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如若再遇危机,柳传志是否会第三次出山?


联想如若再遇危机,柳传志是否会第三次出山?

■文|今纶

12月18日,联想控股宣布柳传志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继任者是现任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宁旻。

联想如若再遇危机,柳传志是否会第三次出山?


2019年真是中国现代商业史上颇具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大佬有退休的,也有卸任部分职务的,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根本就不老。

今年3月,北京百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李彦宏退出董事行列。近日,百度云计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发生变更,李彦宏卸任执行董事。百度副总裁、百度云总经理刘辉卸任总经理一职。

9月10日,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9月19日,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卸任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职务。

综合来看,大佬们之所以集体选择在2019年进行调整,其一,确实是很多企业都遇到了多年未见之大变局,他们普遍觉得需要年轻人顶上来分担责任和压力。

诚如柳传志所言,年纪大了还要掌管企业,其实是“酒驾”,很危险。

其二,大佬们实现了财务自由,有的希望去享受生活,去保养身体,去K歌,去指挥一下乐队,也是对自己多年奋斗的补偿,我看也很好。一直绷着,血压和血管都会不正常。

联想如若再遇危机,柳传志是否会第三次出山?


被马云尊称为商业教父的柳传志总结自己的一辈子,用了一个词语“精彩”,又说自己这辈子“值了”,相当令人信服。

虽然,柳传志的财富不及马云的400分之一,虽然他的手下孙宏斌如今已经是地产界的枭雄,但是泰山会精神领袖的位置,其实一直为柳传志留着。


『遗憾一:联想品牌被抹黑』


柳传志及其联想最大的一次危机,不是来自于财务层面的危机,而是来自于华为。

在与华为的对比中,柳传志总是有点英雄气短。

去年春季,有自媒体发文称“杨元庆曾表示宁愿放弃5G也不选华为,高通比华为更强”。针对这一说法,负责市场与宣传的联想集团副总裁王传东回应称,这纯粹是谣言,希望用户不要轻信,也不要刻意抹黑联想。

但是事情越闹越大,一时难以止息。

联想如若再遇危机,柳传志是否会第三次出山?


最后,时年74岁的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亲自执笔,与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联想控股总裁朱立南联名发表了一封题为《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的公开信,表示要声讨谣言。

联想如若再遇危机,柳传志是否会第三次出山?


其实,事情无非就是柳传志在信中所言“在5G eMBB方案第一轮投票的时候,联想集团基于自身前期技术和专利储备,选择了LDPC技术方案。在第二轮投票时,联想集团综合考虑国家整体产业合作、创新与发展,坚决选择了联想之前没有太多技术积累的Polar码方案(即华为方案)”。

后续有很多人出来支持柳传志,包括马云、刘强东、李彦宏、周鸿祎等。

马云表态说:“相信柳总!坚定支持柳总!商业避免不了竞争,但竞争上升到无底线,扣政治帽子,煽动民情民愤实乃商业之悲哀,社会之悲哀。坚定支持柳总,树立商业正气!”

柳传志还和任正非通了电话,做了交流。任正非感谢联想对华为的支持,并表示联想在5G标准的投票过程中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

2018年上半年是联想的品牌声誉不断跌落的阶段,虽然错不在联想,但是结果却需要联想、柳传志以及继任者背负,何时能够卸下这个包袱,何时能够彻底摆脱骂名,何时能够回到联想品牌的高光时刻?

舆论慢慢止息,但是时至今日,联想还是深受本次负面舆情的影响。在一些网络平台,但凡出现与联想有关的字眼,都有人跟帖痛骂其是“买办”“卖国贼”。

这是柳传志的第一个遗憾。


『遗憾二:联想本可以更强大』


柳传志的第二个遗憾,应该是有钱的时候没有认真做研发。

联想公司创建时不过11人,在传达室里办公,可谓起于微末之中,多次遭遇困境,多次奋起。

公正地说,如果没有柳传志在早期的“霸道”和坚韧,没有他被人骗款之后蹲守一夜的执着,联想没有今天。

时人喜欢讨论“柳传志倪光南之争”,有人说柳传志当时选择让企业先挣钱是对的,倪光南太书生气。后来倪光南的系统、芯片都失败了,说明联想人当时力挺柳传志是做了正确的选择。

我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一个企业要活下去,要给员工发工资,要给股东分红,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为了研发而研发,为了科技而科技,最后不能变现,不能给员工带来美好生活,一切都不靠谱。

联想如若再遇危机,柳传志是否会第三次出山?

▲1984年,柳传志、倪光南等11人创办联想


不过,联想有钱之后应该怎么做?

无论如何,你是一个顶着科技光环的企业,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靠卖组装机赚钱的联想了,在重金投入研发和重金投资、收购之中,联想选择了后者。

所以,今天的联想控股是个投资平台。联想集团,这个大家熟悉的电脑等业务,只不过是控股公司大盘子中的一块蛋糕而已。联想控股旗下有专做投资业务的联想之星、君联资本、弘毅投资、联想创投。

联想如若再遇危机,柳传志是否会第三次出山?


早在2010年初,柳传志就宣布联想进军现代农业。佳沃品牌于2013年5月正式推出,蓝莓和猕猴桃是其首先选定的两个高端单品。

这一年,华为研发投入177亿,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利润达到238亿元,净利润率12.8%。

还是这一年,6月3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在北京公布了2010年(第24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华为位居榜首,海尔、联想控股分列第2、第3名。

自此,同为1944年生人的柳传志和任正非,在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上已经完全不同。

联想一路求稳,做投资,做电脑产业的老大。

在联想2010年的财报中一片喜气洋洋“联想持续专注于各市场、客户群及产品线有力执行‘保卫和进攻’战略,成功取得均衡增长,全年的全球市场份额更创下10.2%的双位数新高。在第四季度,联想的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年比年上升16%,同期整体市场销量下跌1.1%”,一切都很美好。

而华为一路啃硬骨头,2018年华为研发投入超过150亿美元,在欧盟发布的2018工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华为排名全球第五。

时也命也,多年后柳传志在某次论坛上面对主持人的采访坦承:“任正非目标高远、坚定不移,豁出命来引导市场,他的胆量和气魄是我没有的”。

我相信这是柳传志的真心话。

联想如若再遇危机,柳传志是否会第三次出山?

▲青年柳传志


基因与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决定了柳、任二人的命运,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联想和华为的底色。

柳传志的父亲柳古书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早年参加革命,曾在体制内任职,是中国第一代知识产权律师,业界威望极高。柳传志本人也是中科院的干部出身。

虽然柳的个性比较强,但是他的整个成长环境与生活工作的环境决定了,如果他取得了想象中的成功,难免会有所保守。

相比之下,任正非不过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穷中学校长的儿子,毕业于非名校,被公司辞退,迫于生计才创业,危机感无时无刻不在血脉中涌动。

《华为的冬天》一文是任正非的精神世界一隅,面对有人问“华为20年后会怎么样”,任正非居然回答“坟墓”。他的那种紧张与危机感使我相信,他是一个少有快乐的人。任正非是典型的“屌丝逆袭”。

联想如若再遇危机,柳传志是否会第三次出山?


虽然从财报上看,联想表现的还不错:数据显示联想上半年总营收达到了1801亿元,第二季度营收人民币948亿元,实现连续9个季度同比增长。

但时至今日,联想与华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应该是柳传志的第二个遗憾,谁不愿意自己创办的企业变得更强大呢?



​『遗憾三:在接班人问题上颇显踌躇』


柳传志的第三个遗憾可能就是接班人的问题了。

2005年,柳传志卸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少壮派杨元庆接棒。但是,2009年联想集团首次出现亏损,柳传志出山再次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直到2011年才再次卸任交棒。

这说明什么?至少说明在这个阶段,柳传志在联想集团还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作用,否则他出山干嘛?

回到今日,柳传志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继任者将是现任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宁旻。

实际上,外界一直猜测柳传志的接班人是朱立南。从履历来看,朱立南于1989年加入联想,1993年离职。四年后,朱立南重返联想,后来成为执委会成员之一,至少成为了接班人的候选对象之一,而且是第一顺位。

联想如若再遇危机,柳传志是否会第三次出山?

▲朱立南曾是联想继任者候选人之一


联想转型资本集团的过程中,朱立南是一员骁将:2001年,朱立南任联想投资总裁。2009年,有媒体询问柳传志,朱立南是否为柳传志接班人,柳传志表示有可能猜想是对的,也有可能是不对的。

其犹豫和踌躇可见一斑。

出生于1969年的宁旻,现年50岁,1991年才加盟联想,历任联想控股总裁助理、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虽然并非第一顺位的继任者,但是他在联想控股的股权比例仅次于柳传志和朱立南,实力可想而知。

联想如若再遇危机,柳传志是否会第三次出山?

▲柳传志与宁旻


更令人玩味的是,现年57岁的联想控股总裁朱立南也宣布卸任。

联想控股正在交接班,不过,朱立南真的不算太老,他甚至还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作为“参谋长”接任总裁的他也不过在这个位置上干了7年而已。

现在来看媒体于2012年刊发的新闻《联想交接班进行时:朱立南接帅印 联想之星搏未来》,彼时,朱立南接任总裁,意气风发,真是令人感慨。

我的个人观点:柳传志应该在接班人的问题上颇费踌躇,留有遗憾。联想控股的几位高层之间当然也有过充分的交流,至于发生了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柳传志选对了吗?他还需要在联想控股未来可能危急的时候第三次出山吗?

但愿不会,就让这位奋斗一生的老人好好休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