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釣齡老司機談冬釣鯽魚心得,值得釣友學習

18年釣齡老司機談冬釣鯽魚心得,值得釣友學習

本人從開始接觸釣魚,至今18年有餘,從最初的小白一枚,到現在略有心得,走了不少彎路,也經歷了許多迷茫,從春華秋實到寒冬酷暑,只要有機會就去甩幾桿,空軍過也爆護過,唯一不變的就是對釣魚的執著和熱情不曾有絲毫衰減。

18年钓龄老司机谈冬钓鲫鱼心得,值得钓友学习

第一次學釣魚,便對這項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一發不可收拾,那個時候網絡媒體還不發達,於是各種書刊雜誌一個勁的往回買,尤其是有個中國釣魚的雜誌期期必買。看歸看學歸學,任何知識離不開實踐,要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際中,除了不斷的實踐還要舉一反三,不能讀死書,今天就總結一下自己冬釣鯽魚的一點心得與廣大釣友一起分享交流,如有不妥請廣大釣友指正。

18年钓龄老司机谈冬钓鲫鱼心得,值得钓友学习

第一,釣位。

鯽魚在水溫5℃左右還會攝食,只是沒有那麼活躍,為了儲存能量越冬,鯽魚都會窩在一個地方儘量不動以減少能量損失。即便魚餌就在嘴邊,鯽魚吃口也非常的輕,所以冬天就別指望打個窩子就能聚過來一大群魚了,這就需要人找魚而不是魚找人了。所以打窩的時候建議一次打下三到五個窩點,窩料不需要太多,但是要記得補窩,以2到3個小時補一次為好。釣的時候幾個窩點輪流走釣,行動要輕儘量避免弄出響聲。一個窩點釣幾條感覺魚口慢了可以換下一個窩點。窩子的選點以背風向陽水深為宜,在一些整體水深較淺水面不寬的小河道里,有蒲草或者蘆葦叢的地方下杆往往也會有不錯的收貨。

18年钓龄老司机谈冬钓鲫鱼心得,值得钓友学习

第二,裝備和線組

如果是大水面,建議在你能駕馭的範圍裡儘量用長杆,杆子以37和28調為宜,可以有效彌補小鉤細線的缺點,避免跑魚。如果是釣草洞,則可以長杆斷線作釣。不管用長杆還是短杆,線組寧小勿大,子線適當放長。

18年钓龄老司机谈冬钓鲫鱼心得,值得钓友学习

第三,調釣

冬季釣魚紅蟲蚯蚓優於面餌,但紅蟲蚯蚓比重輕,基本壓不下目去,所以調釣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天就以廣大釣友使用最多的調平水展開討論。第一步是空鉤重鉛找底,但是要注意鉛不可過重,以能把漂完全壓入水為宜,杆不可拋滿,否則容易造成主線在水下傾斜而找底不準。移動浮漂至露出一目。第二步線組拋入釣點,下拉浮漂,下拉的距離是子線長度加10-20釐米,如子線為對摺後30釐米,則浮漂下拉40釐米,然後修剪鉛皮至浮漂露出漂尖。第三步精找底,重點在這裡了!許多釣友前面幾步都沒問題,唯獨在這一步出現了失誤。這裡有一個細節,許多釣友都忽略了,那就是稱鉤重,浮漂調好後,去掉雙鉤,拋竿如水看看浮漂露幾目。例如去掉雙鉤露六目,說明一個鉤重三目,當我們釣三目以內時,會出現一鉤觸底一鉤懸浮、一鉤躺底一鉤懸浮、一鉤躺底一鉤輕觸底三種情況,如釣目超出三目,則出現一鉤躺底一鉤觸底、雙鉤躺底兩種情況,在這裡不建議釣友釣到六目,因為在雙鉤完全躺底到鉛墜觸底之前浮漂都會是六目,只是雙子線彎曲程度不一樣,這就是所謂的過底。當然,釣無定法,靈活多變,跑鉛一樣能上魚,這都需要根據不同的魚情靈活調整。這裡還有一個細節需要注意,就是雙鉤要能壓下去漂目,如果用的漂過大,掛上對小鉤漂目沒變化,那就另當別論了。

18年钓龄老司机谈冬钓鲫鱼心得,值得钓友学习18年钓龄老司机谈冬钓鲫鱼心得,值得钓友学习

最後,倡導一下文明垂釣,釣場垃圾隨身帶走,魚獲留大放小,保護環境保護資源,廣大釣友才能有更多更好的釣魚場所,才能有更多魚獲。冬季來臨,釣魚同時注意健康和安全,祝廣大釣友們來年大鯽大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