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反向春运”需要更多“看得见”的实惠

鼓励“反向春运”需要更多“看得见”的实惠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18日公布《关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运工作的意见》,铁路要进一步强化12306网站技术防控,发挥候补购票等有效手段,维护公平的网络购票秩序,做好电子客票试点推广等工作,推行回空方向列车票价优惠措施,鼓励“反向春运”。千方百计增加运力,同时保证慢火车开行规模。(12月18日《中国新闻网》)

  春节到了,在城市中工作的外来务工者要回家和家人团聚,要回到老家过春节,而“反向春运”的意思是不在农村过年,而是选择在城市中过年。在春运车票“一票难求”的情形下,鼓励“反向春运”是值得提倡的。

  鼓励“反向春运”的积极意义很明显,一方面能够缓解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缓解城市中因为回家的人过多所带来的服务质量降低情况,一些城市在春节期间,连早餐都无法解决,因为卖早餐的人都回家过年了。就个体而言,“反向春运”能够降低交通支出等成本,也是相当有益的。不过,回家过年的情结我们都很深,如果没有提供更多“看得见”的实惠,恐怕很难真正吸引人,要知道以前选择在城市中过年的人,多是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或是工作的需求所综合的结果,如果能够有更多的“看得见”的实惠,则能够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反向春运”。

  拿什么鼓励“反向春运”?首先,车票价格,不管是高铁票,还是公路的票价,以往,不仅出现“一票难求”,票价更是节节攀升,一些“黄牛”卖出的价格更是吓人,如果“反向春运”的票价出现打折,回家过年和在城市中过年,票价相差悬殊,会让人动心的,从而作出决定,他们也会说动家里人到城市过年。“反向春运”对于交通部门来说,也是有利的,“空载率”将大大降低;其次,人留下来之后,如果城市中空荡荡的,没有过年气氛,留下来有何意义?这需要城市中提供各种“文化大餐”,提供多样化的游玩的节目,让这些在城市中过年的“外乡人”也能够感受到过年的氛围,同时产生一种感叹,在城市中过年也不错。哪些习惯在农村过年的人也能够喜欢上在城市里过年,如此,才能让人乐意接受“反向春运”;再次,在城市中过年,能够感受到“留下来”的温暖。比如企业虽然不开工了,但对于留下来的员工要准备好“年夜饭”,要给予温暖和关怀。居住的小区也要对外来务工人员多些关心,及时解决他们在春节所遇到的生活困难,最重要的是,城市中一些游乐设施要给予更多的优惠,让他们觉得,在城市中过年是值得的。

  鼓励“反向春运”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鼓励”的话,要体现在行动上,因此,这不仅仅是交通部门的事,也应该各职能部门的事,这需要群策群力,需要出台各种措施,提供诸多“看得见”的实惠,这可以让外来务工人员作出理智的选择。如果鼓励“反向春运”并没有“看得见”的实惠,并没有让哪些外来务工人员觉得在城市中过年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或者连车票都享受不到优惠,那么,所谓的鼓励“反向春运”最终只能是一个“画饼”,不会产生任何积极的效果。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