝集

  民國學堂大門 魏文慧 攝

  76歲的謝集鎮原文化站站長段清倫撰文稱,當年的寨子,有四個磚木砌築的寨門,周圍是青磚壘砌的寨牆。寨子東西長660米,南北寬440米,中間高,四周低。寨牆高2丈,有垛口,外牆壘磚,內牆砌土,頂寬2尺能行人。四座寨門門樓建築是單簷硬山建築,長三間,進深一間半,四角掛銅鈴。四座寨門均有名稱,東門“東流砥柱”,西門“西土古茂”,北門“北廣淵叢”,南門“南樓棠蔭”。繞寨子一週有4丈寬的“寨海子”,上設吊橋,有專人守護。

  修寨牆,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段清倫說,清政府官員把建寨牆任務攤派到各村各戶,分段實施,為築寨牆扒掉了附近大小廟宇幾十座,資金不足的部分,攤派給商鋪,讓老闆們對錢買磚。

  村裡97歲的餘道乾、88歲的高紅彬老人講述,相傳燒磚窯距離老謝集村有兩公里遠,村裡上千人站成“長龍”,手遞手把足有3公斤重的大青磚傳遞到築寨牆的工地上。村民們硬是用了18個日夜,築起了寨牆,挖出了寨海子。

  

「探訪中原古村落」商丘黃河故道老謝集

  老農具

  高牆深壕,四門堅固,寨牆與寨海子曾庇佑老謝集村村民多年,街道上店鋪林立,酒幌飄蕩,商貿往來頻繁,老謝集村遠近聞名。據稱,當時村裡有大大小小10多家廟宇,有四家酒坊、三家藥鋪,還有一家醬菜廠。

  抗戰時期,老謝集村曾被日軍佔領,日偽軍聯合燒殺搶掠,犯下了滔天罪行。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從此地經過,消滅了盤踞於此的國民黨軍,老謝集村解放。戰火中,寨牆遭破壞。新中國成立以後,老謝集村成了當時的謝集公社所在地,多年過去,寨牆青磚被扒,寨牆逐漸消失,寨海子也成為環繞老村的一條水溝。

  來到老謝集古寨南門,古老的寨海子水位變得很淺,有七八個少年挽著褲腿光著腳丫,在摸魚戲耍。一座現代化水泥橋底部,還保留著當年吊橋的基座,斑駁的青磚壓著石板,石板上還有清晰的蓮花圖案。

  鎮政府駐村幹部魏力生說,在古吊橋遺址上,曾挖掘出多通石碑。一塊碑上,刻著“香火完滿”四個大字,下面是眾多捐建者姓名。這是清代修建寨牆寨海子的歷史見證。

  

「探訪中原古村落」商丘黃河故道老謝集

  古建遺構

  今日的老謝集村,依然保持著中間高四周低的地勢,站在街中心最高處,可以看到,道路直通東西南北,古老的街道兩側,有多處古樸的老民居。街道西北角幾間老房子裡,老櫃檯,老貨架,成捆的布匹花花綠綠地擺放著,還是三四十年前的供銷社的模樣。一時間讓人有時光停滯的感覺。

  留存在西街小學院內的民國學堂,設計古樸,樓體正面上方寫著“培養國基”四個大字,樓體兩側懸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個大字,這是當年民國小學的校訓。這座小樓是磚木結構,面闊5間進深2間,門窗上弧下方配以磚雕花飾,樓頂四周飾以7層磚雕花簷。

  民國學堂始建於1921年,是在廟宇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專門用來發展教育的機構。1949年前,此地是當時的縣立完全小學校。段清倫解釋,完全小學校教授的內容,基本包含了現代教育的內容。這所小學,是當時商丘西北部唯一的完全小學校。後來,它先後成為謝集初中、謝集高中,從這所學校,走出了許多有作為的人士。

  

「探訪中原古村落」商丘黃河故道老謝集

  寨海子中摸魚的少年

  在老謝集村,民間有踩高蹺和玩撲傘的傳統。每到春節或農閒時節,都有群眾自發組織的高蹺隊進行表演,參加人數少則十餘人,多則三十餘人。

  撲傘是老謝集村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民間舞蹈,群眾俗稱“玩傘”,表演分走場和撲傘兩部分。參加人數一般為6人,以化裝後的男性老漢為主角,手持一柄紅傘,配角有化裝好的醜婆、傻童、村姑等,用長杆對老漢所持的傘進行多種形式的戲逗。多人配合表演,展現出不同的人物風貌和豐富的娛樂內容,表演者逗人發笑,群眾喜聞樂見。1984年《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河南卷)將老謝集的撲傘、踩高蹺遊戲,作為傳統文化項目收集整理。

  

「探訪中原古村落」商丘黃河故道老謝集

  村邊的黃河故道大堤

  漫步村中,看到老謝集的整個村莊依然被寨海子緊緊包圍著,村莊與寨海子融為一體,緊緊相依。

  風貌古樸的老謝集村,每到春天,桃花、杏花、油菜花開遍了整個村落。夏季,村中古樹枝葉繁茂,村民們喜歡在樹下乘涼。老謝集的村民,依然延續著農耕時代的慢節奏生活。

  本稿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袁正建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