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不走子午谷?瞭解現代氣象地理知識後,才知孔明的卓見

諸葛亮為何不走子午谷?瞭解現代氣象地理知識後,才知孔明的卓見

關於三國的故事,很多人都很著迷於“六出祁山”,對諸葛亮北伐中原中途病亡一直都抱有遺憾。其中,不少人都認為如果諸葛亮聽從魏延的建議,直接出子午谷攻打長安,就能夠更快地攻克關中,獲得戰爭的勝利。

這就是一般人所講的“子午谷奇謀”。後人對諸葛亮沒有采用魏延的計策,都非常惋惜,認為這是諸葛亮過於謹慎的造成的。

諸葛亮為何不走子午谷?瞭解現代氣象地理知識後,才知孔明的卓見

子午谷奇謀

子午谷,位於西安的西南方向,在戰國時候就有從這裡通往漢中的一條重要棧道——子午道。

子午道在歷史上發生過很多事件,比如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在子午道做出修建棧道的假象。後來到了唐朝,為了滿足楊貴妃的口腹之慾,子午道打造成了運送荔枝的快馬驛道,也因此被稱為“荔枝道”。

不過,子午道和子午谷能夠被後人牢記,還是由於三國時代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

在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前,大將魏延提出了一個計策,就是派一萬人從漢中出發,包括五千奇襲部隊和五千運糧部隊,從子午谷的小路穿越秦嶺,直接偷襲長安。長安的魏國守將是無能的夏侯楙,面對魏延偷襲必然會敗逃,這樣就能輕鬆佔領長安,從而截斷關中和魏國東部的聯繫。然而,由諸葛亮率大軍從褒斜道等大路進軍,就可以順利佔領整個關中地區。

但史書指出,諸葛亮非常謹慎,擔心風險太大,所以沒有采納魏延的意見。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堅持從祁山道、褒斜道、陳倉道這些秦嶺山路進軍,從來沒有走過子午道。

諸葛亮為何不走子午谷?瞭解現代氣象地理知識後,才知孔明的卓見

諸葛亮僅僅是過於謹慎嗎?

後世一些人,不論是看《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會對這個“子午谷奇謀”品評一番。有些人支持魏延,有些人相信諸葛亮,甚至為此爭論不休。更有人以此為據,論證所謂“魏延軍事才華在諸葛亮之上”。

不過,這些爭論其實都停留在軍事戰術層面。比如,魏延會不會在半路遭到偷襲?長安城的守軍會不會被輕鬆擊敗?魏國會不會有人破解魏延的計策?或者是不是諸葛亮嫉妒魏延的才華?但是不少爭論者,卻都認同一個結論——那就是諸葛亮非常謹慎,不肯冒險。

事實上,這些解釋和爭論都是膚淺的,並沒有觸及真相。

其實,我們從子午谷的地理可以看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對照地圖可以清楚地識別出來!

子午道,位於長安,也就是西安的正南方,也就是說,只要一出秦嶺,立刻就能夠抵達長安。這是子午道的最大優勢。但是子午穀道路崎嶇狹窄,途中有多道關隘攔截,不便於大軍通行。而且,子午谷離長安太近了,長安隨時都可以派兵阻擋或者伏擊出谷的軍隊。不過,這都不是最關鍵的。

真正致命的因素,我們可以從地圖上看到——子午道在秦嶺南側有很長的一段繞彎路!

諸葛亮為何不走子午谷?瞭解現代氣象地理知識後,才知孔明的卓見

從子午道進軍的關鍵漏洞——秦嶺南側的氣候

我們對照地圖可以看出,子午道不僅僅是子午谷這段距離,還包括了從子午谷南下後多次繞彎向西走的一條很長的棧道。從褒中經過子午谷,再到長安,距離長達一千多里。

如果只是簡單的繞彎和距離遠,那麼並不會是軍事上的致命因素。最要命的一點在於,這段東西向的長距離路線是沿著秦嶺南側行進的。

“道路沿秦嶺南側”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這裡用上現代的地理學和氣象學知識,我們就能夠明白了。

秦嶺,是中國南北方的地理、氣候分界線,原因就在於高海拔的山脈阻礙了南方溼潤空氣的北上,從而形成了南邊溼熱、北邊乾冷的氣候差異。

諸葛亮為何不走子午谷?瞭解現代氣象地理知識後,才知孔明的卓見

不僅如此,南方溼潤空氣在秦嶺南側被阻截後,會在海拔驟升、氣溫劇降的山區形成大量降水。所以,秦嶺南側這個地區降雨量特別大,而且經常會不分四季陰雨連綿。所以,一旦軍隊在這條小路上被敵方部隊攔截,或者被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攔住去路,全部人馬就只能停在狹窄的棧道上挨雨淋。

其實,三國曆史上就有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就是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的戰役。當時,魏國大將軍曹真出動十萬大軍進攻蜀國,行軍的路線正是子午道。結果,魏軍果然在子午道上遇到了連綿大雨,山中的棧道都被大雨沖毀。十萬魏軍邊修路邊行軍,還要克服塌方和泥石流的阻礙,在這條狹窄的小路上足足走了一個月,還沒有走完一半。最終,魏軍被雨淋了一個月,病死了很多人,所以不得不撤退。

諸葛亮為何不走子午谷?瞭解現代氣象地理知識後,才知孔明的卓見

由此可見,諸葛亮正是看透了秦嶺的這個特殊地理現象,才做出了不走子午道的決策。走秦嶺地區的其他通道,都不會存在這種氣候問題。

自然條件決定了,子午道雖然能夠直達長安城,但卻不適合大部隊用兵作戰,只有在和平時期才適於人們的通行。三國時代,人們很難理解秦嶺南側大量降雨的自然原因,但諸葛亮卻善於通過總結,得出了和現代氣象學家一樣的結論。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熟悉天文地理知識,瞭解氣候變化的原因,在古代就是非常重要的。諸葛亮正是具備了這些“神機妙算”的知識,才能夠被後人所景仰。(作者:陶慕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