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平均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你总感觉自己拖后腿

“对不起,我又拖后腿了!”似乎每次有平均工资的统计数据发布的时候,网友们都是这个反应。

这是自我调侃,也是有感而发。

所谓“平均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你总感觉自己拖后腿

近期,智联招聘公布的《2019年秋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报告显示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为8698元/月,薪酬中位数为7001元/月。

着实被这个数据吓了一跳,定神一看,幸好这只是某些主要城市部分企业在线招聘的平均值,愧疚感稍微有些平复。

翻了翻更为权威的国家统计局数据,发现2018年全国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是82461元人民币,私营单位年均工资是49575元(是的,32886元,差距就是这么明显),两种单位平均下来是68380元(这就是官方统计的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分摊到每个月是5698元。

这个门槛就降低了不少,不过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表示自己真的没拿到这么多钱,特别是中小城镇的工薪族。

所谓“平均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你总感觉自己拖后腿

为什么和感觉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理由。

官方统计的计算公式是: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就业人员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就业人员平均人数。

请注意,这里的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并不是每个月大伙拿到手里的工资,而是用人单位为职员所支付的劳动报酬总数。这个数据包含了很多“羊毛”:个人所得税、社保、公积金、补贴、奖金、津贴,甚至某些企业有代缴的水电费、食堂伙食费和包住的住宿费等等。

在统计中你的工资是月薪6500元,但薅去这些“羊毛”之后,打到你银行卡中的可能只有5000元。

所以,对于平均到手工资和平均统计工资,可以先打个8折到8.5折再去比较,就是说全国平均到手工资也就4558元-4843元左右。

如果这个时候你感觉还是高了,那我们继续往下看。

所谓“平均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你总感觉自己拖后腿

官方对于平均工资的数据采集对象是规模以上用人单位职员,什么是规模以上?没有固定的职员人数或营业规模标准,但是我们可以从统计局的调查方式得知一二。

对于非私营用人单位,采用的是全面调查的方式,而私营用人单位采用的是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取样方式。我们且不说全面调查是否真的全面(毕竟有临时工这种用人方式存在),就抽样调查来说,要知道你工资多少钱,最起码得选大一点的企业吧,最起码得选有社保、公积金或职员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企业吧。

但是一般而言,这类能被选入统计的收入人群,往往不是最低工资标准的适用群体,也就是说由于客观条件局限,在统计中,更多低收入人群被排除在外了。

最终的结果是,比你高工资的人在数据中,而比你低工资的人没有被选中的“福气”,于是高工资的人拉升了平均工资水平,而更多的人只能被拉,甚至都没参与就“被平均”了。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拖后腿”的时候,不妨安慰安慰自己说:是平均工资“高估”了它自己。

所谓“平均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你总感觉自己拖后腿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对于平均工资采用的是“中位数”的统计方法,在公布平均数的同时公布中位数,以中位数作为主要参考数据,这似乎更为客观些,最起码可以知道在这个工资之上和在这个工资之下都是50%的群体,先在样本内部就避免了被拉升的情况。

当然,如果要用平均数也没什么问题,不过可以多搭配些信息量,比如平均工资以下有多少人,平均工资以上有多少人。

每个人拿到的工资和他的行业、职位、工作年限、业务能力等等息息相关,如果非要对比,不妨列个表,缩小范围后对号入座会更精准些。

相信很多人也只是把“平均工资”当作茶余饭后的话资,侃侃而谈,不会真的较劲,毕竟日子还得继续。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