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文丨吳澤源


作為一個影迷,你很難不期待昆汀·塔倫蒂諾的每部新作。而當它與「1969年」、「好萊塢」、「曼森家族殺人事件」這幾個關鍵詞掛鉤,還起了個像《好萊塢往事》這樣帶著萊昂內史詩範兒的名字時,抗拒它就變得更難了。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但昆汀的這部新作,確實有點讓人失望。昆汀說,這是他從影以來最私人的一部作品,而他說的確實沒錯。對童年的眷戀,對電影的熱愛,對逝去時代的懷念,貫穿了整部電影:看懂《好萊塢往事》,就能看懂昆汀。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遺憾的是,最私人的昆汀作品,並不代表它就是最好的昆汀作品。事實上,《好萊塢往事》的私人特質,恰好暴露了昆汀在敘事手法、主題表達,以及在平衡主流審美與個人趣味時的力不從心。或許,昆汀所面對的尷尬在於,喜歡他的影迷都在成長,而在拍《好萊塢往事》時,他卻停在了原地。

溫吞瑣碎的懷舊輓歌

作為一部用片名向萊昂內致敬的電影,《好萊塢往事》的切入點,其實還蠻有趣。故事主角,並不是沃倫·比蒂、羅伯特·雷德福和彼得·方達這樣在1969年大紅大紫的好萊塢明星,而是兩個相對來說的「無名小卒」: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的瀕臨過氣的電視劇明星瑞克,和布拉德·皮特飾演的瑞克的御用動作替身克里夫。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這樣的切入點,與萊昂內的史詩視野大相徑庭,反倒有點類似於智利小說家波拉尼奧在《荒野偵探》等作品中的視角:挖掘被時光掩埋的骸骨,為處在歷史邊緣的人們樹碑立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昆汀不厭其煩地向大家介紹著瑞克一角的靈感來源:泰·哈丁(Ty Hardin)、文斯·愛德華茲(Vince Edwards)、喬治·馬哈里斯(George Maharis)……

他們都是在舊好萊塢與新好萊塢的過渡期被淘汰的演員;他們都曾試圖從電視圈躍入電影圈,卻沒有像伯特·雷諾茲、史蒂夫·麥奎因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樣獲得成功,只好接受被遺忘的命運。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問題在於,把這樣的演員作為整個故事的主角,註定不會太有趣:他們之所以沒能成名,某種程度上正是因為,他們既不具備一線明星所具有的個人魅力,也不具備角色演員所擁有的獨到演技。而當昆汀挑選了萊昂納多飾演瑞克時,影片的處境就更尷尬了:萊昂納多的氣質,實在太主流也太有明星範兒。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所以當我們看到他出現在片中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必然是:這是大明星萊昂納多飾演的三線演員瑞克,而不是:這是三線演員瑞克。與此同時,萊昂納多也不是塞繆爾·傑克遜和克里斯托弗·沃爾茨那樣的個性演員。他的主流氣質,決定了瑞克一角不會具有像《低俗小說》的朱爾斯和《無恥混蛋》的漢斯·蘭達那樣的鋒芒;整部電影也因此被定下了溫吞的調子。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而昆汀的劇本,也沒有為瑞克創造出多少有趣的情境。瑞克在西部劇集片場拍片的「戲中戲」段落,冗長瑣碎得如同一出肥皂劇,既不像《穆赫蘭道》甚至《鳥人》一樣在虛幻與現實間巧妙交織,也不像《開麥拉狂想曲》這樣的獨立電影一樣,具有脫線的戲劇性和生活的古怪毛邊。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開麥拉狂想曲》(1995)


至於克里夫拜訪「曼森家族」居住的牧場一幕,倒是極具戲劇和視聽張力,但它們也被消解在整個故事漫無邊際的鬆散之中了。這是《好萊塢往事》在敘事上的尷尬之處:作為一部大明星領銜的商業片,它隨性得像部藝術片,而如果你拿它當藝術片,它的手法與內容卻又顯得太平庸了。

失之簡單的60年代回顧

但歸根到底,《好萊塢往事》還是一部承擔著近1億美元風險(如果加上宣發費用則超過1億)的好萊塢大製作。而既然昆汀已經成了能輕易調遣三位一線巨星皮特、萊昂納多和瑪格·羅比的好萊塢國王,他作品的氣質,也就必定會變得更主流。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這種主流在主題表達方面的具體體現,就是《好萊塢往事》正邪對立、黑白分明的價值觀:富有雄性氣概的好萊塢老派直男是「好」的,沉迷毒品、反抗權威的嬉皮士則是「壞」的;中年男性的傳統價值觀是「好」的,年輕人具有顛覆性的激進價值觀,則是「壞」的。

單從大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妻子莎倫·塔特被嬉皮士殘忍屠殺這一事件來說,塔特是無辜的,屠殺她的嬉皮士是十惡不赦的,完全沒有問題。但如果把視野擴展到整個1960年代的美國,昆汀的上述結論,就未免有些失之簡單了。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作為昆汀第三部篡改了歷史的作品,《好萊塢往事》沿襲的,還是《無恥混蛋》和《被解放的姜戈》的二元對立價值格局。問題在於,60年代的美國,並不像二戰時的法國和蓄奴時期的田納西州一樣黑白分明,傳統價值與嬉皮價值的衝突,也沒有那麼簡單。

在《好萊塢往事》中戲份不多,卻對整個故事至關重要的人物波蘭斯基,就是60年代精神的顯著象徵:他既是一樁謀殺案的受害者,又是一樁強姦案的嫌疑犯。關於60年代的真相,就是這麼混沌不明,任何試圖將它塞進二元模板的嘗試都是幼稚的。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昆汀在《好萊塢往事》的結尾處,復刻了《無恥混蛋》的結局:他改寫了歷史,讓瑞克和克里夫殺掉了「曼森家族」的嬉皮暴徒。這樣的快意恩仇,的確能讓觀眾獲得即時的情感宣洩,但是對於一個已經五十多歲了的昆汀,我們有理由期待更多。因為在一部將莎倫·塔特被害這個60年代標誌性事件作為素材的電影中,對歷史背景的考量,和對人性灰色地帶的思考,完全是有必要的。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拒絕長大的電影頑童

遺憾的是,在《好萊塢往事》中,昆汀完全沒有體現出能夠對歷史與時代進行嚴肅考量的能力。這從他在還原1969年洛杉磯時的側重點上,就可見一斑:他費盡心機地還原了當年的影院招牌、電臺廣告、黃金時段肥皂劇,以及好萊塢片場。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但60年代隨處可見的反戰遊行、學生抗議、少數族群民權運動,以及屬於那個年代的種種其他陣痛,卻沒有在片中留下半點影子。整部電影像是漂浮在一個名為流行文化的巨型泡沫中。

事實上,昆汀之所以無法在主題表達上更進一步,就是因為他對世界的認知,更多是來自電影和電視,而不是生活本身。這種傾向甚至在隨著他的年歲漸長,變得更加明顯,只要你看看《好萊塢往事》中最關鍵的一處劇情轉折,就能明白。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四位「曼森家族」成員在莎倫·塔特家外面謀劃著屠殺,卻在偶遇瑞克之後,就著大家有沒有看過瑞克主演的電視劇這個話題爭吵了起來,並最終決定,瑞克是更應該被殺掉的人,因為與莎倫·塔特相比,一直出演西部牛仔的瑞克,代表著更應當被清除的好萊塢式暴力……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對昆汀來說,電影與電視比生活更重要,或許無可厚非,影迷們愛他的一部分原因,正是他的迷影趣味。他的多數作品,從某種程度上都是正邪對立的故事,但他對B級片式壞品味的熱愛,為這些主題簡單的故事,帶來了某種挑釁中產階級「好」品味的顛覆性與趣味性。

而循著他的致敬與引用,我們也能瞭解諸多電影亞類型的歷史:《落水狗》與盜搶電影(Heist films)、《危險關係》與黑人獵奇電影(Blaxpoitation films)、《殺死比爾》與功夫片、日本劍戟片和意大利西部片,全都密不可分;這種跨越文本的按圖索驥,或許正是昆汀電影給我們帶來的最大樂趣。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落水狗》(1992)

然而在《好萊塢往事》中,電影本身和娛樂業從文本背景處走向前臺,成為了影片的主角。而皮特、小李和羅比這樣的大明星,就像與塔特一起遇害的幾位逝者,以及在片中出現的那些好萊塢老派影人一樣,無法被戲謔與戲說。那麼昆汀最愛的顛覆、冒犯與趣味性該從何而來呢?只能從影片與現實交匯的邊邊角角處得來。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所以昆汀會把克里夫暴打女人的鏡頭、涉嫌殺妻的傳言,和他對少數族裔略有冒犯性的言論(「別在墨西哥人面前哭」),當做片中的笑點;所以昆汀會把李小龍塑造成一個滿嘴狂言、虛張聲勢的討厭鬼,因為這些都是對社會主流價值和主流認知的某種挑釁/顛覆。

問題在於,一個創作者並不應該既拿虛構故事的幻想成分為自己開脫,同時又聲稱如此塑造李小龍確有現實依據,即便在李生前的朋友紛紛為之辯護後,仍不鬆口。昆汀對自身創作自由的維護或許有理,因為一個過場戲就完全否決其藝術發聲權的做法,則完全荒謬。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但昆汀也要明白,創作者既然要涉足現實,就要對自己做出的所有選擇負責。他自以為能憑藉藝術自由豁免權,同時自如行走在電影與現實這兩個國度,卻結結實實地碰到了現實的釘子。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說到底,《好萊塢往事》,這部昆汀最私人的電影,體現出的卻是昆汀最無處遁形的幼稚。他沒有審視一整個時代的能力,也無法對歷史事件提供獨到的洞見。於是他做出了一個保險的選擇:再次為大家奉獻出一則改寫歷史的任性「童話」。

但問題在於,最好的童話都是由大人講述的,而不是說,敘述者越是讓自己退化為孩童,他的童話就會講得越好。留給聲稱只拍十部片的昆汀與他的影迷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好萊塢往事》第一次徹底暴露了昆汀的幼稚和短板


希望在下次與昆汀見面時,我們能看到一個拍《危險關係》和《八惡人》時的他(畢竟讓他再拍一部《低俗小說》或《殺死比爾》,已然不現實),而不是一個拍《被解放的姜戈》和《好萊塢往事》時的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