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去陕西,是因为安塞腰鼓

曾被电影《黄土地》里的一个镜头深深震撼:黄土塬上,150名头扎白羊肚手巾,腰系红布带的陕北汉子从山坡后面涌上来,黄土飞扬,人影恍惚,震天的鼓声和150条汉子的吼声交织在一起,如黄河咆哮、万马奔腾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在陕北看了一场现场版的安塞腰鼓,以为极致以为唯一,带着激动和满足一路南下,却不料到韩城时被关中大地上另一种鼓乐深深打动,它叫,韩城行鼓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韩城位于黄河西岸、陕西省东部,关中平原的东北隅;几千年的时光走过八百里秦川,夏、商时韩城属雍州,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置夏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称韩城县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在韩城传布极广,几乎大一点的村庄都有自己的锣鼓队,逢年过节、嫁娶庙会,热热闹闹的行鼓都是少不了的主角,数十人、上百人的锣鼓队边行边敲边舞,旌旗飞扬,鼓声激昂

到韩城,正赶上县一级的鼓乐巡游

巡游的早晨,街上走过的都是秧歌队员、锣鼓队员,真正是全民皆鼓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城市很安静,是那种燃爆前的宁静,隐含着热切的期待、蓄势待发的热情

候场的鼓手三三两两地聚集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看你画的,美得很(此处佟湘玉的口音?不对,这里是关中,佟掌柜是汉中)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秦晋之行一路走来,发现陕西盛产单眼皮帅哥,兵马俑都是单眼皮的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据说秦朝时,只有单眼皮的男子才能称得上是美男子,因为秦始皇本人就是单眼皮,这个没人考证过,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单眼皮总会让人觉得很汉族

一阵鼓声激昂,巡游开始了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不同于安塞腰鼓的活泼跳脱,韩城行鼓更多地保留了古代军阵的威严和壮阔

韩城行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代初期,公元1234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灭金后,蒙古骑兵身着盔甲战袍,敲锣打鼓欢庆胜利,韩城行鼓最早是一种军鼓乐;后来韩城百姓沿袭模仿,慢慢发展成为民间鼓乐

鼓手头戴战盔,腰束遮鞍战裙,击鼓时仰面朝天,成骑马蹲裆式,模拟蒙古骑士的英姿

鼓阵排开,气势恢宏,令旗挥舞,百鼓齐鸣,鼓点强劲刚烈,鼓姿酣畅淋漓,似黄河咆哮、战马嘶鸣

鼓手激情饱满,活力四射,敲到得意处,如醉如痴,狂跳狂舞,醉鼓醉镲是韩城行鼓的最佳境界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韩城行鼓的鼓谱有20余种,典型的包括《老虎磨牙》、《钉圪巴》、《肚里痛》、《上坡》、《走锣鼓》、《呆锣子》、《司鼓子》、《摘豆角》等十几种,有表现气势的,也有表现技巧的

比如《老虎磨牙》是鼓手用鼓槌旋击鼓边铁钉,发出酷似野兽饿急磨牙的声响,逼真形象,而《上坡》则是鼓队以合击与鼓、铙分击的手法,气势雄浑地体现出强悍的黄河黄土雄风,粗犷热烈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不同于安塞腰鼓进、退、踢、转、跳跃的奔放活泼,韩城行鼓更多地保留了军鼓乐的持重威严,一路行来,大气磅礴,有一种碾压的气势

韩城行鼓在历史上又是祭神的鼓乐,老百姓说:平日辛苦劳作的庄稼人,头戴战盔、身披战袍,一敲锣鼓就象换了一个人,跛子不跛了,聋子不聋了,风湿腰再敲都不痛了,人神合一,神气十足;打到兴奋处,甩掉上衣,赤裸上身擂鼓,鼓声如雷,震撼人心

韩城行鼓最大的亮点在于花杆的加入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几十位衣着艳丽、窈窕多姿的姑娘,手执彩绸束扎的花杆,柳腰款摆,在鼓阵旁摇曳舞动

花杆队与锣鼓队相互呼应,上百杆花杆合着鼓点在鼓手上空上下翻飞,关中汉子鼓声激越,鼓舞刚劲,关中女子舞姿婀娜,花杆缭绕,阳刚与阴柔并济,有一种说不出的性感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在青铜与皮革的原始撞击中,加入婀娜的舞姿和翻飞的花杆,实在是一种了不起的创意

在姑娘们的簇拥下,关中大汉的锣鼓越敲越起劲越敲越神气;雄壮与柔美,强烈的对比令观者目不暇接,心神激荡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巡游的这天真的很冷,鼓舞的间歇,花杆队的小女生搂在一起相互取暖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怎么个冷法?我穿着抓绒卫衣外加厚羽绒服,还撑不住躲进街边的店里,烤烤暖气,还阳了再出来,而他们穿得这么单薄

行进的过程全神贯注在动在舞还好,一停下来就冻得受不了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一直跟着这个小美女拍,她的专注她的秀美,关中女子如此美好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巡游不只有韩城行鼓,还有秧歌队、生肖队,各乡镇的方队、民俗彩车、、、一队接一队,非常热闹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追着锣鼓队走过了几条街,一回头被车上的乐队给逗笑了,同学们,这看着有点乱啊

在陕西,除了安塞腰鼓,还有一种鼓乐更加大气磅礴

韩城行鼓的特点是鼓点刚劲有力,打鼓时鼓手似骑马又似醉酒,明显区别于其他种类的锣鼓,而花杆队的加入更是丰富了整体的美感

2006年,安塞腰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韩城行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如果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不妨来一趟秦晋之行,看一场安塞腰鼓,追一场韩城行鼓,久违的年味儿在激越的鼓声里喷薄而出,直敲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