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的名将祖逖,文武双全,本应前途无量,为何下场如此凄凉

青烟浩荡的史册见证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多少的壮志难酬湮灭在一捧黄沙,又有多少的丰功伟绩成为了过眼云烟。

贾谊过长沙不得圣主,夜半虚席误尽这苍生;李广飞龙城难以封侯,流沙勒石蹉跎了岁月。

一统江山的始皇帝不会想到,北拒匈奴的长城依旧蜿蜒万里;屡下江南的隋炀帝难以料想,南下扬州的运河至今绵延通达。历史总是这样出人意料,却又令人无可奈何,多少男子汉呀,一腔热血还未凉透,就已经仓皇谢幕。

闻鸡起舞的名将祖逖,文武双全,本应前途无量,为何下场如此凄凉

东晋名将祖逖,出身北方范阳望族,世家公子,文武双全。《资治通鉴》评价他"少有大志",为人豪放豁达,为当时之俊杰。祖逖曾与刘琨同为司州主簿,二人夜半闻鸡啼之声,相伴起舞,为千古佳话。

祖逖将军,为东晋栋梁,数次北伐,收复黄河以南领土,战功赫赫。北伐之初,山河破碎,百姓流离,祖逖行船至江中,热血涌动。"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中流击楫,誓死收复中原。

闻鸡起舞的名将祖逖,文武双全,本应前途无量,为何下场如此凄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稼轩的无奈也是祖逖的无奈,东晋在祖逖之时已然覆灭,世族大家出身的西晋集团政治黑暗,纵使是有心杀贼,也无力回天。

内部的黑暗已然致命,外部的游牧势力逐步逼近内地,中原腹地岌岌可危。八王之乱爆发后,整个西晋彻底乱套,各方势力纷纷登场,内外交困的西晋王朝已如危卵。祖逖纵容部下的一次抢劫,于此有莫大关联。

闻鸡起舞的名将祖逖,文武双全,本应前途无量,为何下场如此凄凉

司马政权时期,士族集中了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尤其是集中在当时的南塘地区。醉生梦死,乐不思蜀,骄奢淫逸的富人有如商女,南塘的屋脊之下夜夜笙歌。

永嘉之乱,洛阳沦陷,早已图谋内地的异族铁骑最终还是踏碎了山河,四处告急,纷争四起。三足鼎立,仍是我汉家江山,如今五胡来华,明日是谁之国土?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建兴元年,祖逖主动请缨,要求北伐。"戎狄乘隙,毒流中土",这才是当务之急。

闻鸡起舞的名将祖逖,文武双全,本应前途无量,为何下场如此凄凉

将心照明月,明月照沟渠。司马睿意在江南,无意北伐,对此只是敷衍。

千人粮饷,三千布匹,自募士兵,披甲自造。

祖逖无奈,只能南塘一出。欲为良人,奈何卿故。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只是读书人。

祖逖门客,不乏盗贼,遂至南塘,攻剽富室。黄金无价,为卿故尔。门客士子,犯下滔天大祸,州司过问,祖逖解救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劫富虽有不妥,济贫仍是豪杰。几经辗转,祖逖终于凑齐了一支部队,挥师北上。

闻鸡起舞的名将祖逖,文武双全,本应前途无量,为何下场如此凄凉

起兵淮阴,数千子弟,志在中原。祖逖行军有方,爱兵如子,黄河以南,悉数收回。然而,孙子曰:"天时地利人和",祖逖无一占据。

朝廷纷争,藩王并起,天时不利;

北方雪国,黄沙漫漫,地利全无;

君王无意,朝内无人,人和尽失。

后勤不利,皇帝猜忌,队友监视,孙武再世也无可奈何。

北伐最终失利,石勒铁骑不可一世,祖逖收复的失土,后又被后赵吞噬。五胡之后,汉家衣冠南渡,中原再无华夏。

闻鸡起舞的名将祖逖,文武双全,本应前途无量,为何下场如此凄凉

祖逖,一代名将,最终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即非士族,也非内戚,司马政权的哪一方面都不会支持他,这也是他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

早在收河北之时,晋元帝一纸调令就让祖逖看清了这一现实,北方豪族势力出身的他,是不可能掌握兵权的。即便是天纵奇才,也只能卧榻他人之侧,重臣戴思接替了他的位置,北伐胜利再无可能。太兴四年,郁郁寡欢的祖逖最终病倒,一代名将已然日薄西山。

闻鸡起舞的名将祖逖,文武双全,本应前途无量,为何下场如此凄凉

五十六岁之时,抱病的祖逖镇守虎牢关,并且对诸多防御工事进行了修缮。天妒英才,堡垒还未完工,祖逖便病逝在雍丘,豫州百姓如丧考妣,朝廷追赠车骑将军。

祖逖死后,其部下遭到清算,鲜有善终者。一生挣扎在政治漩涡中的祖逖,如彗星般闪过,转瞬即逝。生不逢时的他,最终没有完成少年时中流击楫的壮志,拼尽全力守护的土地,最后也落入了他人之手。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这一切,你又会发出怎样的叹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