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縣之千年宋代故城——通利軍城

浚縣商時稱黎,西漢初置黎陽縣。古時黎陽城漢代位居大伾山北麓,衛水西側。因水患而成湖,遂移城至浮丘山巔。唐初置黎州總管府,宋、金、元為浚州,明初降州為縣,始稱浚縣。

浚縣之千年宋代故城——通利軍城

兩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


浚縣之千年宋代故城——通利軍城

古城景區


浚縣之千年宋代故城——通利軍城

古城門夜景

通利軍城系浚縣宋代故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黎陽縣改屬河北道澶州(今濮陽)。《宋史 地理志》載:北宋端拱元年 (988),以黎陽縣為通利軍,至道三年(997年),改道為路,通利軍屬河北路。天聖元年 (1023) 改為安利軍。明道中復為通利軍。熙寧三年 (1070) 廢為縣。元祐初復置為軍,政和五年 (1115) 升為州,號浚州軍節度。《宋史 河渠志》:“政和五年,督水監言:‘慮水溢為患,乞移軍城於大伾山、居山之間,以就高仰’。”轄黎陽縣。旋又改平川軍節度,州治在浮丘山顛,轄黎陽縣、衛縣。

宋代的行政區劃,最高一級為路;相當於現在的省,實施的三級制,最基本的是路—州—縣;州級單位有府、州、軍、監,,相當於現在市、縣兩級,府雖與州平級,但地位卻略高於州,府地位最高,州次之,軍、監更低;行政區劃中出現了軍、監這兩個單位,當時的軍、監有兩類,領縣的或不領縣的。領縣的軍、監與府、州同級,但實際地位低於府和州;不領縣的軍、監與縣同級,都隸屬於州或府。也就是說,宋代縣級以上、路級以下的區劃單位有府、州、軍、監四類,縣級單位有縣、軍、監。通利軍領黎陽縣,是跟州同級、比縣級別高的一個地方,“通利”是取水路暢通平安之意。據《浚縣誌》載:通利軍、安利軍、平川軍、浚川軍,皆系軍政設置,取水陸路暢通之意命名。軍城在今浚縣城東三公里紫金、鳳凰兩山之間,後因避黃河水患,移置大伾山與鳳凰山之間。高宗南渡後,軍城遂廢。遺址蕩然無存。

澶淵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場重要戰役,1004年 閏九月,遼軍在 蕭太后和遼聖宗的統率下再度大舉南下。遼軍在侵入宋境後,即派出使者請和。十月,遼軍在擊敗部署在邊境一線的 宋軍主力後,移兵東攻 瀛州(今 河北河間)。宋知州 李延漏率眾堅守。遼軍圍攻多日,晝夜猛攻,死者達3萬餘人,城仍固守不下,只得移軍南下,同時又遣使請和。十一月,遼軍進抵澶州(今河南濮陽),大將 蕭挺凜中伏弩死。遼軍一面屯兵澶州城下,與宋真宗所統宋軍主力對峙,一面與宋方談和。此時,遼軍雖已擊敗宋軍第一線的主力, 長驅直入,攻克祁(今河北安國)、 德清軍(今 河南清豐)和通利軍(今 河南浚縣)三城,但廣大的 河北地區仍在宋人之手。遼軍前有堅城大河及宋軍主力,後有伺機而動的宋河北 軍民,全軍已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加以 瀛州一戰後,遼軍損失頗重,大將身死,銳氣受挫,虜掠又無所得,戰敗則全局不堪收拾,也就不敢在勝算不大的情況下孤注一擲,與士氣高漲的宋軍新銳決一勝負,而只想通過和談解決爭端。宋人也因爭戰多年,無法擊敗遼軍,取得最後的勝利,而決意議和。十二月,宋遼講和,雙方約為兄弟之國,承認邊界現實,宋每年予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澶淵之盟”。從此,宋遼二國維持了100餘年的和平通好關係。

《資治通鑑》載:1115年,蔡京以孟昌齡為都水使者,獻議導河大伾,可置永遠浮橋,謂:"河流自大伾之東而來,直大伾山西而止,數里方回南,東轉而過,復折北而東,則又直至大伾山之東,地形水勢,迫束相直,曾不十餘裡。且地勢卑,不可以成河,倚山可為馬頭。又有中氵單,正如河陽,若引使穿大伾大山及東北二小山,分為兩股而過,合於下流,因三山為趾以系浮樑,省費數十百倍,可寬河朔諸路之役。"朝廷喜而從之,置提舉,修系永橋,所調役夫數十萬,民不聊生。至是工畢,詔提舉所具功力等第聞奏。又詔居山至大伾山浮橋屬浚縣者,賜名天成橋;大伾山至汶子山浮橋,屬滑州者,賜名榮光橋,俄改榮光曰聖功。御製橋銘,磨崖刻之。昌齡遷工部侍郎。方河之開也,水流雖通,然湍激猛暴,遇山稍隘,往往泛溢,近砦民夫,多被漂弱,因及通利軍,後遂注成巨濼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