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今草,传承古雅的隶笔,千万不要忽略了

王羲之的今草,传承古雅的隶笔,千万不要忽略了

王羲之《十七帖》千年经典,作为草书必修课,需要注意哪些最大的笔法、章法特点呢?

王羲之的今草,传承古雅的隶笔,千万不要忽略了

题图:王羲之《十七帖》宋刻原石

前面我们分析了《十七帖》的六大用笔特点,以及连带笔法的创制,带来草书的革新。那么在《十七帖》中,王羲之对章草末笔波磔的扬弃,也非常值得我们今天修学右军书法的人注意。

#2

波磔的簡省

宋代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言曰:“凡草分波磔者,名章草。非此者,但谓之草(今草)。”意指章草和今草在形态区分上的重要标志为波磔的有无。《十七帖》中使转连带的增多也意味着波磔的简省。

《十七帖》中收笔时借鉴了铺毫收笔的方式,与章草中放射状的燕尾收笔大有不同。《十七帖》的草书点画皆相承,基本上字字独立,并且大部分字的字形趋于扁平,笔画的横平竖直基调贯穿在每一件作品之中,有的地方还明显保存章草书的笔法特征如捺脚、回钩、转折处的隶书笔意等等。

王羲之的今草,传承古雅的隶笔,千万不要忽略了

《逸民帖》

典型者如《逸民帖》中的“东”、“久”,《都邑帖》“邑”、“也”,《成都城池帖》“是”、“也”,《讲堂帖》“帝”,《省别帖》中的“宦”等字。

王羲之的今草,传承古雅的隶笔,千万不要忽略了

《讲堂帖》

这是一种与秦汉简牍书法一脉相通,但又完全不同于简牍书法的全新书风,感觉 与陆机《平复帖》相类似,但又有一种不属于章草的朴拙、厚重感。

并且,帖子中装饰性燕尾收笔使笔在书写过程中造成停顿,造成上一笔画与下一笔画之间不能连接在一起,而且在书写过程的停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书家书写时注意心理的集中性和持续性,从而影响作品书写的流畅与连续。

王羲之的今草,传承古雅的隶笔,千万不要忽略了

《十七日帖》

如《逸民帖》中“久”字的末笔,《十七日帖》中的“七”字的横笔,大大地减少了停滞感,笔画的收尾都是铺毫以后将笔锋从笔画的一侧慢慢收起,既不显突兀,还调节了用笔的情趣。

此外,侧锋取势。有些人以为,右军往内收笔,一定是笔笔中锋,其实不然。帖中“邛竹杖”的“邛”字,以顺入笔的痕迹代替横画。然后侧锋而行,侧锋而出。

王羲之的今草,传承古雅的隶笔,千万不要忽略了

“计与足下别二十六年”的“计”字,“复得其书”的“复”字,也都有这种短而方的竖笔。

王羲之的今草,传承古雅的隶笔,千万不要忽略了

竖笔横下,势必笔尖在笔画左侧,在这样短的距离中,是不可能调整到笔画中间的,这些侧势之笔,骨健气清,正如清人姚配中说:“不颇则骨不骏。”

在王羲之以前,包括他的老师钟琳、卫栋的书风,都比较质朴、凝重。《十七帖》草书都是一挥而就,结字取势似奇反正,点画之间顾盼多姿,线条若断还连,极富流动的韵律感。并且,王羲之在笔画线条上所达到的简约程度也符合中国书法艺术化的重要规律,即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书写方式逐渐走向符号化的转变过程。孙过庭《书谱》说右军书法,来年多妙,“当缘其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 而风规自远”,而《十七帖》的书法特色,也同样彰显出志气平和,不激不厉的创作心境。

综观诸作,创作时的笔情墨趣,完全是在不加任何做作的情况下流出来,一点一画,一字一形,好像不费任何心力,信笔所书,但又无处不显得恰到好处。

《十七帖》神韵超然而又平和简静的书风,是王羲之末年书风的典型代表,也是他经历一番绚烂追求之后,与人生境界所共达到的终极和美,一种超然物外、自由潇洒的无上之美。

唐代以后,北宋“苏、黄、米、蔡”四家、南宋高宗赵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和清代乾隆皇帝等有影响的人物都是王羲之书法的爱好者和提倡者。现当代书法大师沈尹默、吴玉如、林散之、启功等均直接受到王羲之行草的浸染,即使是以写碑闻名的书法大师如于右任、沙孟海等,也从王羲之行草法帖中汲取养分,以增强笔墨的韵致。王羲之书法就像孔孟、老庄思想那样深入人心,其影响至今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