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开国少将名叫萧锋,文武双全,被称为“战场发明家”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萧峰被公认为第一战神,身经百战,无往而不利,即使身处劣势,也照样能转败为胜。

在开国少将中,也有一位“萧锋”,不只是身经百战这么简单了,而是身经千战!据统计,萧锋共打过1356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光是险些丧命的重伤,就有6次!

这位开国少将名叫萧锋,文武双全,被称为“战场发明家”

而且,比萧峰更牛的是,这位萧锋将军更懂得动脑子,还有个绰号,叫“战场发明家”,像“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这些经典的战术,都跟萧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41年4月,日军侵华头目冈村宁次在华北地区掀起了“三光”大扫荡,就连八路军的左权将军,也在此次反扫荡作战中牺牲,其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在晋察冀分区团政委萧锋、曹振国等一批前线指战员的领导下,大家依托环境优势,开创了一系列机巧灵活的战术:“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等,并且被各大根据地效仿和推广,成为华北地区对付日军扫荡的利器。

这位开国少将名叫萧锋,文武双全,被称为“战场发明家”

(图:这是黄渤的前世吗?)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萧锋还发明了一种战术——“猫耳洞”战术。

所谓的“猫耳洞”,就是在壕沟的侧壁掏出的防空洞,既可以防御敌人的炮火,又可以保证视野,便于反击,而且猫耳洞依壕沟挖掘非常轻松,战士们自己就可以完成。

时间回到1948年的豫东战役,当时战略反攻的序幕刚刚拉开,国共双方正处于白热化的胶着状态,国民党军凭借先进的装备优势,在阵地战中给我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就在这个时候,时任华东野战军10纵29师师长的萧锋,开创了利用“猫耳洞”展开阻击的战术。

虽然“猫耳洞”很早便被应用于实战中,但提出这一名词并大规模推广的,正是萧锋。

事实证明,“猫耳洞”确实是对付国民党军猛烈炮火的防御利器,在豫东战役中,萧锋以不足5000的兵力,成功阻击了清一色美式装备的胡琏兵团,萧锋也凭借这次阻击战,被誉为华野“阻击王牌”。

这位开国少将名叫萧锋,文武双全,被称为“战场发明家”

另外,在我军缺乏迫击炮等武器的情况下,萧锋又脑洞大开地发明了“飞行炸药包”,就是通过自制炮射器以及简易掷弹筒,达到投射炸药包的效果。

别看这名字挺雷人的,但实际效果却非常不错,这种设计在许多抗日影视剧中也都曾出现过。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战术后来还被写入《毛选》,被誉为解放战争期间的五大发明之一。

那么,萧锋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奇思妙想呢?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实践出真知”。据统计,从1927年参军以来,萧锋共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1356次,平均每年要打61场战斗,几乎是常年不下战场!有如此丰富的战争阅历,搞一点发明创造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位开国少将名叫萧锋,文武双全,被称为“战场发明家”

另外,更难能可贵的是,萧锋在半生戎马之余,还一直在坚持写日记,等到离休后,就把多年来的日记整理出来,竟足足有1000多万字!

根据这些资料,萧锋整理出版了《长征日记》《萧锋征战记》《十年百战亲历记》等等著作,成为我军重要的研究资料。

这样文武双全的将军,确实太难得了!

建国后,萧锋历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又晋升为少将。

1991年2月3日,萧锋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75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