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卖的理财产品也会亏钱?别傻了 它们可能压根儿不是银行的

年化收益10%以上的理财产品,你还敢买吗?


近期出炉的《2019银行业用户体验大调研报告》显示,银行用户的风险意识越来越高了。


银行卖的理财产品也会亏钱?别傻了 它们可能压根儿不是银行的

2017年,只有10%多的用户觉得年化收益10%以上的产品有风险。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0%多。2019年,有将近30%的用户认为年化收益10%以上的产品风险很大。

尽管用户整体的风险意识加强,但部分用户对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风险缺乏必要认识,单纯地以为只要是从银行买的理财,就一定没问题。

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从银行买的理财,有的风险不高,但也有亏损的可能,有的风险相当高,更有可能亏损。

首先,根据资管新规要求,保本理财将在2020年底之后彻底消失。

换句话,2020年之后,我们将再也买不到保本的银行理财。不保本了,当然就存在亏损的可能,当然,亏损的可能性不一定高。


银行卖的理财产品也会亏钱?别傻了 它们可能压根儿不是银行的

事实上,自2018年年初开始,银行的保本理财占比就一直在下降。还想买保本银行理财的朋友可以趁保本理财彻底退出市场前买一波。

其次,我们从银行买的理财产品,并不一定是银行“原装”的。

什么意思?银行就像一个大超市,不仅卖自己“原装”的理财产品,还帮别人卖产品,基金、保险、信托、黄金、白银等等。

这些产品与“原装”产品有天壤之别,有些风险相当高,曾经就有朋友吃过货不对板的暗亏。


银行卖的理财产品也会亏钱?别傻了 它们可能压根儿不是银行的

有什么办法区分“原装”与“非原装”呢?不了解的朋友可能以为难死了,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区分“原装”与“非原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合同,看合同上盖的公章是银行的,还是基金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公司的。

除了看合同,大家还可以登录中国理财网查询。

凡是银行“原装”理财产品,产品说明书中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或15位产品登记编码。

我们将这个编码输入到中国理财网的搜索框内,如果能搜到,就是“原装”,如果搜不到,可能就不是“原装”。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我是小南,财经媒体人,理财规划师。大家有任何的理财、社保相关问题,欢迎大家给我留言或者私信,看到后第一时间回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