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奖惩制度”里,只罚不奖?你遇到过哪些奇葩惩罚

职场江湖那些事儿

公司的“奖惩制度”里,只罚不奖?你遇到过哪些奇葩惩罚

从进入职场开始,几乎所有的人都想能够“升职加薪”,加薪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来实现,而升职其实就是从一个基层员工升为管理者。

既能够“升职”,又能够“加薪”,是一个职场人梦寐以求的好事。

但几乎所有职场人对于“加薪”的重视度,永远比“升职”看得更重要。即便是升职,其实也是为了能够“加薪”。

有句玩笑话是说:“别跟我扯那些没用的,我来上班的目的就是赚钱。”

看似玩笑的话里头,其实表达的是很多职场人的心声。

公司的“奖惩制度”里,只罚不奖?你遇到过哪些奇葩惩罚

在经营企业的时候,需要“开源”同时也需要“节流”。简答来说,既要赚钱又要控制成本。

而作为职场人来讲,“开源”其实就是我们挣的收入,底薪、提成、奖金等等。

“节流”是除了本身我们自己的消费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尽量不被罚款。”

为了能够减少被罚款的次数,我们在职场上可谓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畏手畏脚”。

之所以会让职场人如此胆战心惊地工作,就是因为很多公司制定的所谓的“奖惩制度”。

而据我所了解的公司情况来看,几乎每家公司的“奖惩制度”里,从来都只说“惩”不说“奖”。

公司的“奖惩制度”里,只罚不奖?你遇到过哪些奇葩惩罚

前两天公司开会,老板突发奇想的进行了一次“突击检查”,发现有几个参会的员工没有佩戴工牌,于是立马让行政部给每个没戴工牌的员工开了一张罚单。

其中还有一位是公司高管,进行了双倍罚款。

就当我们以为老板只是开玩笑,甚至连行政部都还坐在椅子上无动于衷。

结果老板又以“不执行公司制度”为由,让行政部主管自罚了一张罚单。

然后所有人才惊觉,老板并没有跟大家开玩笑。

公司的“奖惩制度”里,只罚不奖?你遇到过哪些奇葩惩罚

实际上我们公司除了关于佩戴工牌有相应的罚款以外,还有很多类似的“惩罚制度”。

比如在公司群里如果没有及时回复老板消息,罚款50元;

即便回复及时了,要是回复的信息没有打标点符号,还要罚款20元;

公司是用软件打卡的,但即便你在9点以前用软件打了卡,但是人没在工位上,罚款50元——即便你可能在上厕所。

诸如此类的罚款项目还有非常之多,以至于很多基层员工实在忍受不了纷纷离职而去。

而就算到了这种地步了,老板依然认为这些罚款还是很有必要的。

公司的“奖惩制度”里,只罚不奖?你遇到过哪些奇葩惩罚

实际上真正的“管理”是非常反人性的,而优秀的管理者会把这种反人性的东西尽量减小,然后反过来去引导人性。

所以并不是把“罚款制度”执行好了,就代表你做好了管理。好的管理,应该是用“惩罚”来遏制人的惰性和无组织纪律性,用“奖励”来引导大家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和遵守。

也就是说,我们要搞清楚人性动力的两大源头: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

“奖励”就是在激发员工追求快乐的动力;

“惩罚”就是在加大员工逃避痛苦的动力。

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一味的奖励会让员工只懂得享乐,而弱化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

但一味的惩罚也只会让员工认为公司“严苛”、“没人情味”,甚至觉得公司在变相的克扣员工工资。

公司的“奖惩制度”里,只罚不奖?你遇到过哪些奇葩惩罚

道理我们都懂,但很多公司在制定“奖罚制度”时,永远第一时间考虑到的就是如何“罚”,却想不到该如何“奖”。

或者稍微有点这种意识的呢,就是“轻奖重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象呢?我此前问过几个公司的老板。

在他们的观念中,员工在公司上班,然后自己给他们开的工资,其实就是他们默认为的“奖励”。

事实上,工资是我们职场人在公司付出的劳动所换来的报酬,按理说这两者是对等关系才对。

但从员工和老板的角度来看,关于“付出”和“报酬”永远都是不对等的:老板认为自己给的报酬远远高于员工的劳动成果产出;员工认为自己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老板给出的报酬。

所以老板觉得自己制定那么多的“惩罚”制度,是因为自己给了这么多报酬,员工就应该遵守。

而员工却认为,自己来公司上个班不仅要辛苦工作创造价值结果,还要被这么多条条框框束缚着,这点工资简直划不来。

公司的“奖惩制度”里,只罚不奖?你遇到过哪些奇葩惩罚

特别是很多公司给员工制定了所谓的“绩效考核”,把员工的工资拿一部分出来用作“绩效考核”。

本身做“绩效管理”是没错的,但大多数公司自己规模又不大,还学大企业那般搞什么“绩效考核”,结果就成了“东施效颦”,徒有其表。

以至于到最后,员工都认为公司所谓的“绩效考核”不过是在变相扣工资罢了。

有次我按照月初的绩效考核计划表一一对照后,自评打了个100分交给老板。

结果老板看到分数后第一句话是:“100分?你这么自信啊?”

然后我问:“反正我按照计划表对照打的,自己找不出任何扣分项来,如果您觉得有不合理的地方,那么请您告诉我哪一项可以扣分?”

最后老板实在找不到扣分项,说:“就算是这样,也不能打100分。因为我从没打过满分。”

公司的“奖惩制度”里,只罚不奖?你遇到过哪些奇葩惩罚

果不其然,老板所谓的“绩效”并非真的就是考核你的工作效能问题,而就是要扣你点钱,不然他心里不爽。

这种情况相信肯定不止我一人遇到过,在职场上这种“奇葩”的现象可谓是比比皆是。

从一个公司的管理制度,就能够看到一家公司的发展前景。

只知道一味“罚款”的企业,我相信也不可能会有多大的发展。

当一家公司每天都在盯着员工是不是佩戴了工牌,回复消息是有没有打标点符号等问题时,说明这家公司的管理者确实每天没什么正事可干了。

同时也说明这家公司不仅管理不行,甚至连整体状况也不行了,这就是为什么白岩松会说那么一句话。

“当一家公司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的时候,可能开始在走下坡路了。”

公司的“奖惩制度”里,只罚不奖?你遇到过哪些奇葩惩罚

对于管理,李鸿章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正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为官者,不可不戒啊。倘若有了生杀之权就嗜杀无忌,有了行政之权就作威作福,有了度支之权就为己敛财,甚至有一点小小的权力,比如县衙的差役,收税的小吏,官员的随从,如果把权力都用得无所不用其极,那真是国将不国啊。”

在企业管理中,不能因为员工领了工资,你就心生不爽之感,从而运用自己手上的“权力”来制定各种奇葩的惩罚制度来变相克扣员工。

就如李鸿章所说的一样:“一个当权者有了权力,第一要紧的是什么?不是运用权力,也不是滥用权力,而是要遏制自己的权力欲啊。”

适度的“惩罚”是应该有的,但该有的“奖励”还是要有,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做好管理,才能带领团队打胜仗。

那么你的公司又有些什么奇葩的“惩罚”规定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