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在官渡慘敗給弱小的曹操?只因未聽此人的勸諫

漢獻帝劉協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親往徐州徵劉備,後防空虛,田豐曾勸袁紹乘機襲許昌。當時,袁紹虎踞河北,若論其實力,突襲許昌即使不能取得全面勝利,至少也會給曹操造成困難局面。袁紹因小兒子正在生病,不肯出兵。

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在官渡慘敗給弱小的曹操?只因未聽此人的勸諫

田豐慨嘆說:“這真是十分難得的好機會啊!這樣的軍國大事,竟因一個小孩子生病就給耽誤了,實在太可惜了。”

但是,奇怪的是,等到曹操已經打敗劉備,佔領了徐州,兵威正盛,土氣正高之時,袁紹卻又決定要從冀州出發,興兵去攻打許昌。田豐對袁紹說:“曹操很會用兵,變化多端,不是好對付的。我看還是穩當一點,採用持久對抗的辦法,養精蓄銳,等以後有機會再說吧!如果沒有長遠打算,決成敗於一戰,一旦吃了敗仗,後悔就來不及了。”袁紹聽後大怒,下令把田豐關了起來。

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在官渡慘敗給弱小的曹操?只因未聽此人的勸諫

袁紹驅軍向許昌進發,與曹操相遇於白馬,官渡之戰,潰不成軍,奔逃至黎陽北岸,身邊只剩下八百多人。兵士們懷念田豐,痛哭流涕說:“如果有田豐在,哪裡會落到這步田地呢?”

這時候,田豐還關在冀州城的監獄裡。獄吏們聽到了袁紹大敗的消息,都去向田豐道喜說:“袁將軍沒有采納你的建議,果然吃了敗仗,他回來後一定會敬重你的。”出乎大家的意料,田豐卻哈哈大笑說:“你們還道什麼喜?我快沒命啦!袁將軍是個胸懷狹狹的人,如果打了勝仗,心裡高興,也許還能赦免我;現在他打了敗仗,臉上無光,哪裡還會有我的活路?”大家聽了,都不相信。正說著呢,袁紹果然派人拿著寶劍,來取田豐的首級了。

兵精糧足的袁紹為何在官渡慘敗給弱小的曹操?只因未聽此人的勸諫

事情正像田豐預料的那樣,袁紹在回冀州的路上,很不自在,心裡老是想著:“因為沒有聽田豐的話,結果兵敗將亡,現在回去,哪裡還有臉面去見田豐呢?”於是便提前派人趕回冀州把田豐處死了。

曾經有過一個時期,袁紹的勢力是相當強大的;即此一事,亦可看出他為什麼終於敗亡了。胸懷如此褊狹的人,如何成得了大事業?故後世曾經有人評論袁紹: “頭顱行萬里,失計殺田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