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少將張貽祥的外號

在金寨這片紅色土地上,曾經爆發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著名的兩大起義——立夏節起義和六霍起義,誕生了12支師級建制主力紅軍隊伍,湧現了59位開國將軍,張貽祥就是其中之一。

在戎馬倥傯、充滿挑戰的軍旅生涯中,張貽祥總是堅持以最高的標準對自己提出近乎嚴苛的要求,並因此獲得了多個外號,這些外號與他所從事的革命工作以及個人的人格魅力緊密相關,從多個側面反映了他在各個歷史時期在革命和軍工建設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

開國少將張貽祥的外號

張貽祥

鄧小平盛讚的“蘿蔔大王”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軍把軍事進攻重點指向敵後戰場,決定對八路軍根據地先實行戰略性封鎖,繼而進行滅絕人性的大規模“掃蕩”。

百團大戰結束後,八路軍一線的政治幹部傷亡很大,前線和後方都急需大量的黨政工作人才。1941年1月,張貽祥從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即被一二九師留在了師部參謀處,擔任政治協理員,同時負責機關黨支部工作。由於日軍對八路軍實行大規模反覆“掃蕩”和嚴密的經濟封鎖,加之國民政府背信棄義,不履行承諾,調撥給八路軍的軍費及軍需物資嚴重不足,且不能及時到位,造成了八路軍各種物資裝備特別是糧食給養極端困難。為徹底擺脫困境,各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隊伍紛紛提出向三五九旅學習,一邊練兵備戰,一邊墾荒種地,全面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一二九師師部機關也不甘落後,積極參加到開荒墾地的大生產運動中來,利用閒暇時間開田墾地、種糧種菜,用實際行動自給自足、自保自救,反擊日軍的“三光”政策。

張貽祥負責的師部黨總支,集中了一大批女同志。為充分發揮女同志在大生產運動中的作用,總支根據她們承擔日常工作以及身體條件等實際情況,提倡由她們自願報名參加開荒。女同志們都自告奮勇毫不含糊,劉伯承夫人汪榮華和鄧小平夫人卓琳,兩個人一馬當先帶頭上陣,帶著機關女同志,走上了田間地頭。她們或趁著工作空隙,或專門安排時間,和男同志一樣開荒整地,播種澆灌,採摘收割。她們虛心向當地農民學習經驗,並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與堅韌,與男同志展開了生產競賽。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因為大家的辛勤努力,一年下來,一二九師師部機關的大生產運動取得優異成績,糧食、瓜菜都獲得了較好收成,有效彌補了機關給養不足的困難。特別是他們種出來的白蘿蔔,不僅產量高、水分足、營養好,而且個頭特別大,最大的單個重量竟然達到了3公斤。鄧小平看了以後高興地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讚他們幹得好,並且還詼諧地對大家說:“這個張貽祥,種地還挺像樣,打仗屈才了嘛!居然種出個蘿蔔大王啊!”就這樣,張貽祥這個“蘿蔔大王”的外號不脛而走。

抗戰將領敬佩的“張老摳兒”

1943年1月,張貽祥由一二九師師部調往華北軍工部任政治處主任。到軍工部後第二天,他就帶著警衛,騎上戰馬,到各個工廠及生產車間巡視,詳細瞭解各單位槍彈生產、職工生活、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具體情況。

八路軍所謂的兵工廠,實際上都是一些手工作坊,生產設備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生產方式落後到不能再落後。沒有像樣的生產廠房,就找土窯洞、閒置農宅、破舊廟宇,只要有能擋風遮雨的地點就行;沒有專用的生產設備和製作工具,就使用木製風車、自制砂箱、泥土垛成的化鐵爐,只要能生產出產品就行。製造硫酸,容器用的是老百姓盛水或儲糧的陶瓷缸和陶罐;製造硝化棉發射藥,原料用的是土硫酸溶解日常生活使用的棉花,再用大鐵鍋脫脂,陶瓷缸化硝,石磨碾棉粉,用土炕當烘乾機,擀麵杖當碾棍,剪刀當切片機。總之,一切都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土法上馬、土方生產。

技術人員更是稀缺。每個兵工廠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名自願投身革命、從城鎮來到山區的專業技術人員,其餘絕大部分都是從民間招收的鐵匠、木匠、銅匠、錫匠等流動的簡單手工業者,和稍有一點技術特長的農民。

八路軍的軍事工業就是在這樣極端簡陋、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從無到有,艱難起步,由小到大,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

張貽祥堅持深入工人中間,與他們同吃同住,共同勞動。就是在這裡,張貽祥第一次看到和了解了槍支彈藥是怎麼樣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程序,神奇地從原料變成成品的,並由此對槍支彈藥的製造過程產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他乾脆挽起袖子、甩開臂膀,與工人一起制模具、翻砂、打鐵、拉皮帶輪,一起探討方法、比賽技術、摸索創新。他邊幹活邊拉家常,給工人們講革命理想,講反“圍剿”、長征,講當前抗日戰爭中革命英烈的傳奇故事。

張貽祥知道自己文化少、底子薄,但他也知道,既然進入槍械製造這一行,幹上了真正的技術活,如果不能補上基礎技術和基礎理論這一課,就永遠只能是一個門外漢。於是,他利用生產間歇、晚間休息等時間苦學、惡補軍工基礎知識。他請來兵工廠裡的知識分子單獨給他“開小灶”,詳細講解炸藥的基本原理、槍械的基礎知識、各種武器的圖形結構,等等。為加快理解、加深印象,張貽祥對每個知識點都十分用心,並用紅藍筆畫出便於自己理解的簡要草圖,花花綠綠的色彩加上各種各樣的圖案,看上去就像小學生的圖畫本。這在今天看來方法很土,但對張貽祥來說卻能一看就懂、非常實用。

在張貽祥和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軍工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研製生產出多種規格的地雷、手雷、土雷,為以後抗日戰爭中實施廣泛的游擊戰、麻雀戰、地雷戰奠定了堅實的武器裝備基礎。

由於戰事緊張,自從張貽祥來到軍工部後,各個遊擊支隊的司令員、獨立團的團長們隔三差五便來軍工部走動,與軍工部主官們聯繫接洽,甚至順帶給張貽祥送來罐頭、紀念品和燒酒等等,表面上是看望老戰友,展示自己的戰鬥成果,其實主要目的還是與他們“套近乎”“拉關係”,希望多領一些手榴彈和地雷等。這時,張貽祥則完全保持了堅持原則、勤儉持家的作風和習慣,禮物照單全收、全部留下,給兵工廠的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打牙祭、增營養,而武器彈藥則是嚴格按照批條、文件發放,不管對方再怎麼軟磨硬泡、打感情牌,也是一槍不多撥、一彈不多發。那些司令員、團長們拿他毫無辦法,明裡說他“摳門”,背地裡喊他“張老摳兒”,但也非常敬佩他的“管家婆”精神。於是,從這時起,張貽祥漸漸有了一個新的外號。對此,他不僅沒有表示反感,反而以此為榮耀。

王樹聲感慨的一代“槍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決定在東北白城子建設我國第一個軍械試驗靶場。張貽祥和靶場黨委一班人大膽接受上級下達的多項目、多學科常規武器試驗任務。張貽祥還提議,將白城子壩上永久性靶場以西9公里處侵華日軍留下的12座飛機庫,作為臨時靶場先使用起來,力求早一天執行試驗任務。經過9個月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戰,臨時靶場建成了試驗室、高壓線、鐵路線、射擊基準線、主靶道、暸望塔、陣地掩體等一批最基礎的試驗設施,為我國新型戰術武器試驗奠定了基礎。

在1956年靶場本部正式投入使用前,試驗靶場就藉助各種成熟和半成熟的條件,完成了日88式75毫米高炮榴彈引信延時時間測定,75無後坐力炮、82迫擊炮、76加農炮、122榴彈炮、54式手槍和12.7高射機槍國家定型,37毫米炮管壽命和身管材料,37毫米高炮拖靶,射表研究以及火炮南方夏季自然環境適應性等一些試驗任務。自從54式手槍定型這個時候起,張貽祥就對其鍾愛有加,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帶在身上片刻不離,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按照組織規定上交。

經過4年的艱苦奮鬥,到1956年,作為我軍第一軍械試驗靶場的東北白城子常規武器試驗基地正式投入使用。這年4月7日,經彭德懷元帥批准,“軍械試驗靶場”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械科學試驗靶場”。6月9日,時任總軍械部部長的王樹聲大將來到白城子,代表中央軍委和國防部參加靶場竣工儀式。當天,遼闊的大草原碧空萬里,和煦的陽光普照大地,幾百名幹部戰士在火炮試驗區兩邊威武肅立。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王樹聲興致勃勃地為靶場剪了彩。而後,76毫米加農炮等3種火炮、2種輕武器相繼開始射擊表演。中國兵器試驗基地第一炮的順利打響,標誌著我國第一個常規兵器試驗靶場正式建成,實現了我國常規武器試驗科學事業的良好開局。

此後,從祖國的東北到廣東南疆,從一望無際的廣袤草原到濱臨海洋的雷州半島,不管常規武器的試驗在哪裡進行,張貽祥和參試人員都會在那裡出現,他對槍械的研究與試驗也到了痴迷的程度。可以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研製的每一件常規武器,張貽祥都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熟悉,每一件裝備部隊的武器他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一次,王樹聲和他見面時不由得感慨道:“這個空山戰鬥的張貽祥,居然成了個槍痴!”從此,“槍痴”這一外號也逐漸在張貽祥的同事中間流傳開來。(來源|《讀者報》 作者|金齋紅)

開國少將張貽祥的外號

走過萬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歡迎訂閱2019年《讀者報》

郵發代號:61—98

訂閱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當地郵政所訂閱

2. 關注“讀者報官方微信”,進入微店下單訂報

3.淘寶店鋪: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讀者報》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5.《看熊貓》雜誌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441465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