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之千年宋代故城——通利军城

浚县商时称黎,西汉初置黎阳县。古时黎阳城汉代位居大伾山北麓,卫水西侧。因水患而成湖,遂移城至浮丘山巅。唐初置黎州总管府,宋、金、元为浚州,明初降州为县,始称浚县。

浚县之千年宋代故城——通利军城

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


浚县之千年宋代故城——通利军城

古城景区


浚县之千年宋代故城——通利军城

古城门夜景

通利军城系浚县宋代故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黎阳县改属河北道澶州(今濮阳)。《宋史 地理志》载:北宋端拱元年 (988),以黎阳县为通利军,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通利军属河北路。天圣元年 (1023) 改为安利军。明道中复为通利军。熙宁三年 (1070) 废为县。元祐初复置为军,政和五年 (1115) 升为州,号浚州军节度。《宋史 河渠志》:“政和五年,督水监言:‘虑水溢为患,乞移军城于大伾山、居山之间,以就高仰’。”辖黎阳县。旋又改平川军节度,州治在浮丘山颠,辖黎阳县、卫县。

宋代的行政区划,最高一级为路;相当于现在的省,实施的三级制,最基本的是路—州—县;州级单位有府、州、军、监,,相当于现在市、县两级,府虽与州平级,但地位却略高于州,府地位最高,州次之,军、监更低;行政区划中出现了军、监这两个单位,当时的军、监有两类,领县的或不领县的。领县的军、监与府、州同级,但实际地位低于府和州;不领县的军、监与县同级,都隶属于州或府。也就是说,宋代县级以上、路级以下的区划单位有府、州、军、监四类,县级单位有县、军、监。通利军领黎阳县,是跟州同级、比县级别高的一个地方,“通利”是取水路畅通平安之意。据《浚县志》载:通利军、安利军、平川军、浚川军,皆系军政设置,取水陆路畅通之意命名。军城在今浚县城东三公里紫金、凤凰两山之间,后因避黄河水患,移置大伾山与凤凰山之间。高宗南渡后,军城遂废。遗址荡然无存。

澶渊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役,1004年 闰九月,辽军在 萧太后和辽圣宗的统率下再度大举南下。辽军在侵入宋境后,即派出使者请和。十月,辽军在击败部署在边境一线的 宋军主力后,移兵东攻 瀛州(今 河北河间)。宋知州 李延漏率众坚守。辽军围攻多日,昼夜猛攻,死者达3万余人,城仍固守不下,只得移军南下,同时又遣使请和。十一月,辽军进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大将 萧挺凛中伏弩死。辽军一面屯兵澶州城下,与宋真宗所统宋军主力对峙,一面与宋方谈和。此时,辽军虽已击败宋军第一线的主力, 长驱直入,攻克祁(今河北安国)、 德清军(今 河南清丰)和通利军(今 河南浚县)三城,但广大的 河北地区仍在宋人之手。辽军前有坚城大河及宋军主力,后有伺机而动的宋河北 军民,全军已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加以 瀛州一战后,辽军损失颇重,大将身死,锐气受挫,虏掠又无所得,战败则全局不堪收拾,也就不敢在胜算不大的情况下孤注一掷,与士气高涨的宋军新锐决一胜负,而只想通过和谈解决争端。宋人也因争战多年,无法击败辽军,取得最后的胜利,而决意议和。十二月,宋辽讲和,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承认边界现实,宋每年予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澶渊之盟”。从此,宋辽二国维持了100余年的和平通好关系。

《资治通鉴》载:1115年,蔡京以孟昌龄为都水使者,献议导河大伾,可置永远浮桥,谓:"河流自大伾之东而来,直大伾山西而止,数里方回南,东转而过,复折北而东,则又直至大伾山之东,地形水势,迫束相直,曾不十馀里。且地势卑,不可以成河,倚山可为马头。又有中氵单,正如河阳,若引使穿大伾大山及东北二小山,分为两股而过,合于下流,因三山为趾以系浮梁,省费数十百倍,可宽河朔诸路之役。"朝廷喜而从之,置提举,修系永桥,所调役夫数十万,民不聊生。至是工毕,诏提举所具功力等第闻奏。又诏居山至大伾山浮桥属浚县者,赐名天成桥;大伾山至汶子山浮桥,属滑州者,赐名荣光桥,俄改荣光曰圣功。御制桥铭,磨崖刻之。昌龄迁工部侍郎。方河之开也,水流虽通,然湍激猛暴,遇山稍隘,往往泛溢,近砦民夫,多被漂弱,因及通利军,后遂注成巨泺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